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端午:让古老的远行抵达现在
  作者:郑娜 杨凡 董晓伟 强德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24 | 点击数:14208
 

  吃粽子:文化符号不能省

  2、一提到端午节,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吃粽子,甚至认为端午节就是“粽子节”,对此您是怎么看的?有人认为只要节日的表现形式在,文化内涵就不会丢失。就端午节而言,吃粽子的习俗在多大程度上保存了文化内涵?

  萧放:端午粽子是节令美食,也是文化象征物。在六朝以前,粽子是夏至的节令食品,它象征着阴阳的互相包裹,阴内阳外,人们吃粽子是“辅替时节”。后来粽子移到端午,意义如前。所以人们将端午节称为“粽子节”,也很自然。我们可以省略许多节俗内容,但最后那个粽子还是不能省掉。它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是内涵的依附,文化形式与文化内涵相互依存,不能轻易改变。

  杨秀:提起端午节,很多人就会想到吃粽子,恰恰说明粽子作为端午节节令食品的影响之深、播布之广,就像春节的饺子、年糕,中秋节的月饼一样。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食品,但只是其一,不是唯一。黄鱼、黄鳝、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合称“五黄”,是中国江南地区端午节的重要食品。端午节不仅节令食品多样,其他节俗内容也很丰富。藉由这些形式,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才得以充分展现。

  陈连山:吃粽子本来只是端午习俗之一。但是,有些现代知识分子否定端午节的“辟邪”内涵,用屈原传说涵盖所有端午习俗,这样就只剩下吃粽子,或划龙舟了。节日形式与内涵是互相依存的,缺一不可。节日形式自然很重要,没有了形式,内涵自然也无从保留。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但是,内涵更加重要。人类是一种不断寻求生活意义的动物,如果丧失了内涵意义,外在形式是无从保留的。当端午节涂雄黄酒、带香囊的文化象征——辟邪,被批判为封建迷信的时候,这两个节日习俗形式最终被破坏。

  传承:责任在长者

  3、许多年轻人尤其是小孩子对于端午节的来源和习俗知之甚少,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如何让年轻一代更多地了解端午节?

  杨秀:中国很多传统节日都包含或浓或淡的信仰因素,很长一个时期里,这些信仰意识被强行淡化,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一些传统文化等被贴上“落后”、“愚昧”的标签。在推陈出新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被迫中断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成为家长、成为老师之后,他们很容易忽视对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传统节日的重视与传承。

  萧放:由于我们在较长时间内,对传统以负面的评价,包括端午节在内的节日知识传统的传承出现断裂。年轻一些的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没有节日体验也没有相应节日知识教育,他们对端午节俗缺乏了解,可以理解,责任不在他们,责任在于长者。因此,我们今天应该补课,应该利用媒体与讲座,以及展览、节日活动体验的方式,让他们更多地感受端午这一夏日的重要节日。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2012-06-22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遗憾,不该成为“非遗”的命运
下一条: ·农业文化研究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刁统菊]冬至节俗的传承动力探析
·[张栋]屈原故里端午节庆仪式当代转化研究·[薛锦霞]“走亲”与“斗龙”:端午龙舟的村际交流
·[王玉冰]荷兰汉学家高延的中国节俗考察与书写·[李银菊]花宜插鬓红——端午簪榴节俗考
·[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武靖佳 胡燕]从村落节俗到舞台展演:溱潼会船的变迁研究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2023嘉兴端午民俗研讨会举行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李向振]冬至节俗源流及其文化内涵
·[郑青]中日端午民俗中菖蒲文化流变考察略·[叶涛]在“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嘉兴召开·“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