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万项非遗资源,121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488位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6项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数据有力展示了我国“十一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成就。区别于抢救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鼓励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中实现传承,让许多非遗项目逐步从“捉襟见肘”走向了“自我造血”。
技艺不走样 传承无压力
今年6月,青海热贡画院16岁的藏族画工旦正的大型唐卡《四部医典》进入上色阶段,他的师傅热贡唐卡传承人娘本一直在旁边耐心指导。眼前唐卡收藏市场越来越热,这幅精心绘制的热贡唐卡,市场售价或许可达数十万元。娘本说,这样的价格“很值得”。热贡画院的唐卡,不但只能使用金、银、珍珠、玛瑙等天然颜料绘制,每一幅还必须经过艺术鉴定委员会的层层鉴定才能出售。除唐卡外,蜀绣、银饰、木雕、内画等精巧的非遗技艺,无一不是严格恪守传统的工艺制作流程,才能创作出美轮美奂的产品。
复杂的手工、珍贵的原料以及产品中凝结的传统文化,这些恰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在《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中,“坚持传统工艺流程的整体性和核心技艺的真实性”这句话出现了7次之多。为了维护这条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底线,各地政府纷纷出台资金、税收等扶持政策,部分金融机构也主动提供低息贷款。
这一点,藏羌织绣传承人杨华珍感受颇深。汶川地震发生后,杨华珍带领全村妇女进行生产自救,正是靠着姐妹们的手艺和政府的贷款帮助,藏羌织绣越来越火,不仅不断收到来自国内外的订单,而且来找杨华珍拜师学艺的人也越来越多。
生产性保护让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被人们熟知。龙泉青瓷、昆曲、剪纸技艺等非遗项目吸引了众多“80后”“90后”年轻人,他们不但使非遗项目后继有人,更带来了现代时尚的理念,让非遗在坚守底线的同时,更加具有创新地传承下去。
从增收致富到产业雏形
对于陕西宝鸡凤翔县六营村的胡永兴来说,今年夏天真是既兴奋又充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彩绘泥塑传承人,他在忙着为铁道部设计癸巳蛇年的站台票主图案。这个平日在当地被称为“泥耍活儿”的技艺,现在成了全村人的致富路。
自从2011年被列为陕西省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后,凤翔县城关镇六营村组织泥塑传承人成立民间泥塑协会,逐步形成了“小作坊特色加工,工厂化规模生产”的运作模式,不仅统一了品牌,也统一了价格,更在质量上有了保证。目前,六营村泥塑从业人员有2500多人,年创收3800多万元,泥塑工艺品也由过去的几十种发展到现在的170多个品种。
在山西大同广灵县一个占地56亩的广灵剪纸文化产业园区里,广灵剪纸被做成了产业。“我们建立了四大支撑基地,融合了产品研发、人才培养、产品生产和产品展销4个流程,已经在尝试剪纸的产业化。”广灵剪纸第四代传承人、园区总经理张栋说。以产业园区为依托,广灵剪纸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生产,带动了周边4个乡镇9个村庄的1200名农民增收,平均每人每年增收1万元。
对于不少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项目来说,生产性保护为非遗传承人和从业者提供了致富的途径,许多非遗项目也逐渐迈上了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酿造、饮食、制药……这些和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非遗项目早已摆脱了生存和传承困境。
与此同时,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也开始对部分非遗项目伸出了橄榄枝。去年,武汉旅游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与3名非遗传承人签订合作协议,对其木雕、剪纸和汉绣作品给予策划和包装,随后推向旅游市场。而深圳诸多民营文化公司也将目光投向四川、贵州、云南的非遗项目,计划以开发艺术品、演艺和旅游的方式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从生活方式到时尚潮流
“中坝海椒夺高产,楼上楼下都装满,多的赚了几百万,少的也有几万元。”这是四川木洞山歌传承人喻良华在当地辣椒丰收后创作的歌词。歌词贴切,朗朗上口,家家户户很快就唱起来了。“把非遗供起来,那是要不得的做法,只有把它融入群众和生活,才更有生命力。”喻良华说。生产性保护在非遗融入民间,走入百姓生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内蒙古包头剪纸传承人刘静兰也发现,曾经被认为是过时的“窗花花”如今成为人们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喜庆贴纸,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窗花都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政策有了,市场有了,传承人也有了。对众多非遗项目来说,在较好地做到保护和传承后,如何创新和发展,推动传统产品的转型和审美价值的提升,成为非遗发展的新命题。
在今年年初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上,苗族银饰传承人杨光宾的展台前,一群年轻姑娘拿起苗族姑娘的漂亮首饰在自己身上比划着,爱不释手。这一场景对杨光宾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他已经带着自己锻造的银饰走进了北京服装学院的课堂,接受了“专业时尚姑娘”的检验。在课堂上,学生们不但表现出对民族服饰的兴趣,更将其中的一些元素用在了自己的设计中,让古老的非遗凸显出了新潮感。
近年,四川泸州油纸伞成为“小清新”代名词而备受当代青年追捧;云锦、刺绣等非遗服装活跃于国际时尚舞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恰如一条珍贵的线,将古老和现代、中国和世界紧紧相连。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2年9月4日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