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端午时节唱龙秀
  作者:记者 马喜生 朱晋   摄影/图:记者 胡国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24 | 点击数:11944
 

  民间艺术纳入东莞“非遗”

  年轻时,读过几年书的卢锦全学唱粤曲,练就一腔好音色。东莞龙舟说唱的民间艺人刘念中羡慕卢锦全唱腔好听,力邀他加入保护龙舟说唱的队伍中来。于是,卢锦全拜刘念中为师,学习演唱和编词。

  1998年的端午节,刘念中和卢锦全两人欣赏了一场龙舟比赛之后,心有所感,决定合编一曲龙舟说唱。卢锦全回忆:当天两人在刘念中家中各写完几段拼在一起,完成初稿后卢锦全修改并完成了全曲的韵脚。这首师徒合作的《端午节唱龙舟》唱道:

  “锣鼓响,响彻云霄,东江河畔,彩旗扬。两岸红男和绿女,人潮涌涌,热闹非常。端午节,河水涨,群龙集汇在江中,指挥船员显威严。健儿奋勇争先,锣鼓齐鸣震天响,浪山起舞技霞裳。”

  几年前,龙舟说唱艺人刘念中和黎锦淇去世,东莞能表演龙舟说唱的人越来越少,卢锦全是其中的一位,他的主业其实是粤曲,兼顾传承龙舟说唱。

  随着年事渐高,他越发感觉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面临失传的可能。早些年,他的侄儿学习了一些唱法,还曾上台表演过。但是侄儿还不会自己编词,而且有自己的事业,并不会全心投入其中。不过,好消息是东莞市已将龙舟说唱纳入东莞市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曲目中。

  “龙舟响啊,响东江啊,端午时节河水涨啊……”昨天,72岁的中堂老人谢伯坐在卢锦全的家里,手捏兰花指,以唱粤曲的神韵唱起一曲龙舟说唱的片段。谢伯是粤曲发烧友,十多年前退休后当起票友学说练唱,功夫已有小成。他为了学习龙舟说唱寻上卢锦全的家门,两个年纪加起来138岁的老人变成知音。

  谢伯自称徒弟,卢锦全却不敢自居师父,他们和其他粤曲票友每周有三天会聚在一起,唱粤曲之余,也要唱上几段龙舟说唱。

  “大龙头”百年制造峥嵘

  莞邑龙船绝活龙舟制作

  东莞龙舟轻盈,霸气,怒目扬须,是怎样绝妙的工艺保证了它们的与众不同呢?这就得从龙舟独特的制作工艺讲起。

  在东莞龙舟的制作基地中堂,其制作龙舟的历史已有上百年,制作的龙舟主要是“大龙头”。即龙舟的前端安装龙头,高高翘起,气宇轩昂。该型龙舟细长,形似柳叶,长28.5米,共有28排座,可乘划手56人。东江流域的东莞、增城和博罗诸地的龙舟均为“大龙头”,南海、番禺、顺德也有,但数量较少。这种传统龙舟的制造与生产,大大推动了龙舟竞渡的兴旺与活跃。

  在一个忙碌的午后,老造船人霍灼兴便向记者介绍起从选料到安装的十道工序,全部手工制作。

  他说,制作一艘长约28米、定员60人的传统龙舟大约,大约需要5立方米的材料。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做“龙骨”,也就是做好龙舟的脊,龙骨高约20公分,宽约25公分;第二步做长约1.8-2.2公分的龙底。龙底又称蝴蝶底,因其像蝴蝶翅膀一样位于龙骨两头而名;第三步是制作挡水板;第四步是制作位于挡水板上方的横隔,又称挡板,是船的横梁;第五步和第六步分别制作龙船合以及合边;第七步是制作桡手的座位,传统龙舟有54个桡手,每边分别27个;第八步是制作牵引整首龙舟的龙肠,传统龙舟的龙肠长约15米。

  “龙肠制作完毕后,整艘龙舟的雏形就制作出来了,接着就是把龙舟打磨上油。最后一步装上龙船头,整艘龙舟就制作完毕。”霍灼兴说。“选好材料更关键。材料都是我亲自去选,从木头一端一眼望过去要是直的,而且还要轻的木头。”他还说,“我不在的时候,这里的工人师傅都不敢做这个活。”

  “另外,龙舟的头尾弯曲弧度很重要,弧度不够弯就会挡水,弯过头划龙舟的人又会觉得不受力。”霍灼兴娓娓道来,旁板和舷板则决定龙舟的最终形状和流线型,好坏意味着一条龙舟的破水能力……这几步忙完后,一条龙舟基本造成。“接下来,就是给龙舟上油,通常上三次油。然后,再将龙舟保存在河边专门为龙舟建的‘龙棚’中。”每年端午节前只需把龙舟抬出来,刷上桐油就可以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腾讯-南方日报 2012年06月15日08:21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少数民族背带传承文化
下一条: ·杨柳青年画:不老的风景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张栋]屈原故里端午节庆仪式当代转化研究
·[薛锦霞]“走亲”与“斗龙”:端午龙舟的村际交流·[徐义伟]广东肇庆地区包公崇祀习俗研究
·[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马梦莹]广东地母信仰初步调查
·[李银菊]花宜插鬓红——端午簪榴节俗考·[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施爱东]发现刘三妹:乡绅曾光国的文化交游圈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2023嘉兴端午民俗研讨会举行·[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郑青]中日端午民俗中菖蒲文化流变考察略·[叶涛]在“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嘉兴召开·“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