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民文艺堪千古,发采扬辉要我人”
郁达夫在他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收有钟敬文的《西湖的雪景》等四篇散文,并在“导言”里说:“钟敬文出身于广东汕头的岭南大学,本为文风极盛的梅县(按当作“海丰”)人,所以散文清朗绝俗,可以继周作人、冰心的后武。……”可是令郁达夫十分惋惜的是,钟敬文从30年代开始,散文创作热情呈现退潮之势。原因之一,如1930年钟敬文在《湖上散记》后记里所说,他认为:文艺创作是应负有社会任务的,它不是个人的消闲事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要专心于民俗学(包括民间文艺学)的研究和有关活动。30年代,文艺创作是热门,民俗学是冷门,“但我已经认识到,中国需要自己的民俗学。从上个世纪起,就有不少外国人来华,利用传教、旅行的机会,搜集中国的民俗资料,回去写他们的书,有的还进行他们的殖民文化宣传,他们却反而说我们中国人缺乏想象力,这对我刺激很深,感受到民族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于是,我想到了放弃文艺创作。”最近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时他放弃散文创作,还因为已经认识到他以前的散文多是个人感情生活之作,30年代他已经接受了文学作品应是为社会、为民众而作的思想,开始从个人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钟敬文在他的《诗论》中说:“文学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宗教。”在他对人生和事业道路的选择中,我们正是看到了这种殉道的精神。他曾经对朋友说过,“写散文,我不写,还有别人写;民俗学,我不搞,就很少有人坚持下去,至少当时是这样。”“这种研究本身是一个庄严的事业,是民族民众所需要的事业,它的意义远大于我个人对散文诗歌的兴趣和爱好。”钟敬文的学艺之路,是以民族民众和时代的需要为选择的。
从20世纪20年代到现在,钟敬文的学术道路与中国民间文艺学、中国民俗学的发展道路一起延伸——1927年,参与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建立,主持民俗学传习班的事务,编辑中大《民间文艺》12期、《民俗》24期;
1930年,与娄子匡等在杭州一起成立中国民俗学会,出版《民间》、《孟姜女》等刊物以及丛书数种,又编印《民俗学集镌》两册。在杭州民众教育实验学校讲授“民间文学纲要”,为民间文学较早步入中国高校的尝试。这段期间开始了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的制作,制作了50多个故事类型,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
1950年,创建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80年代改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1953年,在北师大创建“人民口头文学教研室”;
1977、1978两年间,参与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的筹备恢复工作。此间他草拟《建立民俗学及有关研究机构的倡议书》,分头请顾颉刚、白寿彝等教授签名,呈交中国社科院领导;同年秋,该院颁发的应该研究的29种社会科学学科中,就列入了“民俗学”的科名;
1979年春,钟敬文受教育部委托,主持了为期一年的高校民间文学教师进修班,他要求大家一边学习,一边共同编写教材,并献出了他多年积累的讲稿作底本,在一年时间内,完成了由他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
1983年,他主持成立了中国民间文学史研究小组,项目被列入“六五”规划文学艺术学科的重点。五月,中国民俗学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长。为了推动和协助各省市这类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他北至丹东,西至兰州、四川,南至两广,东至上海、杭州、宁波,参加成立大会,参与学术讨论,进行学术演讲;
1984年开始,参加组织了全国性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的搜集和编纂工作,任总编委常务副主编兼故事卷主编;
1997年起,总监八卷本的《20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的编辑(他的学生苑利任主编),今年年底之前将全部出齐。
……
在将近80年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中,钟敬文耗尽了毕生精力,也换来了中国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的成长和发展。特别是在打倒“四人帮”以后,中国民俗学得到了全面的复兴,进入前所未有的兴盛时期,这些与钟敬文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8年10月14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