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刘建国]罗平布依族民间文学的神性意识
  作者:刘建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8-30 | 点击数:7531
 
 
二、对生命转换的叙述
 
生命,对于人而言,是一场浩然无息的状态存在,是一切暂短的爱恋、友情、人际交往的生命之流的汇集,是人通过思考充分展示人的痛苦、印证人自身存在的意识的开始与结束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是不能离开神性的,因为神性使人不断保持“期待”,在“期待”中前行。生命能否转换?在神性意识里,回答是肯定的。罗平布依族民间文学对神性意识的展示也充分渗透到生命的转换层面上,这体现在两个维度上,其一是同态轮回(即生死轮回),其二是异态转化。
罗平布依族的生死轮回观是在族系的分化、整合中受到其他民族宗教影响尤其是佛、道影响所致。但在《亲娘十八儿廿一》中,传说在表现普遍意义上的生死轮回的前景设置中也透露着其独特性。在故事叙述中,指涉的是一个货郎到一个寨子做小生意要找一人家歇息,却没有人家接纳他,最后经人指点来到了“店主”家,并和店主结了婚,婚后孩子满一周岁找道人算命方知妻子是妖怪,正要按道人方略惩治妖妻时,妖妻早已知道丈夫的心思并全盘托出,丈夫不忍惩治妖妻,妖妻两年后脱生时告诫丈夫要按其要求抚养孩子,孩子二十一岁时做了县官,而此县就是其母亲转世之地,故在上任时发生了其十八岁的母亲来认亲之事。在这个故事中,展现的生死轮回不是“生——死——再生”这一模式,而是“妖怪(死尸)——再生”这一独特过程,其前过程“生”在文本中并没有直接喻明,而是以“枯骨”或长了“青苔的枯骨”作为暗示其前状态是“生”状态,这在我国各民族表现生死轮回观念的传说中并不多见。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故事并没有指出“妖妻”是一个残害生灵的魔鬼,而是一个有田产,有财富的“贵妇人”,且从轮廓性叙述中知道她甚至是温柔、勤劳、善良的,这很容易使我们想起我国民间传说故事中那些情鬼故事,但仔细对比又很容易发现其差别:情鬼故事是以先亡之人作为叙指对象,亡后化身为女鬼闯入男性世界,很少有再转世之叙述,而《亲娘十八儿廿一》却很明确地叙述了转世之经过,虽有很明确的意指性和“神谕性”作为启叙之统领,但依然不失为我国表现生死轮回观的民间传说故事中一个较为独特的文本。从这个文本中确实可以发现布依人独特的生死轮回观,也很容易发现其蕴含的神性启蒙意义是区分“人”善恶不一定以人本身作为区分域度。
其二维度是形态变异。罗平布依族民间传说故事在生死转换的表现上更多的是形态变异,即要么在阴阳两界的故事叙述中展示人生前死后处于两种不同时空中的沟通情形,要么在同一时空中展示物质形态的变异。就一个民俗文化的生成形式和存在状态而言,民俗信仰是民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幽冥幻象信仰又是民俗信仰的核心。在《阴皇上》一传说中,首先表现的是对上古世界的怀旧意识,这应该是人类在成长过程中一种常见的“伴随意识”:“古时候,人心是公平的。不用当家人,不用送信人,只用雀鸟送信,也没有刑罚。人都要活一百多岁才死。后来,选立主皇帝,才有当家,才兴用刑罚,中年人、小娃娃才会死,才会有寡妇。”故事中讲到同父异母的两兄弟的争斗在阳间同一时空中以“哥哥”的失败和毁灭为结果,“哥哥”在临死之前虽有“白发老人”、“雷公”和“老龙王”的帮助,但终未逃脱死神之手,这表面上看是“人定胜天”思想的展示,但却很明确地赋予“哥哥”这个角色以强烈的悲剧色彩,“白发老人”请 老鼠、竹馏、穿山甲给“哥哥”被深埋的位置打洞并分别许愿给它们,说明“白发老人”绝不是凡夫俗子,“哥哥”的舅舅是雷公,外公是老龙王,却发生了不该发生的悲剧,这里面表现出的“英雄悲剧”一方面反映了人的勇敢、智慧和勤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自身的弱点,它已经指向了人类命运的内在冲突、萌芽状态的性格悲剧和历史悲剧。即使是对“哥哥”死后的叙述(包括阴魂对话,神威发力使“弟弟”屈服)也感染上了这种悲剧基调。在这个故事中还有一点是容易引起研究者关注的:“哥哥”死后与弟弟的对话虽属阴阳二界,但从叙述本身来看,二界交流并无明确的障碍,这应该是布依人一种特有的神性认知。《立庙》中拜把兄弟实各属阴阳两界,阴间的弟弟帮助阳间的哥哥带兵打伏获胜而自己却在战斗中弄瞎了一只眼睛,叙指仍是悲剧性的。在同一时空中 展示物质形态的变异的传说故事主要有《黑龙斗白龙》中白龙变成白腊山,黑龙的盔甲变成盔甲山。《温泉与铜鼓的传说》中初纳龙王的女儿变成一口温泉,块菜河龙王家的 公子变成了铜鼓,《大云、仙云、蛇围三山的来历》中大云、仙云与蛇斗后变成了大云山和仙云山,《珍珠泉与骑马山》中马郎化作骑马山,珍珠化为龙潭,龙须精的三个心腹化作三棵连根大树等。这种物质形态的变异,从广义上讲,可以归纳为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物,但从局部范围看,实际是布依先民对能影响日常生活的事物一种神性解释,尽管这种神性的解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复杂性。
神性意识,作为一种生命意识,具有生生不息的审美价值和生命本体论价值,它标举宇宙的无限,让人由有限的境地进入无限创造、自由和美,其精神集中体现为超越,其实,人类文明的真实涵义就是超越自然、超越自身。从这个角度理解罗平布依族民间文学中展示的神性意识,我们恐怕就很难用“迷信”、“盲从”等词语作为表达的支点。
 
参考文献:
[1][2]潜明兹.中国神话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324-325.
[3]范祖琦.铜鼓研究学术会讨论述要[J].思想战线,1984,(3):36.
(本文原载《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第35~37页)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李累 吴闻莺]法人类学研究的当代课题
下一条: ·[王铭铭]继承与反思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
·[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
·[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孙华月]网络语境下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机遇
·[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
·[秦选涵]论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审美理想与实践逻辑·[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刘文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甘肃卷》相关文献的编纂与传说学四个基本理论命题的实证·[梁家胜]论数字时代民间文学的开源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