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译著译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译著译文

丹·本-阿莫斯:序《科技世界中的民间文化》
  作者:[美] 丹·本-阿莫斯 (Dan Ben-Amos)   译者:李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7-02-16 | 点击数:7473
 

 

  学术研究对象从农村到城市的转换,亦具有非民族化的功能。为此,鲍辛格揭示了浪漫主义忽略的一个方面,特意聚焦于使民族和地区差异同质化的社会情境。在城市环境中,传统和新兴势力都对源于农村的传统文化施加影响。对他们而言城市不再是熔炉,社会生活的新语境制造出自己的城市新传统。这种拔根再植的传统不再是民族主义者渴望的东西。因此,鲍辛格的民族化既见于其运用的方法,亦见于其分析的文化。

  与浪漫主义的背景针锋相对,鲍辛格在将其民俗学理论介入科技世界的分析时,应用了一个相对正面的概念:扩展。他将城市背景和科技环境中的传统看成是一种扩展而非蜕变。这不是一种虚无飘渺的扩展,而是民俗的社会领域扩延至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展示其时空和社会的维度。在科技时代,现代派在原始和传统社会寻求的民俗的古老、仪式和神话特质已趋销歇,作为后现代民俗,其中的传统是有意制造甚至是用来出售的。在由社区基础到社会基础的转变中,它成了多重观点和不同评价系统审视的对象,在其新具的符号意义中,赝品由于新的语境而变为真品,原来的真品由于历史意义的丢失而仅具文物价值,亦可能变为赝品。

  这是一种涵义和关系的扩展。文艺复兴时期的田园传统,在渴盼乡村牧歌的科技世界里达到新的高度,相关的事象在发达而忙碌的社会中得以象征性地稳定延续。一方面,民俗的扩展包含着超越地区、时代、阶级差异的相关性;另一方面,在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成员的视野中,随着持续的变异,这种扩展又凸现出不同的意义。

  在当代社会,民俗的最终变体之一是成为适合销售的商品。 在《民俗学:关于古代文化的研究》(1971)一书的第三部分,鲍辛格首次揭示了民俗主义的这一阶段。本书收入了这部分内容,它代表了鲍辛格理论的后期发展,是他早期思想的逻辑延伸,与他对现代社会的民俗分析一脉相承。“民俗主义”指民俗的商品化、传统的商业化(参见瑞吉娜·本迪克丝:“民俗主义:一种观念的挑战”,《国际民俗评论》1988年6期,5-15页)。当通过各种民俗产品和表演而获得经济收益成为传统社会可以接受甚至渴求的交换形式时,商品化必然发生,不是因为其自身原因或功能,而是因为它们浸透着地区、民族或国家的传统观念。这些产品被调整修改以获取最大的市场,因而常常以民族或地区陈年老套的传统特色作为招徕顾客的卖点。传统亦以旅游纪念品或表演团体的形式,成为出口市场的一部分。

  鲍辛格将非民族化、扩展化和商品化三个概念引入到对城市社会民俗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当中。他的大部分例证取自德国,但其描述和理论框架是普适于各地的。人们可以从非洲、亚洲、澳洲、美洲找到相似进程的例子,虽然略有地方变异。他的理论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当现实生活里城市中心不断涌现时,原乡的价值观念、古老的传统在人们的想象和企盼中浮升,成为地区、民族身份的焦点所在。因此,在当代社会中,在那些饱受殖民主义碾压、奋力重建生活的人们当中,民俗可以成为积极的社会力量;但同时,在种族主义理论家手里,民俗亦可变成畸形的消极力量。我们必须严阵以待。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2003-5-16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布鲁范德:《消失的搭车客:美国都市传说及其意义》
下一条: ·[威尔德哈贝]民俗地图集的绘制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赖晓君]情书的世界:关于晚明书信集《丰韵情书》的民俗考察
·[朱志平 靳冉]当代语境下民俗艺术价值重构与转化·[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
·[周淼]过程性视角下类民俗的生产·[郑艺星]赛博功德与电子木鱼:试述民俗事象的当代变体
·[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
·[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张爱琳]大英博物馆藏苏州版画的四重价值·[袁玥]传统与现代:论张亮采的民俗观
·[尹立娜]节日民俗的价值建构主体及方式·[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
·[杨旎梵]中式恐怖游戏:电子技术下民俗的创造性运用·[杨吉然]滇西地区的村庙祭祀
·[徐梓淇]商业民俗中的物质表现与象征演变:以中式招财猫为例·[谢思岚]宋代都市笔记的民间立场及其对民俗时空的建构
·[萧放 叶玮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有感与有效路径探讨·[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