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为云南省哲社规划项目“传播生态学视域中的云南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生存研究”(编号:YB2009043)和云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学者与文化遗产的关系研究”(编号:2010z090)的阶段性成果。按照学术惯例,文中田野调研对象人名、课题组和商业机构名称均使用代码符号,来自传统媒体、网络等公共空间的资料使用实名。
[1]玛格丽特·米德.文字训练中的影视人类学[A].[美]保罗·霍金斯.影视人类学原理(中译本第二版)[C].王筑生,杨慧,蔡家麒等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6.
[2]转引自李亦中.好莱坞影响力探究[J].现代传播,2008(2):71-75.
[3] [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M].张永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32.
[4]转引自阎春来.标准与困惑:纪录片如何与国际接轨 [DB/OL].
Http://www.gdtv.com.cn/southtv/03-06/art03.htm,2010-05-20访问.
[5]陈旭光.世纪之交的文化艺术转型:趋势与表征[A].胡志锋.影视文化前沿——“转型期”大众审美文化透视(上)[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121.
[6]徐岱.艺术新概念:消费时代的人文关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93-108.
[7][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8]蓝爱国.好莱坞制造——娱乐艺术的力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9.
[9] 邵牧君.西方电影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3,7.
[10] 李亦中.好莱坞影响力探究[J].现代传播,2008(2):71-75.
[11] 苑利、顾军、贺学君等学者均对此进行过深入探讨。
参见苑利,顾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十项基本原则[J].学习与实践,2006(11):118-128.
贺学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与原则[J].民间文化论坛,2005(6):71-75.
[12][美]W·J·T·米歇尔.图像理论.陈永图,胡文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
[13][美]W·J·T·米歇尔.图像转向[A].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文化研究(第3辑)[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17.
[14]周宪.读图、身体、意识形态[A].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文化研究(第3辑)[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72.
[15]蓝爱国.好莱坞制造——娱乐艺术的力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39.
[16][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4-105.
[17]着重号为引者所加。见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36.
[18]梅琼林.论后现代主义文化之内涵性的消失[J].哲学研究,2007(10):83-88.
[19]高丙中.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3):58-63.
[20]朱光潜.西方美学史(第二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00.
[21][美]丹尼尔·齐·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M].曹静生等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64.
[22]郝跃骏.郝跃骏与上海台《经典重访》栏目的对话[D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5a47101000599.html,2010-06-20访问.
[23]文剑,雪翁.记录今天就是记录历史——访云南电视台纪录片制作人郝跃骏[J].西南电视,2000(4).
[24]《中国纪录片人宣言》2005年12月18日发表于中国纪录片发展战略论坛。转引自张海俊.中国纪录片人宣言[D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7e5a030100h892.html,2010-07-14访问.
[25]陈卫星.传播的观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67.
(本文原载《兰州学刊》2011年10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