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田野报告

首页民俗学文库田野报告

湖南古村落古民居调查:保存较好的,只占26%
  作者:杨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26 | 点击数:9286
 


      在潇湘大地上,留存、散落着许多古村落古民居。这些古村落古民居融自然山水、传统道德、乡风民俗、建筑理念于一体,在我国南方古村落古民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保存较好的,只占26%
 
  根据湖南省文物局今年的调查,目前,湖南共有古村落(含古城、古镇中的古民居建筑群)251个,有古民居(散落的单体古民居建筑)880栋,建筑面积5100多万平方米。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个,市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68个;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8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38个,包含古城、古镇中的古民居建筑群9个。
 
  从保存现状上看,保存较好的占26%;保存较差的占26%,保存一般的占46%,保护形势较为严峻。从开放程度上看,已有少量古村落古民居对外开放,如凤凰古城、张谷英村、上甘棠村等,大部分尚未对外开放。
 
  东南西北中 风格各不同
 
  湖南的古村落古民居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它们大多建在靠山临水的地方,那里山水相依,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深谙我国古代堪舆学说的要求,如楼田村、涧岩头村、高椅村等。古村落以同宗同姓聚居为主,民居大多为穿斗式结构,或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分散在向阳的坡地上,或建在丘陵和盆地之间。院落之间有石板巷道,有排水沟,首尾相望。村中一般设有学校、祠堂、风雨桥、鼓楼和仓库等公共建筑。
 
  湘东、湘南、湘西、湘北、湘中古民居的风格各有不同。湘东地区(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的古村落古民居建筑分为家族式的大宅院和单门独院式的小型民居两种。大宅院的建筑规模一般都在500平方米以上,以横向布局为主,外墙砌砖,做工精细,在房屋的柱头、门额等位置,使用了装饰性斗拱。小型民居的规模大都在150平方米以下,多采用土筑墙、土墼墙、小青瓦或茅屋顶,结构简单。湘南地区(衡阳市、郴州市、永州市)的古村落古民居建筑大体分为窨子屋和天井屋两类。窨子屋体量不大,天井狭小,结构紧凑,内壁为木板墙,外墙砌砖。天井屋以三合院为主,有较高的院墙和封火墙,并设有炮楼、枪眼,院落以主院为中轴建有几重,两侧有附院,布局规整。湘西地区(湘西自治州、怀化市、张家界市)是苗族、瑶族、土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和多民族的杂居区,不同民族的建筑理念、建造技艺和建筑特色在此交融发展。这里的民居以穿斗架、内外木板壁的单层或两层建筑为主,体量小巧,装修精致,花罩、飞罩、花窗、壁画等工艺运用普遍,砌墙多用薄砖,砌法十分灵活,封火墙的檐头和脊部的外观造形种类较多。湘北地区(常德市、岳阳市)属洞庭湖区,往年水灾较多,所以这一带的古民居多为简易民房,建筑以穿斗架构为主,多采用楠竹、青砖、青瓦等廉价材料。湘中地区(娄底市、邵阳市、益阳市)的古民居分为大、中、小型3种。大型民居布局讲究,注重对称,规模较大,院中有院,内设书楼、戏台、佛堂、作坊、花园、仓库和炮楼等。中型民居以青瓦屋面、悬山或歇山顶、板壁墙为主要特征,设有槽门和外围墙,主体建筑与厢房、披屋毗连。小型民居,一般为单层,上做阁楼存物,部分建有前檐柱廊,正屋一般为三间或五间,两侧或屋后建有厨房、畜栏、厕所和仓库等。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光明网-中国文化报 2012-06-21 09:48:55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乡村公共空间的消失与重建
下一条: ·[谢东莉]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黎族婚俗变迁的文化人类学考察
   相关链接
·[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徐子清]从黔东南到佛山:来粤务工侗戏艺人群体的异地传承与保护研究
·[覃鹏]凉山彝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强妍]非遗视角下山西兴县道情艺术传承与保护研究
·[黄清喜 李欣芸]客家非遗与传统村落保护、振兴研究·[赵永恒 郭静暄 马驰]传统体育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赵季淳 丁峰]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路径研究·[谢晨]红间绿花团锦簇:滩头年画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
·[李丙传 黄煦茜]河北雄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宋双意]河口瑶族服饰调查研究
·[关咏阁]城镇化语境下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张文艳 张启龙 张统夏]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落民俗文化的作用与演变
·[关旭耀]资本介入下古村落公共空间的变迁、消解与重构·[符腾]浅论传统村落的人文记忆传承与保护
·[薛翔]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蒙古袍生产现状分析与研究·[崔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保护
·[沈昕 张梦奇]徽州村落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谭娟]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打造与传播研究
·《青海村落民俗文化志丛书》正式启动·[刘爱华]从生活化到景观化:村落民俗传承的一种实践路径分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