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的广大渔民举行盛大的“洞庭渔歌会”(资料图片)
千百年来,洞庭渔歌在历代渔民中口口相传,形成了洞庭湖区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渔民上岸产业转型等因素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后,渔歌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为了抢救和保护这一濒危的民间艺术文化,2007年,洞庭渔歌被列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那么,洞庭渔歌的保护和传承现状又如何呢?近日,记者走访了渔民、社区、相关职能部门等,一探究竟。现状:洞庭渔歌几近失传
在洞庭渔都附近,一艘名为“洞庭渔歌”的三层趸船安静地停靠在湖边,这是岳阳楼区洞庭街道西瓜山社区主任刘其军融资来的,今年7月正式开业,“一楼13个门面为过往的沙船提供配件经营,二楼是茶酒楼,为部分渔民子女提供就业机会。”西瓜山社区书记李笺说,因大家对洞庭渔歌感情比较深,所以就取了这个名字。
2003年6月,西瓜山社区正式成立,近千户上岸渔民被安置在这里,占社区人口总数的80%.在这个渔民聚集的地方,聊起洞庭渔歌,李书记却皱起眉头,“社区里很多会唱的老渔民都不在了,年青一代基本上都不会,洞庭渔歌几近失传了。”
去年,为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西瓜山社区成立了一支“水上职工中老年艺术团”,每到傍晚,近百人热闹地跳起广场舞来。李书记说,社区曾想过组织老渔民来教渔歌,排练歌舞,让洞庭渔歌传承下去,但受人力、物力的影响,这一想法一直被搁浅了。
随后,记者采访了数十位渔民及其子弟,说起渔歌,有的摇头说不会唱,有的笑而不语,还有的甚至说从未听说过,洞庭渔歌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回忆:“洞庭渔歌会”曾经声势浩大
洞庭渔歌,被渔民称为丫口腔的渔歌,即张口就唱,渔民可以自由发挥,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直接源于渔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形成了洞庭湖区独特的风味。
渔歌内容有情歌、儿歌、劳动歌曲等,绝大部分情歌反映了洞庭渔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刻画了渔民真挚朴素的爱情和高尚纯洁的情操;儿歌的内容诙谐有趣,富有知识性和娱乐性,分为耍歌、盘歌和骂歌;劳动歌曲则是渔民在行船时,为了消除疲劳,调节情绪而演唱的歌曲。
上世纪80年代,洞庭渔歌集中流传在岳阳楼区的洞庭乡、五里乡、郭镇乡、北港乡和梅溪乡等五个乡镇,其中洞庭乡的流传更为普遍。
今年50岁的曹春初是渔民子弟,虽然现在在西瓜山社区担任副书记,多年来未曾下湖捕鱼,但儿时在湖区生活的情景仍清晰可辨。
“(上世纪)70年代,当时从事打鱼的人很多,生产队的女同志在家织渔网,大家在一起开心就唱起渔歌来。”最让他记忆深刻的一首渔歌是《渔家姑娘织网忙》,他在湖滨小学读书时排演过这个节目。
1978年10月,在政府的组织下,君山附近湖面上举办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洞庭渔歌会”,周围150多条渔船,1000多渔民赶来参加,演唱了18种形式的41首渔歌。“10月,洞庭湖湖水干了,渔船上装的都是芦苇,运到君山纸厂去的,当时用的还是风网船,几条船绑在一起,用芦苇搭平,然后再将船板盖在芦苇上面,把帆布一铺就是舞台了。”曹春初回忆说,渔歌会相当盛大,两边插满了红旗,船上、岸上站满了人,他遗憾的是这种盛况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过。展望:能否打造成岳阳文化品牌
风吹麻石滚上坡/洞庭湖里鸟架窝/枫树尖上鱼撇子/鸬鹚上树把鱼捉。这首《海歌》是渔民在放鸬鹚船打鱼时用诙谐的情调、滑稽的话语唱出一反世态常情的“颠倒歌”以之逗笑取乐,开开心,散散闷。
岳阳楼区文联副主席陈岳林曾在洞庭乡从事文化工作20多年,因对洞庭渔歌比较熟悉,他被列为洞庭渔歌的传承人。上世纪80年代,政府对洞庭渔歌进行一次专门的收集整理工作,陈岳林也参与这次洞庭渔歌,他说洞庭渔歌就是从那以后开始没落。
岳阳楼区文化馆馆长柳惠荣说,目前洞庭渔歌的传承人为数不多,至今没有一支传承队伍,本来计划在西瓜山社区建立渔歌传习馆,让洞庭渔歌传承下去,但因为资金等因素,一直没能实现。
面对濒危的洞庭渔歌,近年来,政府加大保护力度。2007年,洞庭渔歌成功申报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今年,洞庭渔歌也首次出现在岳阳楼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岳阳旅游产品缺少的就是文化产品,而游客常常感兴趣的就是一些有本地特色的文化产品。”陈岳林说,洞庭渔歌具有亦歌亦舞表演特征的水泽文化现象,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希望政府出面以真正抢救文化遗产为目的,把洞庭渔歌打造成岳阳文化的名片。
文章来源:搜狐-岳阳晚报 2012年09月09日09:48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