|
江西省铜鼓县部分客家山歌歌手基本情况调查表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业
|
文化程度
|
能否识谱
|
现居住地
|
擅唱山歌类别[5]
|
聂文清
|
男
|
1929.6
|
离休工人
|
小学
|
否
|
铜鼓县城
|
四句歌、五句歌、车车歌、急板山歌
|
朱鉴铭
|
男
|
1934.5
|
会计、务农
|
高中
|
能
|
三都镇大曹村
|
四句山歌、车车歌、急板山歌
|
赖文峰
|
男
|
1947.4
|
史料干部、文工
|
高中
|
能
|
铜鼓县城
|
五句高腔、四句歌、车车歌
|
周小平
|
男
|
1957.5
|
文化局退休
|
初中
|
能
|
三都镇西项村
|
急板山歌、五句平腔
|
聂玉华
|
女
|
1936.8
|
务农
|
小学
|
否
|
铜鼓县郊
|
四句山歌
|
叶大忠
|
男
|
1966.12
|
务农、经商
|
高中
|
能
|
排埠镇
|
四句歌、五句歌、车车歌、急板山歌、其他山歌
|
王海泉
|
男
|
1949.7
|
广电局干部
|
高中
|
能
|
铜鼓县城
|
车车歌、急板山歌
|
卢玉美
|
女
|
不详
|
务农
|
小学
|
否
|
永宁镇毛田村
|
四句山歌、急板山歌
|
陈典菊
|
女
|
不详
|
务农
|
小学
|
否
|
排阜镇黄溪村
|
四句山歌
|
钟成名
|
男
|
不详
|
务农
|
小学
|
否
|
三都镇
|
五句平腔、急板山歌、其他山歌
|
李际荣
|
男
|
不详
|
务农
|
小学
|
否
|
排阜镇
|
五句高腔
|
王李菊
|
女
|
不详
|
务农
|
小学
|
否
|
棋枰镇棋枰村
|
五句高腔、车车歌
|
叶征华
|
男
|
不详
|
务农
|
小学
|
否
|
棋枰镇棋枰村
|
五句平腔
|
(上表格中,有些写明“不祥”的个人信息,是由于被访人有些或外出打工、或有其他事情,而在采访中无法与其本人联系到,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察,但他们的年龄都在四十岁以上。)
从上表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会唱铜鼓客家山歌的人在铜鼓的分布较广,县城、很多乡镇有;歌唱者的文化程度与掌握山歌的体裁、数量没有直接关系;而歌手的职业与掌握山歌种类、数量有直接联系,如,上表所示的赖文峰、王海泉、周小平都是研究客家山歌的文化干部,他们所掌握的山歌数量较多、也较广泛;有年龄记载的歌手,年龄越大,擅长演唱民歌的体裁越多,数量也越多,而我们调查走访的歌手几乎没有二、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这也预示着铜鼓客家山歌传承的潜在危机。
五、思考和建议
铜鼓客家山歌音调质朴、富有特色、语言凝练、风格热情,散发出独具的魅力。在当今社会现实境况中,其生存状态却不容乐观。通过走访调查,笔者为铜鼓客家山歌的当前状况和前景产生一种担忧。首先,一些铜鼓客家山歌因其结构较大,歌词庞杂,并沿袭口耳相传的方式,在流传过程中,极易遗忘,甚至逐渐失传。比如用客家山歌形式演唱的《滩歌》[6]、《吴烟花》[7]等都是篇幅较长大,所以较难记忆,不易流传;还有些山歌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如旅游业的逐渐发展、外来文化渗入所带来的冲击等因素作用下,许多原汁原味的客家山歌正根据不同人们的需求而逐渐产生变化,以适应新的环境,比如政府借助民俗活动,“以‘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为表面宗旨,实际上是‘音乐搭台,经济唱戏’的功利举措……把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某些元素加入商品性的流行意义之中,创造一种具有一定地域文化特征的商品性混血音乐品种和风格。”[8]然而这种变化可以带来双重效应:其一,客家山歌的形式和内容获得丰富,其受众面(包括各种年龄段、不同阶层等人群)可以得到拓展,从而曾强了其自身的生命力;其二,随着铜鼓客家山歌内容、形式和生存环境的变化递增,很可能导致原味的客家山歌及其所负有的传统“根”[9]文化意义逐渐消亡。就像现在许多年轻人根本不会唱本地的山歌,更无法亲身体验山歌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文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