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文化符号不能省
2、一提到端午节,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吃粽子,甚至认为端午节就是“粽子节”,对此您是怎么看的?有人认为只要节日的表现形式在,文化内涵就不会丢失。就端午节而言,吃粽子的习俗在多大程度上保存了文化内涵?
萧放:端午粽子是节令美食,也是文化象征物。在六朝以前,粽子是夏至的节令食品,它象征着阴阳的互相包裹,阴内阳外,人们吃粽子是“辅替时节”。后来粽子移到端午,意义如前。所以人们将端午节称为“粽子节”,也很自然。我们可以省略许多节俗内容,但最后那个粽子还是不能省掉。它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是内涵的依附,文化形式与文化内涵相互依存,不能轻易改变。
杨秀:提起端午节,很多人就会想到吃粽子,恰恰说明粽子作为端午节节令食品的影响之深、播布之广,就像春节的饺子、年糕,中秋节的月饼一样。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食品,但只是其一,不是唯一。黄鱼、黄鳝、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合称“五黄”,是中国江南地区端午节的重要食品。端午节不仅节令食品多样,其他节俗内容也很丰富。藉由这些形式,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才得以充分展现。
陈连山:吃粽子本来只是端午习俗之一。但是,有些现代知识分子否定端午节的“辟邪”内涵,用屈原传说涵盖所有端午习俗,这样就只剩下吃粽子,或划龙舟了。节日形式与内涵是互相依存的,缺一不可。节日形式自然很重要,没有了形式,内涵自然也无从保留。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但是,内涵更加重要。人类是一种不断寻求生活意义的动物,如果丧失了内涵意义,外在形式是无从保留的。当端午节涂雄黄酒、带香囊的文化象征——辟邪,被批判为封建迷信的时候,这两个节日习俗形式最终被破坏。
传承:责任在长者
3、许多年轻人尤其是小孩子对于端午节的来源和习俗知之甚少,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如何让年轻一代更多地了解端午节?
杨秀:中国很多传统节日都包含或浓或淡的信仰因素,很长一个时期里,这些信仰意识被强行淡化,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一些传统文化等被贴上“落后”、“愚昧”的标签。在推陈出新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被迫中断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成为家长、成为老师之后,他们很容易忽视对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传统节日的重视与传承。
萧放:由于我们在较长时间内,对传统以负面的评价,包括端午节在内的节日知识传统的传承出现断裂。年轻一些的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没有节日体验也没有相应节日知识教育,他们对端午节俗缺乏了解,可以理解,责任不在他们,责任在于长者。因此,我们今天应该补课,应该利用媒体与讲座,以及展览、节日活动体验的方式,让他们更多地感受端午这一夏日的重要节日。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2012-06-22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