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传承人与社区

首页民俗与文化传承人与社区

与“忘却”对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们
  作者:记者 刘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9-07 | 点击数:7019
 

  浙江在线09月04日讯 前不久,浙江省文化厅公布了我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共有20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在这种其中,古书古典类就占据了20项。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书籍,里面凝聚着前人的智慧和精神。然而,信息时代来临,各种讯息爆炸般的传播开来,还会有人去关心前辈留下的古书古典么?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首先带大家认识这样一个组织,他们为了对抗“忘却”而在不断努力着。

  与“忘却”对抗的传承者们(一):
  古书影印:“传古楼”在“痛与乐”中艰难前行

  这里是浙江图书馆古籍馆,位于图书馆的地下一层。这里珍藏着古书约84万本,是我省最大的公共古书图书馆之一。但是与上面人数众多,座位都要抢占的普通借阅室相比,这里显得冷冷清清。记者在这里呆了一上午,没有一个人来这里调阅古书。对于这样的情况,省图书馆副馆长徐小军感情复杂,一方面,人来的少了,古书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在这个常年湿度温度恒温的空间里,读书者如想调阅古书,必须要提前一天申请,并且亲自带上手套,每翻一页,都必须小心谨慎,而且不能在古书上面做任何标记。但另一方面令徐馆长无奈的是,是一年到头,这里最多的依然是工作人员。为了能吸引更多的人来看古书,图书馆其实很早就开展了影印服务,让更多的人更方便地看到古书。然而图书馆经费有限,影印设备就一台,再加上自身缺乏宣传,古书阅读,已经鲜有人问津了。

  浙江图书馆馆副馆长徐小军:文化方面的保护是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不仅仅是政府,也需要社会各界也就是社会各界的一部分,我想这是很有积极意义。

  对于徐馆长的期待,有人正在努力实现着。陈志俊,“传古楼”的创始人之一,目前正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古书的影印和出版工作。

  “传古楼”公司创始人陈志俊说:“主要是关注到市面上缺少一个比较清晰可读的(古书),我们自己有句话叫做可圈可点的,古籍最早古人拿的书是可圈可点的,因为古文是没有标点的,而且是竖排的。”

  陈志俊告诉记者,因为爱好,他产生了印影和出版古籍的年头。前段时间,他花了5000块钱,从浙江图书馆古籍馆买下了宋代朱熹所著的《四书章句集注》的影印权。随后,再联系出版社进行出版。经过陈志俊几个月的努力,一本全新的影印古书就出版完成了。

  “传古楼”公司创始人陈志俊:“一个大出版社,它的流动资金也就够买一套房子和一部车子,我了解后,发现的确是。一本书(印刷)的成本目前是两三万块钱,对于这点来说,做一两本书,以我目前的自己这个实力,应该是可以承受的。”

  为了能够推广宣传出版后的古书,“传古楼”建立了官方售书平台,也在微博等地方开辟了网络空间,宣传“传古楼”。陈志俊坦言,买书的人很少,但是他坚信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

  “传古楼”公司创始人陈志俊:“一本书预定的时候,最多只有46人,当时其实是有点进退两难的。(但)让我们感到振奋的是,我们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个认可,我们通过微博、通过QQ以后,有各种各样的人(购买),有些是学术上面,比如说学古籍学的教授,也有是媒体的朋友。”

  陈志俊说,做这样一个事情,别谈什么盈利了,从目前看两三年内肯定是亏本的。但是他觉得,自己从影印古书到出版和传播古书,学到了很多东西,而更重要的是,他觉得自己为保护古书,传播古代文化,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浙江图书馆馆副馆长徐小军:“它这个书印出来以后,我们原本的使用就可以相应的减少,那么它的寿命也会更长,就会有更多的后代看到这个古籍,那么实际上它是一个再生性的保护。那么第二个,它对文化的传播意义也是相当的积极,它影印以后就把原来比较少的古籍化成千本中华文化,至少一个传播路径就是一个人努力,然后把他印出来,然后很多人去阅读。

  【编后】对于一般人而言,古书的阅读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因此阅读人群少,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古书的保护,古书古籍的文化传播,却是一个我们不能“忘却”的事情,这些书籍承载着中华文明,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庆幸的是,社会上还有些像陈志俊的这样的人,为保护和传播古籍古书出一份力。不管形式是否好,是否存在争议,至少“传古楼”还一直在与“忘却”对抗者。而在我们周围,对抗“忘却”的人还有很多。在最新的我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工艺占据了66项,是所有类别当中最多的一项。水印木刻,做为一项传统的民间工艺,早早地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这项手艺的传承情况怎样呢?请继续看我们记者,带大家去探望另一位手工艺人。

  与“忘却”对抗的传承者们(二):
  水印木刻:古楼作画的黄老师渴望年轻人继承

  在杭州宝石山下的一间老房子里,记者见到了黄小建老师,正巧,他正在进行自己的创作。

  “木刻水印”传承人黄小建(一边做工一边说话):”现在在刻得是一个西湖十景三潭印月,这个东西做为信签用的,轻重要掌握好,不能太过啊,过了以后很容易断掉。“

  黄老师正在创作的,是我国的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木刻水印。它最早起源于明代,有着几百年的历史。创作者根据原画着色浓淡、阴阳向背的不同,分别刻成许多板块,再依照色调进行套印或叠印。目前这项技术广泛运用于复制艺术品。由于印刷出的作品,能保持原作的风格达到乱真的效果,因此“木刻水印”也被誉为“再创造的艺术”。

  “木刻水印”传承人黄小建(一边做工一边说话):”这就是我们很传统的墨啊,我们纸头是要喷水的,像这个纸头是要喷水,喷水以后水均匀的渗进纸头里,渗进之后就软掉了。“

  黄小建老师的父亲就是一个“水印木刻”的艺人,他自己也是“子承父业”,继续进行着创作,目前他也是“杭州木刻水印技艺"唯一传承人。但是,他告诉记者,虽然“水印木刻”这项技艺已经列为杭州首批、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目前学的人依然非常的少。

  “木刻水印”传承人黄小建:”在我们这个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还是要不能忘记我们以前祖宗传下来的传统技艺,这个技艺,如果是过了若干年没有人做了,那么我们就对外界对世人就没法交代,所有人都去搞电脑印刷,我们最传统的东西没有了。“

  黄老师说,目前有5、6个学徒在跟自己学印刷,还有一对博士夫妇在跟自己学雕刻,这也是他目前所有的弟子。现在,虽然有很多企业来找他定制“木刻水印”的艺术品,收入也不少,但是黄老师还是一直担心传承的问题。要掌握这项技术,至少需要6年时间,但黄老师觉得现在的年轻人都希望能尽早工作赚钱,很难有耐心来找他学手艺。

  “木刻水印”传承人黄小建:”年轻人不要光考虑经济效益什么的,功利色彩太浓,应该有一个社会责任,这点东西还蛮重要的。“

  黄老师在创作作品的同时,最希望的是把这项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的,希望有更多的人一起来传承这项慢慢被忘却的技艺。我们也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关注“水印木刻”。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里,还有一项比较特殊,那就是声音类,而前段时间,省档案馆一直在进行着一个事情。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浙江在线 2012-09-04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河南老艺人家传六代布袋木偶戏面临失传
下一条: ·唐卡艺师西合道:别让唐卡艺术走上炮制之路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
·[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
·[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
·[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