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赵庆云]一波三折未完璧──张国淦“中国方志考”的整理出版
  作者:赵庆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9-09 | 点击数:7418
 

  受到顾颉刚、金毓黻等高度重视的“中国方志考”之下编,未能整理出版,更为可惜的是,有待整理的后半部书稿在“文革”中毁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究其深层原因,还是在于片面强调“学术为政治服务”的时代氛围,使不能直接服务于革命斗争需要的学术著作受到相对忽视。面对学术与政治这一历久弥新的话题,还是令人深长思之。

  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方志名家张国淦(1876-1959)的遗作《中国古方志考》。这本书是“中国方志考”之上编(自秦汉至元),共70余万字,收录方志2200多种,甫一出版即受到学术界高度重视。而作为下编的明、清、民国部分书稿,则未能一并整理出版,更为可惜的是,有待整理的后半部书稿在“文革”中毁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张国淦先生早在1916年即开始撰著“中国方志考”,至1930年初具规模,此后屡有修订。1937年抗战以前,初稿数百万字完成,并应顾颉刚之请,在《禹贡》杂志发表约十万字。顾氏评介道:“蒲圻张石公先生研治地理之学,发愤忘食,盖数十年如一朝,收集方舆图籍之富,甲于旧都(指北平)诸藏书家。遍求各省府县古今志书而读之,并辑其佚著之散见于群籍者,以及序跋评论之属,一字之涉,咸所不遗。作《中国方志考》数百卷,与宜都杨惺吾先生之《历代舆地图》,可谓泰、华并峙者矣。”(《张国淦文集》,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P473)。

  1953年,张国淦经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董必武的介绍,受聘为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他的同事、著名史家金毓黻深知其方志著述的学术价值,72岁高龄时,将整理张国淦之“中国方志考”书稿作为自己拟进行的20项工作之一(《静晤室日记》,P7635)。近代史所领导考虑到金毓黻年老体弱,另外安排王寿彭、李育民协助整理,但主要采用金毓黻建议的方法。即:(1)“分全书为前后二编,前编是古代自秦汉至元,后编是明清至现代。” 按此种方法,已编成部分书稿;(2)“仍分前后二编,但将原资料另加选择排比,以清眉目。凡有关考证处,统作按附于后。”1958年返工另作,只编成总志、河北、东北、江苏几部分,即行停止。张国淦本人主张不分前后编,只按省编次,由古到今,未获采用。

  早在1957年7月24日,张国淦与科学出版社签订合同,出版《中国方志考》卷一,字数50万,交稿日期为1957年8月。预付全部稿费的10﹪即500元(按每千字10元计算)。后改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59年1月20日,商务印书馆致函协助整理的王寿彭:“ ‘中国方志考’第一编前四册,我们已在看阅,其余部分,是否已经整理好?我们盼望早日寄来。第二编最后的脱稿日期和肯定字数,也望见告,以便考虑全书的出版问题。”1月25日张国淦病逝,次日商务印书馆再次致信王寿彭:“从报上得悉张国淦先生已经逝世,不胜哀悼;并请代向张先生家属致意。‘中国方志考’一稿,我们打算出版,前信已道及,第一编谅已最后定稿,第二编的情况,希告知。盼望抽空来我馆面谈一次,或者约定日期,我们去看您。”

  应该说,商务印书馆对出版此书极为重视,《中国古方志考》一稿发排后,他们很快又就体例订正等问题致函近代史所办公室主任程红宇,通报删改情况并问询第二编是否再继续整理。

  《中国古方志考》上半部(秦汉至元)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似已成定局,王寿彭、李育民于1960年1月13日致函张国淦夫人顾佶人,告知此书已经发排,且由张国淦之子张英代签出版合同。4天后顾佶人回信,并商及“方志考”下半部整理出版事宜:“方志考后编的校理工作是否尚在继续进行?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后编也能发印,则老先生数十年的心血和心愿也可全部付之实现。”

  当时适逢三年困难时期,纸张十分紧张,出版书籍相当不易。《中国古方志考》上半部早已定稿排版,但直到1961年底仍未能面世。王寿彭于是年12月3日致函顾佶人告知情况。因对张国淦之书稿改为按政治区划分重编,工作量不小,明清以下尚未着手。王寿彭亦与之商量此书下半部如何整理。

  张老太太:日久没有通信,想你阖府安好。方志考一书,上半部在去年已排版,今春又加了一次工,新编了索引,在秋季交付商务馆,大约在明年五月可以出书。这部分可印成一本书,约六十万字。现在我已经退职了,身体还好,李育民同志还在所里,将来是否下放,还不知道。程红宇同志早已离开三所。

  “方志考”是部很有用的书,社会上早就知道有这部稿子 ,希望出版。若只出一半,真是可惜。过去金老(按:指金毓黻)支持,所以作了这一半。现在金老有病不去上班,三所里没人注意到这部书了。

  我追随老先生二三年,老先生对我很好。我想老先生用一生精力作成此稿,我应当把他继续整理出来。但我又感到力量太单薄,学识不够,书的份量太大。

  我在退职的时候,和三所领导上谈了一次,我说我愿将方志考下半部带回家中整理。经所里同意,我把全部稿子带回,检查了一次,大体上完全,内中还有不少的地方需要补充。再费些事,可以出版。前些日和商务馆联系了一次,商务馆基本上愿意继续出下半部,但是否准印,须经过开会决定。我要求三所写了一封介绍信,交给商务。现在等候商务的回信,看他是否准印。商务如不印,我再找其他出版社去联系。

  现在对下半部的办法,就是如此,照这样办,老太太是否同意,请你来封回信。

  对于王寿彭主动提出继续整理书稿之下半部,顾佶人却另有想法,并于1962年3月26日致函王寿彭:

  你能对张老先生遗著如此关心,愿意继续整理,感激莫名。我自接你来信后立即去信三所,征求他们的意见,但迄今无回音,不知何故。

  现有几件事想得到进一步的了解,据来信称《方志考》第一编五月要出版,目前纸张仍然紧张,不知出版日期有否改变?盼代为询问。记得当时第一编是根据出版社的要求而采取目前的整理方法,现在第一编尚未付印,第二编出版社是否接受?如果接受,是否仍按第一编的程序整理?如果出版社不能接受,或接受后并不要求与第一编同样的整理,你费了很大劳力岂不可惜?凡此种种,希望能与三所联系,征求领导的意见。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由三所负责与出版社联系,签订了继续出版《方志考》第二编的合同后,再根据要求动手整理,这样比较妥当些。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博览群书》2012年02月07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林杰]民国时期的公民教育
下一条: ·[潘盛之]本土研究与“异文化”视野
   相关链接
·[王娇 柏互玖]明清方志风俗志内容的构成、分布与历史成因·[王霄冰 陈科锦]民俗志的历史发展与文体特征
·[郭炳亮]明、清方志风俗观研究·[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祝秀丽]秦汉至明清秦始皇庙祠的历史变迁述略·《山西省志·民俗志》出版发行
·[高忠严]地方志与公共空间的审美书写·[齐钊 赵旭东]地方志与中国风俗的区域研究
·地方志文献:呈现佛道寺观立体史·[张勃]北京地方志与民俗研究
·[方志远]白话小说中的晚明社会·《南京地名大全》揭开石婆婆之谜
·柳亚子主编《上海市通志稿》将被重新整理出版·[宋海年]为消失的村庄存留历史
·山西“三多”乡村热衷修村志 5年增10余倍·资料提供者享署名权
·[王宪洪]北京方志史料价值初探·[巴兆祥]明代方志纂修述略
·[来新夏] 中国地方志的史料价值及其利用·[常建华]试论中国地方志的社会史资料价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