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歌书符号和歌词
看到坡芽歌书的人,难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一个一寸见方的简单图案,怎么能代表一首歌呢?比如,歌书的第一个图案——月亮,其背后暗藏的是怎样一首歌呢?
云南省壮学会副秘书长、壮族文化研究者陆保成,是坡芽歌书的整理者之一。他解释,坡芽歌书是通过符号,以物意事、以物寓情。一个符号不是对应一个音节,而是对应很多音节、很多词汇,也可以说,是许多音节和句子浓缩为一个符号。这些符号既隐晦又富于哲理,它们所表达的意思为村寨的歌手们所熟知,因此一见到这些符号就知道唱什么内容。
就拿第一个图案月亮来说,就包含了好几重意蕴:一是壮族青年男女喜欢在天高月明的夜晚谈情说爱,皎洁的月光提供了浪漫的意境;二是月明之夜是男女青年互诉衷肠的爱情开端,此后历经多次互探,终于相知相爱;三是小伙子通过月光表明:我的心是纯洁的,月光可鉴。
就像人们熟知的刘三姐所唱的《藤缠树》一样,壮族民歌善于运用比喻手法,这样既能避免直来直去的尴尬,又能通过对歌考验对方的智慧。而这种比喻手法,在坡芽歌书中随处可见。
比如第17首《赌誓》,用农村常见的棉籽和丝瓜籽做赌物。这种“赌”不是赌博,而是一种考验。因为棉籽和丝瓜籽都是苦的,比喻追求爱情也许是艰苦的历程,暗示男方要有思想准备,也希望他能锲而不舍。这就要求男方正确理解女方的唱词,否则应答就可能文不对题。
又如第37首《笼中鸭》,女方一方面表明自己如关在笼中的鸭子一样,渴望追求自由和爱情;另一方面,形容自己正像关在笼中喂养的家禽会消瘦一样,也过得不如意,希望有人关心。
根据坡芽歌书上的符号图案所唱出的歌词,像其他壮族民歌一样,大多是五言或七言。如第19首就唱道:“愿妹身幻化,愿妹身会变,变作路边树,每天见几回。如同锅连灶,早晚在一起。”但因为歌书中有的反映相对完整的爱情故事,有叙事成分,因而个别歌词也有三言或超过七言的。81个符号,81首民歌,有762行歌词。这些歌词是约定俗成的,即便不是坡芽村人,附近村庄的人唱起来也只有细微差异。
那么,坡芽歌书所使用的旋律是什么呢?据研究,云南富宁及周边壮族地区自古流传着20多种山歌调,这些曲调相对固定,坡芽歌书所唱民歌使用的也是这些曲调,如“吩果芒”(果树下的歌)、“吩打劳”(大河调)、“吩呃哎”(皈朝山歌)等。坡芽歌书的歌者根据不同的空间、时间和个人的心境,选择不同的曲调进行演唱,也可以综合多种曲调进行再创作。
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期待保护传承
神奇的坡芽歌书,被壮族古籍专家黄桂秋称为“壮乡儿女天籁欢歌的情爱密码”。不错,坡芽歌书虽然只有81首,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勾勒出一幅幅壮家人的婚恋风俗画。壮族依歌择偶、对歌联情的程序,如见面歌、初问歌、赞美歌、追求歌、初恋歌、深交歌、定情歌等,坡芽歌书基本都囊括了。
同时,坡芽歌书的81个符号是内在紧密联系的整体,其所表现的内容是有头有尾、有始有终的,符号之间不能颠倒,否则就会影响情节的连贯。
抛开音乐和历史文化因素,单从文字的角度来考察,坡芽歌书也有着重要的价值。专家们一致认为,81个符号是我国活着的图画文字之一。语言学家周有光,将坡芽歌书定位为“文字之芽”;清华大学教授、古文字专家赵丽明认为,“坡芽歌书在文字形态上,比东巴文字更古老,在文学形态上,具有《诗经》的韵味”;壮族诗人、音乐家瑙尼认为,坡芽歌书是一部象形诗歌或者歌词,这种集图、词、曲为一体的民族民间作品实在罕见。
坡芽歌书的整理者陆保成认为,由于壮族古代创制的方块文字(古壮字)没有通行,民歌传唱大多是口耳相传的,用文字或符号记载下来的少之又少,系统而完整的民歌抄本极少见到,因而像坡芽歌书这种记录民歌的符号能被发现,极其宝贵。
2011年6月,坡芽歌书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保护传承这一文化遗产,富宁县编撰出版了《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还建立了坡芽文化研究所和坡芽歌书传习馆,并从壮剧团中挑选了一些人组成坡芽山歌队。这支山歌队在第14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原生态单项总决赛中,以纯净柔美的天籁之音惊艳全场,获得优秀歌手奖。
农凤妹,作为坡芽歌书的国家级传承人,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以特邀嘉宾的身份登台献艺,与1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探讨了坡芽歌书的传承问题。她说,只要村里人愿意学,她一定会教他们,一定不让坡芽歌书失传。
□ 本报记者 肖静芳 采访整理 /黄占啊 图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2年8月24日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