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阮艳萍]娱乐与研究
——文化遗产影视表述与传承中的一种立场显现
  作者:阮艳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30 | 点击数:12262
 
我国电影史家邵牧君先生强调电影“必须以庞大的观众群为销售对象”,强调电影的娱乐性。他甚至自嘲地说,他本人“声嘶力竭”地主张将电影定位为一门“消费艺术”,“一切娱乐电影都首先要求抓住观众,诱发他们‘非看下去不可’的观赏兴趣,并始终保持高度愉悦的心情”[9]。作为流行文化代表的电影,在娱乐性这一点上体现得非常清楚。李亦中先生对此进行了独到的分析,他说电影的娱乐性体现在两个层次:一是浅表层次,主要提供视听快感;二是情感层次,要为观众提供满足人性欲望的内容。在内容上,好莱坞影人恪守“3S”原则,即惊奇感(surprise)、悬念感(suspense)和满足感(satisfaction);情感层次的娱乐主要是通过内容的设置来达成的[10]。
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娱乐电影的虚构叙事有着根本的区别,它追求的是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整体性,科学和客观是传统传承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这种传承还必须是活态的,以人为本的,多方协调参与和保护与利用并举的[11]。特别是数字传承与传统传承在受众、传承时空、传承内容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要全面贯彻文化遗产保护的这些原则,仅有功能主义的科学和客观是远远不够的。在人类学家对民族志书写中关于虚构与真实的标准发生着反思的今天,好莱坞电影中的娱乐化叙事方式对文化遗产的数字表述也发生了显著的影响。
纪录片《德拉姆》在数字传承者而言,是一种瞻仰中的赞美,更是在当地专家学者的研究视角导向下,努力呈现当地人真实的生活的一种叙述。应该说,这是文化遗产研究在当代的一种隆重的展现方式。笔者注意到,在观看片子的过程中,当老马锅头抱怨说“因为你们拍电视,睡觉也不得脱裤子”时,刚才还沉浸在一种“纯粹审美”中的受众禁不住莞尔,既像是“穿帮”又像是特意的课间休息。这种严肃叙事中的小娱乐,是纪实传播中的一种娱乐技巧,笔者把它叫做“莞尔一下马上回来”,观众在经历小小意外之后还可以接着返回到原生态的马帮生活之中。类似的手段还很多,其运用也越来越引起数字传承者的重视。这种娱乐化的叙事方式是达到、甚至加强传播效果的重要途径。
娱乐化的叙事还改变了传统影片拍摄中 “严谨”和“真实”的概念。以往,若是在影片中出现了拍摄者的身影,这绝对是失误了,是“穿帮”。但这种“严谨”似乎在逐渐地打破着:先是在片尾花絮中展示拍摄的失败、演员的笑场,让观众看到影视艺术程序性的“另一面”;然后是和正品同时出售或是附送的花絮,记录整个拍摄过程,“揭露”眼前这场“视觉真实”的由来;再以后,拍摄过程不再那么避讳穿帮,已有多部纪实作品甚至虚构作品中直接采用了双叙事线索的方式。
在这些具有双叙事线索的作品中,一条线索是关于纪录对象的或传统叙事;另一条线索则是关于数字传承本身的,他们的数字传承过程在这里一一“爆料”给受众,甚至关于摄制设备就是一个完整的小故事。从另一种意义上讲,这种表述更接近“真实”,因为交代了获得“真实”的“实验”过程,因而也更加接近“严谨”的要求。而且,这不仅拉近了传受双方的距离,制造出数字传承过程中的平视,也因此增强了受众的兴趣和传承的实际效果。
无论是正面的文化遗产数字传承,还是批判现实从而反思遗产,这种改变了的“严谨”和“真实”,为作为研究的文化遗产数字传承增加了若干娱乐的因素,也顺便降下了“观众的层次”。
其实这是在一个更为深厚的文化背景下发生的。
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在发生而且将会继续发生巨大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我们进入了一个视觉图像泛滥的时代。正如米歇尔在他的《图像理论》序言中所说,“21世纪的问题是形象的问题。我们生活在由图像、视觉类像、脸谱、拷贝、复制、模仿和幻想所控制的文化当中”,“对强大的视觉文化的焦虑不仅仅是在批判知识分子领域”[12],“图像转向”或曰“视觉转向”是当代知识分子对今天时代生活的一个恰如其分的总结。中外理论者们这样描述这场视觉文化的来临:
米歇尔指出,“无论图像转向什么,我们都应当明白,它不是向幼稚的模仿论、表征的复制或对应理论的回归,也不是一种关于图像‘在场’的玄学的死灰复燃;它更应当是对图像的一种后语言学的、后符号学的再发现……”[13]
周宪则进一步指出,“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14]
电子文化和数字文化的异军突起,更是颠覆了长期以来累积起来的文字的霸权:文字与图像日益牵手前行,甚至文字一天天地沦为图像的附庸,人们越来越习惯了一种图像式的思考——他们“把对于美文的追求转移到了对于美图的渴望,把对文字的琢磨变成了对图像的费心思量”[15]。波斯曼总结这种趋势道:“电子革命和图像革命二者结合起来,代表了一个互不协调、却对语言和识字有着很强的攻击力,把原来的理念世界改造成为光速一样快的画像和影像的世界。”[16]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阮艳萍]数字传承人:一类遗产表述与生产的新型主体
下一条: ·[阮艳萍]媒介即是遗产
   相关链接
·[贺少雅]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三种面向·[赵季淳 丁峰]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路径研究
·[肖志鹏]口述史理论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言范式研究·[李丙传 黄煦茜]河北雄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
·[何潇 俞冰]共同富裕视野下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路径刍议·[陈芳芳 王丽婷]双重场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
·[孟令法]地方性防疫知识的传承与转型·[刘吉平 宋涛]汇通南北:丝绸之路陇南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开发述论
·[孟令法]“动物保护”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来自“狗肉”“猴戏”与“点翠技艺”的法律思考·[樊枫]“互联网+”下的民间文化发展现状
·梁莉莉:《传承行为与保护实践: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2017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情况报告
· 文化和旅游部等:关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的通知·[刘婷]“后申遗”时期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
·通讯:华俄后裔的百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邀请函
·沉痛悼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腊翁·关于公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咨询专家的通知
·文化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2017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通知·2016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新疆哈密刺绣提高班结业典礼在广州大学隆重举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