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的文化遗产,如万里长城、故宫、古代典籍等;又有通过“口传心授”等方式传承下来的、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音乐、歌舞、武术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有形”或“无形”的形态存在,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创造并与生产生活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在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10个类别。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传承为主要形式,是活的遗产。它既是前辈留下的文化财富,又鲜活地扎根、活跃于民众之中,它不仅是过去,更是现在和未来,在当前社会中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生命力十分坚韧,像水一样,至柔而至刚。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广泛存在于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在世界几大古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能够延续下来的文明体系。中华文明的传承有两个主要渠道。一个是通过经典化的文字语言记载来传承。中华典籍是记录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由国务院颁布的《中国珍贵典籍名录》中大量记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传统建筑技艺是人类建筑史上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共收入了22种中国各地各民族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6月9日开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典籍记忆系列展”展出了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大量与传统建筑和营造技艺相关的珍贵典籍,来自7个省市的13位当代传拓名家还将进行传拓技艺现场演示。
另外一个渠道就是通过各民族的民间文化形式来传承。民间形式的文化是国家主流文化的重要来源,同时又是主流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比如唐朝流行的竹枝词,就是经过诗人在民间的采风,整理之后进入官方典籍的。各种习俗更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比如二十四节气,在周代就已经总结形成,这是人们在农耕社会对自然的一种观察和判断,当节气加入了特定文化内涵之后,便成为习俗,传统节日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非常重要的形式。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和民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直接的关系。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和传统基因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维系一个民族的团结、保持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具有重要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是我们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生命基因,是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础,对于延续和传承中华文脉,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性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然而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依存的环境和土壤逐渐受到破坏,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严峻形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传统文化流失。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敌入侵,国力衰微,传统文化总体上不断受到冲击,“五四”运动时甚至出现了反对传统文化的思潮,还有人喊出了“砸烂孔家店”的口号,在倒洗脚水的时候把婴儿一块倒掉了。此后中国战乱不断,无暇顾及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出现缺失。
二是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忽视文化建设的“一手软一手硬”问题,一大批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历史街区、民居、戏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赖的展示场所以及一大批实物资料遭到毁弃,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处于濒危状态。
三是社会道德滑坡。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着“知书不达礼”“教书不育人”的现象;社会教育存在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缺失的现象。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对道德底线失去敬畏;一些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平衡、不协调。在人们身边,令人触目惊心的社会事件屡有发生,凸显社会基本道德的缺失。
这些现象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近年来,中央越来越重视思想道德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承载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载体,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05年国务院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从2005年到2011年短短6年就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立法工作,人们已经形成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识。各级政府也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许多地方通过立法形式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特别是广大群众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2年6月22日07版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