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康弦子
重庆梁平年画制作
泰山皮影戏在演出
“非遗”的衰微趋势
农耕文明生产方式的衰落以及宗法社会家庭和人伦制度的衰微,农村聚落及其人际关系的历史性变革,外来文化的强力影响,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变化以及传承者老龄化、传承后继乏人造成了“非遗”的整体衰微趋势。
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渐趋式微的原因固多也很复杂,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莫如下列几个:
(1)农耕文明生产方式的衰落以及宗法社会家庭和人伦制度的衰微
农耕文明生产方式(包括狩猎经济)的衰落以及宗法社会家庭和人伦制度的衰微是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衰微的根本原因。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史前时代就滥觞了,而大量产生和发展繁盛却是耕稼时代的事。现代化的急速发展把自给自足的农业也带入了市场,敲响了原始的、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的丧钟。同时,依赖于农耕条件和与之相适应的宗法社会家族制度、上层建筑领域的人伦观念与价值观念,逐渐淡化甚至被新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观念所代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传播、传承的基础逐渐变得十分脆弱,逐渐退出了下层老百姓、退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传承人群——农民的生活甚至可以说逐渐被摧毁了或被遗忘了。
(2)农村聚落及其人际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农村聚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村落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历史性变革。现代化进程所给予农村的影响表现在:第一,大量的青壮年外出打工谋生,村子里只剩下老年人、妇女和儿童,农村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受众锐减;第二,宗法家庭的结构和人生礼俗的传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变化从根本上动摇了或颠覆了传统的农业社会和父权家族的礼俗制度;第三,电视、电话的普及,信息的快捷与多元改变着青年人的价值取向、知识结构、娱乐趣味,青年人宁愿坐在电视机前观览电视节目,也不再愿意听老奶奶讲故事,不愿意参加老爷爷和老奶奶们的仪式舞蹈。加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保守性、区域封闭性等,使传承者得不到经济利益的满足,因而使大量的民众失去了传承的兴趣。
(3)外来文化的强力影响
外来文化的强力影响导致民族文化重构的步伐大大加快,特别是在一些民族地区。外来文化,既包括毗邻而居的和杂居的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文化也包括外国的文化(最强势的是美国文化)。外来文化的影响,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体的原生文化极大地削弱了,在削弱和牺牲本民族或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条件下,形成了多元文化格局。以广东省的湛江为例,人类学家麻国庆写道:“与广府、潮汕、客家这三大民系的民俗相比,(湛江)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地方。在民族关系与文化涵化方面,现代湛江的主体居民是汉族,但在历史上,湛江却属于少数民族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族与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已经发生了涵化,今天以湛江为中心的地区,已经形成了多元民族文化交融的局面。”
(4)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变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的创作者、传承者、接受者是在广大的农村。现在农村人口的急剧减少(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统计,城市人口已达到半数),随着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审美观念、知识结构和信息来源等的变化,他们所熟悉的传统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故事、草台班子演出的小戏等,全体民众都参与的舞蹈(少数民族地区)已不能或多少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或不再是他们今天精神生活之所需,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范围急剧缩小,受众的萎缩,无疑是“非遗”传承和发展的大敌。
(5)传承者老龄化,传承后继乏人
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智者(如少数民族的寨老、师公等)、传承者,随着年龄的老去自然死亡,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延续出现了后继乏人的局面。“民间文学·苗族古歌”代表性传承人王安江于2010年6月25日逝世、“民间文学·走马镇民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魏显德于2009年4月15日逝世、“民间文学·谭振山民间故事”传承人谭振山于2011年4月16日逝世、“民间舞蹈·花鼓灯”代表性传承人杨再现于2010年9月19日逝世、“传统戏剧·新昌调腔“代表性传承人蔡德锦于2008年6月15日逝世、“传统戏剧·川剧”代表性传承人陈安业于2007年11月26日逝世、“传统戏剧·京剧“代表性传承人周少麟于2010年12月29日逝世、“传统戏剧·苏剧”代表性传承人蒋玉芳于2008年1月逝世、“传统戏剧·琼剧”代表性传承人王英蓉于2011年7月3日逝世、“曲艺·东北二人转”代表性传承人李秀媛于2008年3月逝世、“曲艺·小热昏”代表性传承人安忠文于2007年逝世、“曲艺·乌力格尔”代表性传承人劳斯尔于2010年7月4日逝世、“民间美术·千角灯”代表性传承人张佛于2009年5月14日逝世……近年来的资料显示,许多著名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先后逝世,使他们所代表的“非遗”项目因而处于濒危状态或成为绝唱,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威胁,许多口头传统或技艺还未及传授便消失无闻了。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假定较多记忆和掌握某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时20岁的话,到现在已是80岁以上的耄耋老者了。传承人的自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生态性保护、整体性保护是政府部门和学者们的理想。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微趋势应该说是不可遏制的。至少在民间文学和艺术表演领域里,传承已经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现代生活方式、生活观念、信仰趋势、信息来源等的变化,使青年人不再像他们的前辈那样,以听民间故事、看草台班子演出的小戏为满足了,即使传统意义上的非遗项目还在继续,如说听民间故事和表演艺术的项目,趋同化和简约化的趋势也在日渐加剧。我们痛感到已经无法再回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的年代了。事实教导我们,要赶紧抢救,用手中的笔和现代化工具记录下一切能够记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以“第二生命”流芳于后世。这无疑也是“非遗”理论工作者的责任之一。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2年08月08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