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完整性
中国摄影报:我们知道,基本的民俗分类包括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和精神生活民俗三个方面。其中前两者比较好理解,也易于用影像呈现,但是精神生活如何通过二维的影像去表现?
陶立璠:精神生活也要通过物化的仪式和道具来表现。如宗教信仰、巫术、禁忌等,听起来很抽象,但都有物质方面的表现。
中国摄影报:那如何通过物化的仪式和道具表现出参与者的精神内涵或者宗教哲学信仰,就要考验民俗摄影家的功力了。
陶立璠:是。打个比方,云南纳西族的东巴文化是精神生活民俗。东巴在做仪式时,东巴有独特的服装,有法器、有各种道具、有供品,仪式中要吟诵东巴经文,跳东巴舞,有些还神灵附身。道具和供品,也会有数量、摆放位置等多方面的讲究。另外,东巴仪式的参与者也会有不同的表现等等。总之,这种精神生活是通过仪式和物质表现的。
还有民间的禁忌文化,禁忌有多种,其中语言禁忌不好影像呈现,但比如西北地区农村,生小孩门口要挂一个筛子,上面拴着红布,这种禁忌就可以拍摄记录,它表示此时不宜到人家拜访。在这种情况下,形象的图像配以文字说明,会让读者一目了然。
不仅仅精神生活民俗,我们现在的很多物质生活方面的民俗,比如说手工造纸,如新疆的桑皮纸,制作工艺已经在慢慢失传,生产量也越来越小。如果用影像把工艺的流程、原料在流程中的变化记录表现出来,该多好。
中国摄影报:摄影界也有人拍这种老的手艺,比如老裁缝、造纸工匠、皮匠等,但都是每种工艺只有一两张,然后再综合到一起来表现即将消失的传统。
陶立璠:针对一个民俗事象的摄影要追求它的完整性。你既然选择要拍一个民俗事象,就要关照这个民俗事象的全部内容,包括它的历史、现状以及工艺流程或者仪式的过程,配合文字表达一个完整的概念。这样的民俗摄影在民俗学价值上意义会更大。
中国摄影报:就是说也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抓住一个点,把它做深做透。
陶立璠:对。一个民俗摄影家,如果你有民俗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在参与某个民俗活动时,你马上就知道哪个地方是需要下功夫去抢拍。如果你不知道这些而只是看哪里热闹就往哪里跑,那可能就拍不到好的民俗照片。民俗摄影的价值在于留住历史、留住传统、留住记忆。你现在记录下的这些东西也许再过10年就没了,这时它就具有了珍贵的历史价值。再一个,如果我们采取的是跟踪拍摄,五年、十年、十五年,每隔一段时间就回去再拍一次同样的民俗事象,不加干预地记录,你就会发现这其中的变化,也会更有价值。
民俗在百姓生活之中
中国摄影报:摄影界有一个“假民俗”的概念,说的是不少地方组织的商业民俗表演,当然这种主动的配合也不排除过往摄影师们要求摆拍的促动。
陶立璠:现在“伪民俗”现象太多了。我希望遇到纯民俗表演的时候,真正的民俗摄影家不要去拍。现在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随着各地旅游业的开发,传统的东西已经被表演化、舞台化、广场化。这对我们的民俗文化、传统文化冲击是很大的,使它完全变味了。如果你把这些作为民俗摄影题材,那你就上当了。真正的民俗摄影应该把镜头对准原生态的一些村落、社区,拍群众自发组织的一些活动,而不是拍所谓的“XX印象”,那根本就是两回事。当然,新闻报道可以拍,但民俗摄影碰到这种表演化的东西,看看热闹就可以了。
说实话,面对各种各样的产业化,参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时候,我们经常觉得越来越没信心。有些东西可以产业化,有些则不可以产业化。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产业,他要求把民俗文化做成各种不同的产品,销售给旅游者。要知道含有民俗元素的活动,不是民俗本身,而是异化了的东西。用时髦话讲,是“山寨”产品,不是真正原生态的民俗文化。比如,民族歌舞出自民间,民间歌手在村落、社区唱和歌唱家在舞台上唱,那明显是两回事。民间信仰有特定的空间,如寺庙、宫观等。把它大张旗鼓地放在广场上,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失去了严肃性和圣神性,信众变成围观的群众,而不是真正的参与其间。
中国摄影报:就是说民俗在民间,在百姓生活之中。
陶立璠:对。比如说春节期间百姓家里进行的祭祖活动,是很严肃的。有家长、族长带着,举行自家的一套仪式。在这个时候你去拍摄祭祖活动,肯定能够拍到好的作品。当然你事先要做好沟通工作,他们一般是很欢迎的。家族祭拜在南方地区比较盛行,比如广东、江西、江浙一带。在北方,则主要在一些大的同姓村落,或者大姓为主的杂姓村落,也很有特色。前几个月我到河北蔚县的一些村堡、古堡考察,堡里的一些房子因为主人举家外迁,没人居住都塌掉了。但村堡里的寺庙却保存得非常好。这说明这个村子灵魂的东西没有丢掉,信仰没有丢掉。一个村落如果失去信仰,无论对神的信仰还是对祖先的信仰,这个村自然会失去凝聚力,松松垮垮,民俗活动活动很难坚持传承。村堡的庙里不但有神像,而且有保存完好的壁画,让我很感动。
中国摄影报:保护传统文化,必须要加快脚步,在城镇化的当下,很多传统的民俗正在快速的衰落。
陶立璠:这是不可避免的。其实,我们历代毁掉多少东西谁又能知道。
中国摄影报:从乐观角度讲,民俗文化自身有修复创新的功能,而且我们有可以加快抢救或者准确说是留存历史和记忆的民俗摄影。了解民俗文化,带着感情去拍,应该就会拍出好的民俗摄影作品。这其中是不是最好从身边熟悉的民俗事象拍起?
陶立璠:身边有拍摄的东西最好。因为你最了解它,知道怎么去表现。重要的是要有这方面的知识来武装自己,明确目的去拍摄。民俗摄影不是旅游拍风光,它的对象是文化现象。文化本身比较难表现,再加上如果你不了解就很麻烦。所以民俗摄影家最好还是要有一些民俗学方面的训练和知识储备。另外,就是力争从一个民俗事象开始,选择好自己要表现的对象,一个一个的做,不要贪多。如果这个民俗事象历史比较悠久、规模比较大、参与的群众比较多、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话,最好你就做一个,然后不断去深入,不断去做。表现好一个方面再去表现另一个方面。特别像大的庙会,多侧面、多层次地去表现它。有时候可能需要不断的跟踪拍摄。比如,民间艺人都是身怀绝技的人,摄影师可以跟踪他们,看他们怎么生活、怎样工作,包括怎样传承。要舍得花精力去钻研。把一个民俗事象的来龙去脉搞清楚,然后再琢磨怎么通过镜头把它表现出来。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摄影报》2012年8月21日第3版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