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客厅靠门的前方用外婆家送来的竹子搭成一个三层高的献给花王的“桥楼”,每层绑有一个小竹方桌,用来摆放供品。最低一层摆有:一只杀好未煮的大公鸡、猪肉,一盏点燃的煤油灯;第二层用白布(注:这块白布由娘家人送来,布岱女人在农闲或晚上常常织布。仪式结束后,这块布由“廾桥”的妻子保管好,等她去世的时候,放入棺材中和她一起入葬。)把架子的三面围着,只有面向神台的一面敞开,台上摆有2碗大米,每个碗里插有一张10元的人民币(注:这两碗米和碗里的钱,仪式结束后送给女方家请来负责采花、包鸡粽、上香的两位女人。)以及一炷点燃的香、5个盛酒的汤匙、一些水果、糖果以及一盏燃着的煤油灯;最高一层叫“花楼”,竹桌上摆有一个小簸箕,上面装有女方家送来的“花”。(注:仪式过后,要把“花”放到屋顶的瓦片上,不能随处乱扔。)此外,还在架子前的地板上摆有两个插有香的簸箕,一个摆有粽子,另一个摆有猪肉、4个盛酒的汤匙、一双筷子及一碗酒。女方家请来负责采花、包粽的两 位中年妇女,负责整个仪式过程的上香、斟酒、烧纸钱等事宜,并陪同受礼的妻子“过桥”。
2.“廾桥”
一切就绪后,“廾桥”仪式开始。佛公坐在席子上,把手中的纸扇对着神台甩了三下,用当地岱话问到:今晚沈家黄家请我到此有何贵干?
这时,男方家专门请来的一位口齿伶俐、夫妻健在的中年男子在旁边用岱话语速飞快地答道:
今晚有我们沈家第六郎(儿子)和黄家第三娘(女儿)结成好婚,现有个男孩。今外婆家办得好东西,请好人抬桥来,给这个第三娘过好桥,还恩花王圣母。我们的佛庭在地鲁钟、忙鲁印(鲁钟鲁印是布岱人祖先居住的地方),请你把我们准备好的祭礼送到目的地为好。
得到男方家人的回答后,佛公开始喃唱,向师傅报告自己今晚要干什么,并请师傅帮忙。佛公喃唱的内容主要有:
(1)请神。包括:向举行仪式的家庭的祖先报告今晚要做什么事情,把各位祖先请到家堂(厅堂),并负责把祖先骑来的马绑好、喂好;请法师(阴间的官员)、30(个)将法(阴间负责管理兵、马的大将军)、80(个)将军(阴间负责管理兵、马的将军)、土公(每个村屯都有土公,是阴间的村干部,是管理村子的头头)、土地神、山神来到家堂,并帮助他们绑好马,向他们报告今晚要做的事情;佛公把盘香(神台上烧的香)、金钱(纸钱)吹到江(管理阴间的一个部门,阴间的最高部门是玉皇,其次是江,相当于阳间的省级或区级的行政管理部门),准备到江领取进入阴间各个“部门”的通知单(佛公只有获得江发给的通知单,才能进入阴间的各个“单位”),得到“通知单”后,佛公请阴间各个“部门”打开大门,准备接受礼物。并请求江增加兵马,和佛公的兵马一起搬运礼物到各个宫殿,并请江授予佛衣、佛帽。
(2)上路。获得各方的帮助后,佛公穿上红色的长至小腿的佛公衣,戴上佛帽,骑着“马”开始上路。此时,佛公坐在席子上,一边手弹葫芦琴,一边摇动挂在脚趾上的铜铃串,嘴里还喃唱着。(注:布岱佛公这种嘴唱手弹脚摇的表演形式,被龙州县政府发现并挖掘出来,成立了龙州县“天琴”艺术团。佛公这一奇特的表演形式在2003年11月南宁国际民歌节上首次登台表演,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并引起演艺界的关注。艺术团成 立半年来,已多次到北京等地演出。)葫芦琴起到带路的作用,有节奏的铜铃声则表示佛公骑马的声音。佛公上路之前,会摇一下佛台上的铃铛,表示“启程”,每到达一个地方,则停止摇动脚上的铜铃串,表示“靠马”。
(3)纳礼。得到众神的帮助后,佛公回到家堂,在“扶功”派来的“搬运工”的帮助下,把送给各个“部门”的礼物挑出家门。佛公在给官板、土地、山神、祖坟、江、行遣、关仓等部门送礼时,其余的随从要在路边等待,看管礼物。每担礼物上都盖有江的官印以及佛公的印章。
(4)建桥。一路行走来到关桥,佛公停下马,在“扶功”的帮助下,开始用最好的金丝木建桥。佛公喃唱到:
请天上的天王天神,请天上的天王天神,到我对面做我的助手。助我三万颗铁钉,助 我七万颗铜钉,铁钉钉在桥中央,铜钉钉在桥四端。桥头钉三万钉,桥尾钉七万钉,铁 钉钉中间,铜钉钉桥尾。帮我把沈家黄家的桥钉得稳一些,帮我把沈家黄家的桥镇得好 一点。桥三十年不翻,六十年不动,人弄人死,鬼弄鬼灭,甲乙丙丁玉皇准我奉太上老 君急急令。
(5)送除天狗。建好“天桥”,请受礼的妻子“过桥”之前,先要把家里的天狗等凶鬼凶神赶出家门,让全家得平安。这时,佛公走到家门口,男方家人送给佛公一只公鸡。这只鸡被称作“灵鸡”,要代替“廾桥”的夫妇受灾受难。佛公一手抓住“灵鸡”,一手拿着匕首,喃唱着。喃唱结束后,佛公用匕首往“灵鸡”的脖子上捅,流血之后,把“灵鸡”扔出门外,让家里的鬼怪随“灵鸡”(注:这只“灵鸡”,仪式结束后归佛公所得。)而去。
(6)过“刀门”、“油门”。送完天狗凶鬼恶神,受礼的妻子穿戴一新,在家人的陪同下,从“坐月子”的房间里来到厅堂,手里抱着丈夫的一件衣服以及结婚时从娘家带来的一捆手工制作的黑色土布、蚕丝方格蚊帐布以及一张绣有各种图案的岱锦。布岱人所有的仪式中,都要有这样一捆土布、蚕丝蚊帐布和岱锦,体现了布岱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丈夫不用亲自“过桥”,妻子怀里的衣服,可以代表他本人。此时,“楼桥”旁边的一根竹竿上挂有一把贴有三张“咒符”的柴刀,这叫“刀门”。“刀门”上贴有“咒符”,表明恶鬼凶神进不来。受礼的妻子跟在佛公的后面过“刀门”、“油门”,从娘家来负责上香的两个女人抬着一只鸡、一只鸭(注:布岱人认为鸡不会游泳,过不了河,因此需要鸭子驮着鸡过河。这两只鸡和鸭,仪式结束后归佛公所有。)和大“鸡粽”跟在后面陪伴。佛公手里拿着半碗酒,边走边喃唱。喃唱之后,佛公从“刀门”上撕下一张“咒符”放到“楼桥”旁的油锅里烧掉,然后嘴含米酒,往“油锅”里喷,使之着火,然后请受礼的妻子从油锅上跨过,意思是过“油门”,让她得以干干净净地(注:布岱人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带有“鬼”和“邪”,女人“过桥”要带“福”,因此要去除“鬼”和“邪”。)过“天桥”。
(7)“过桥”。受礼的妻子、陪同她的娘家人以及鸡、鸭三次过“刀门”、“油门”之后,家人撤走油盆,妻子可以“过桥”了。这时,佛公在“桥楼”的正方铺上一块白土布,又再铺上一张黑土布,把贴有3张“符”的“桥”摆在上面,妻子依然由佛公指引,在两位娘家人的陪同下“过桥”。佛公边走边喃唱,先顺时针绕“桥楼”走三次,再逆时针走三次,每次走到桥边,妻子要用右脚在“桥”上轻轻晃一下,表示“过桥”。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