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施爱东]荷马不是一个人在歌唱
  作者:施爱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8-13 | 点击数:9442
 


  从“歌仙”刘三姐说起

  许多前代乃至当代学者都认为刘三姐(或称刘三妹)是壮族歌圩的创始人。《广东新语》称其为广东新兴县女子,广西《浔州府志》则称其为浔州府人,吴淇《粤风继九》甚至明确记载其为唐代神龙年间始作歌者,许多地方还存有祭祀刘三姐的庙宇。两广地区大凡山歌盛行的地方,都流传着大量的刘三姐传说,许多著名山歌的曲调,据说也是刘三姐发明的。

  但是,钟敬文先生在《刘三姐传说试论》中指出:恰恰相反,“刘三姐乃歌圩风俗之女儿”。也就是说,人们先有了歌唱的需要,然后才有了歌圩的风俗,后人为了解释这一风俗的形成,就虚构了一个“歌仙”刘三姐,并且试图借助刘三姐的仙望,奠定这一风俗的文化地位。这种现象在中国的行业神崇拜中极其普遍。

  刘三姐到底是真实的人还是虚拟的神?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南方的许多历史学者和民俗学者。

  一个同样的问题一样困扰着西方的古典学家们。伟大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荷马”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史诗诗人吗?他在什么时代、如何创作出了这些伟大的史诗作品?

  哈佛大学著名古典学教授、前美国语文学会主席纳吉的《荷马诸问题》试图回答的,正是这一系列困扰了希腊文学上千年的难题。

  荷马是史诗歌手的通称

  在《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被文字书写之前,这些英雄史诗都是由一些吟唱艺人口头演述的,纳吉称之为“口头传统”。早期的英雄史诗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有一个完整的结构或次序,而是由一些杂乱的、与某一共同事件相关的系列故事所组成的,它们大多是以吟唱的形式表达人们对英雄或者祖先(更多的时候,英雄与祖先二位一体)的赞颂。每一位吟唱艺人口中都有属于他自己喜爱的英雄故事,不同艺人之间的英雄故事都是各自独立的。也就是说,史诗是从英雄赞颂诗进化而来的。纳吉认为,荷马史诗的传播至少经历了五个阶段,才逐渐成形。

  早期的英雄史诗大约萌芽于公元前两千纪,从那时直到公元前8世纪中期,几乎不可能存在一部作为书面范本的整体史诗。

  作为古希腊的文化英雄,“荷马”这个名字大概出现在从公元前8世纪中叶到公元前6世纪中叶的两百年间。有一系列“英雄诗系”广泛流传在泛希腊地区,其中包括《塞浦路亚》、《小伊利亚特》等,这些英雄诗系几乎全被归到“荷马”的名下。也就是说,当时的荷马并不是被当作某部英雄史诗的作者,而是被当作一种通名,泛指那些英雄史诗的演述者。直到公元前3世纪,才由一些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学者依照当时的想象,把它们分别安到了不同作者的名下。荷马作为一个最重要的“作者”,分得了最著名的两部,就是被我们称作荷马史诗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这一时期,基俄斯岛出现了一个有组织的史诗吟诵群体,类似于今天的行会组织,他们把荷马奉为先祖,自称“荷马之子”,正如两广的山歌手普遍将歌仙刘三姐奉为行业歌神。或许正是因为他们的活动传播,把“荷马”这个名字传向了整个泛希腊地区,也为荷马是“基俄斯盲诗人”的说法奠定了舆论基础。

  荷马史诗与奥运会

  古希腊每年夏天要举行一次盛大的“泛雅典娜赛会”,除了我们今天称作“奥运会”的田径竞赛之外,还有诗歌朗诵比赛。季节性的、反复的诗歌朗诵为荷马史诗的演述提供了更高规格的表演场合,同时,也为史诗的演述制定了一套新的规则。荷马史诗从无序的系列故事到一个有序的整体史诗,正是在这一时期,在这些新规则的推动下完成的。也就是说,今人眼中的所谓“荷马史诗”基本上是与古希腊的“奥林匹亚运动会”大约同期成形的。这是公元前6世纪中叶到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的两百多年间的事。

  纳吉在印欧语系语言的诗歌传统中发现一些有趣的线索,通过考证比较,认为“荷马”的词源意义可以解释为“(把诗歌)拼合在一起的人”,可资比较的是,另一位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的词源可以用来形容“发出美妙的声音”,它们共同指向了诗神缪斯的职责范畴。


继续浏览:1 | 2 |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2012年8月10日D5版书评坊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77岁金波留下“童谣数据库”
下一条: ·[许建华]开启“理解”彝族文化之门的“金钥匙”
   相关链接
·[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施爱东]发现刘三妹:乡绅曾光国的文化交游圈
·[施爱东]刘三妹与刘三婆:女仙称谓的转换逻辑·[巴莫曲布嫫]以口头传统作为方法:中国史诗学七十年及其实践进路
·[李素娟]程式化表达:词语、句法及主题·“中国史诗传统”展在阿拉木图开幕,涉及中国20多个民族
·[孙正国]20世纪后期中希神话比较研究之批评·[尹虎彬]作为体裁的史诗以及史诗传统存在的先决条件
·[陈安强]羌族的史诗传统及其演述人论述·“三大史诗”保护成果公布 搜集整理工作基本完成(CCTV-13 新闻直播间,2018年5月26日)
·[巴莫曲布嫫]中国史诗研究的学科化及其实践路径·[巴莫曲布嫫]遗产化进程中的活形态史诗传统:表述的张力
·[郑培凯]昆曲传承与荷马研究·[韦杨波]“刘三姐歌谣”考辨——兼谈作为非遗的“刘三姐歌谣”的保护与传承
·[巴莫曲布嫫]格雷戈里·纳吉·[丹珍草]《格萨尔》史诗的当代传承及其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李连荣]百年“格萨尔学”的发展历程·[阿地里·居玛吐尔地]“一带一路”与口头史诗的流布和传播
·杨恩洪:《民间诗神——格萨尔艺人研究(增订本)》·朝戈金:机器人可以写诗,但永远不能取代荷马和普希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