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从历史中走来的龙舟制作,也在逐渐演化中走向未来。
根据主编《中堂龙舟景》的张波介绍,龙舟制作用材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民国之前为第一阶段,用料主要是格木,此木为进口木料(缅甸、泰国、越南居多),材质坚固耐用,但船身重,舟行时阻力自然大。从民国以后到20世纪末近100年间为第二阶段,用料主要是松木,船身已减轻,船速有所提高。第三阶段是近十多年来,船板用料已是杉木。杉木不及松木耐力,但重量轻,成舟吃水浅,舟速快。
而在霍灼兴龙舟制作厂门口的河涌里,就浮着十余根六七米长的杉木。霍灼兴说,现在制作龙舟普遍使用杉木。“龙骨选料要选杉木,必须是均匀而没有裂痕、没有腐烂的杉木,松木容易变形收缩。为此,杉木都是大老远从中山、甚至云南、贵州运来。以前造龙舟用的是松木,但松木分量过重,搬动起来很费劲。近20米长的龙舟,改用杉木之后轻了不少。”对于选材的改变,该厂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工人也是别有感触。“龙头则必须用密度极高的水生树木,因为整个龙头完全是手工雕琢,用杉木的话容易爆裂。”
此外,龙舟的制作工具也正从手工到机械化转变。《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书介绍,手工时期,开板、刨料等重体力工序,只能靠人手,劳累繁重;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体力繁重的工序已为电动器具所代劳了;以前用料尺寸,师傅全凭经验和记忆(这其中有一原因是手艺不易外传),到上世纪90年代,新型的龙舟厂(如东向村的龙舟厂)从设计到数字库,都用电脑。
一向强调手工制作的霍灼兴,其所在的斗朗造船厂偶尔也会有现代的元素。霍灼兴不经意间透露,先前在在石龙龙舟赛上24条“标准龙”的图纸,就是由其儿子用电脑绘图软件绘制的,“这一招也使龙舟制作更为标准化了。”而记者放眼其厂棚内,也能发现电刨、电推等少数几个带“电”工具。
而中堂搓滘村的吕焕昌,对制作龙舟模型“很在行”。他说,“龙舟模型是纯手工制作,完成一艘需要13、14天,也是一道工序都不能少,尺寸也不能有丝毫偏差。”在吕焕昌看来,龙舟模型最大的好处,就是正让龙舟走进“寻常百姓家”。
预告
下周二始,东莞龙船赛事将全面启幕。敲锣鼓,赛龙舟,欢声笑语中怎能忘记让人垂涎欲滴的龙船饭。每年端午节期间,哪能不吃龙船饭?对于村民来说,龙船、龙帽龙船衫、龙船饭都被视为神圣之物,寓意一种好意头。6月18日的《莞邑龙船绝活》之五将和你一起“享用”莞味浓郁、美味可口的龙船饭。此外,《闹龙舟》大型报道的“赛事实况”将在下周一全面启动,为你呈现最原汁原味的龙舟赛事现场报道。
策划 肖开润 王慧 采写统筹 王慧 图片统筹 苏仕日
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 马喜生 朱晋 摄影 南方日报记者 胡国球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腾讯-南方日报 2012年06月15日08:21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