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葛兆光]文化史应该怎么写
——读《法国文化史》笔记
  作者:葛兆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21 | 点击数:12786
 

《法国文化史》(Ⅰ~Ⅳ卷),[法]让—皮埃尔·里乌、[法]让—弗朗索瓦·西里内利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文提要】

  ●迄今为止的各种中国文化史著作,都不像《法国文化史》那样,对“国家”的文化形塑和“文化”的国家认同,有太明确与较清楚的论述。然而,这样的文化史虽然面面俱到,但缺乏一个贯穿的“主轴”和清晰的“路标”。

  ●从晚清民初起中国文化史的写作,一半或许来自传统正史的“书”、“志”(如礼书、天官书、食货志之类)和分类的政书(如《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的启迪,一半或许就是受了日本人有关文化史或文明史著作的影响。

  ●中国文化的历史,不像法国那样,逐渐凸显并划出边界,而是如同河流,是一大主干逐段纳入许多支流小水而汇成一大水系,形成种族与文化的融合。

  ●如果政治史因为它是一个庄严的或严酷的过程,无法让人轻松起来的话,那么文化史为什么不可以展示社会场景和生活画卷,使它变得栩栩如生?比如,在这本书中栩栩如生地描写的时尚风气,就让人觉得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可是在我们中国的文化史中,很少看到文化时尚的描述。

  面前的这四卷本《法国文化史》,是让-皮埃尔·里乌(Jean-Pierre Rioux)和让-弗朗索瓦·西里内利(Jean-Francois Sirinelli)主编的。根据译者的前言说,这是“集中了法国高等学府和国家科研机构研究法国文化史知名学者”的集体写作,又是在20世纪末由法国著名的门槛(Seuil)出版社出版的。而中文本则是杨剑、钱林森等“老中青三代翻译家和中法文化关系的研究者”一起翻译,前后差不多用了五年时间。拿到这套书后,我陆陆续续翻看了很久,有时拿起来看几章,隔一段又翻几页,时而写两段笔记,时而在天头地脚上批几句,长达三年多,总是放不下来,觉得应该为它写些什么。应当说明,我既不懂法文,又不是法国史专家,当然是“外行看热闹”,既无法判断翻译是否精当,也无法断定其论述的得失。但是,从文化史的构思、布局与写作角度,仅仅从中文版来看,也应当说这肯定是一部相当有价值的大著作。可让我非常惊讶的是,这部书出版五六年来,在中文世界似乎反响并不大,几乎没有看到有人对它说些什么,这让我想起古人说的“明珠暗投”。我把这句老话向出版社老总朱杰人教授说过两三次,似乎他也很无奈,只是说这也许反映了中国读书界的某种偏向罢。

  一

  前面说我只是“外行看热闹”,那么,读者不妨把下面的文字看成是一些感想或者联想。感想和联想些什么?很自然,作为一个中国史研究者,闲看西洋史的论述,不免总会拿它与本行的论述相对照,这暗合一句老话也是套话“它山之石,可以攻错”。因为我总在想,仅仅就“文化史”究竟应当怎样写这一点上,这部四册的大书也值得中国学界参考。

  稍稍熟悉文化史领域的人都知道,文化史至今是一个边界不清、脉络不明的领域,究竟怎样写文化史,换句话说文化史的主轴与路标是什么?实在是一个很犯踌躇的事情。那么,这部《法国文化史》的主轴和路标又是什么?我粗粗感觉中,似乎它倒是很明确。首先是“法国”,它非常明确地自我定位是“法国”的——而不是其他地区或民族的——“文化史”。因此,族群、宗教、语言、学校、阶层、传播等等,在这部文化史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为什么?因为所谓“法国文化史”既是从“法国”的形成才开始的,也是历史上形塑“法国”的形成的要素,而且在编撰者心目中非常清楚,“文化”是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法国”的特征与标志。按照这部文化史的叙述,正是因为法语取代拉丁语,知识阶层取代贵族阶层,用法语表达的新文化(如说唱、演出),改变了中世纪的传统,才奠定了法国这个民族国家的文化新传统。正如第三册的结语《法国人的愿望是要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中说的那样,如果说,文化首先是被作为国家的和独特的现象而被察觉到的,那么一部文化史也许需要追问,一个群体居住的领土,一份共同回忆的遗产,一座可供共同分享的象征的和形象的宝库,一些相似的风俗,是怎样经由共同的教育,逐渐形成的一个国家的文化(Ⅲ,347页)。

  这里简单的撮述与归纳显得太粗疏,关于这个问题下面还将讨论,现在请允许我先回到中国。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史的著作很多,这些文化史著作各有各的结构,各有各的重心,各有各的脉络,似乎至今仍然没有形成一种有关“文化史”写法的共识。如果粗粗地分,现在大多数中国文化史或者文明史著作(在中国学界,“文化史”和“文明史”似乎还没有自觉地划出各自的领地)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分门别类的平行叙述,政治制度经济思想学术文艺风俗,甲乙丙丁,一二三四,逐一开列出来,这是名为文化史的“中国文化常识”,其重心落在“文化”二字上。比如梁启超没有来得及写完的《中国文化史(社会组织编)》(中华书局,1936)一共八章,分别是“母系与父系”、“婚姻”、“家族与宗法”、“姓氏”、“阶级”(上下)、“乡治”、“都市”;再如,1936年出版的王德华《中国文化史略》(正中书局,有萧一山序,台湾正中书局1952年再版),内容分成了“经济史”、“政治史”、“学术史”、“社会史”,而一门中间又包括很多类内容,像“政治史”里再分官制、地方制度、乡治、教育、考选、司法、兵制等等(1933年,陈安仁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上古中古文化史》,1936年又出版《中国近世文化史》,他所谓的文化包括也很广,所以也是分为政治、社会风习、家族制度、农业、税制、商业、工业、交通、外交、币制、官制、军制、法制、宗教、美术、教育、文学等等门类的。后来,两书在1947年合为《中国文化史》,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二是以时间为纲的纵向叙述,顺着历史写各个文化领域的转变,比如高桑驹吉《中国文化史》(原来是《支那文化史讲话》,大正十三年初印,第二年即印了第三版,中文译本在1926年由李继煌翻译,于商务印书馆出版)就是这样,重心则放在“史”上,可是各章里面还是一样,仍然一一陈列叙述。可是,因为“文化”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大口袋,所以用这两种方式写出来的书,无论哪一种都会显得庞大无边,也都会有些力不从心,所以,1930年代王云五主持商务印书馆,就出版了包括民族、伦理、音韵、文字、骈文、韵文、俗文学、目录、交通、医学、回教、道教、算学、婚姻、商业等等在内的“中国文化史丛书”。

  这里要说的问题是,无论重心在分门别类的“文化”,还是在时间贯穿的“历史”上,似乎他们都把“中国”当做不言而喻的基础,因此,迄今为止的各种中国文化史著作,都不像《法国文化史》那样,对“国家”的文化形塑和“文化”的国家认同,有太明确与较清楚的论述。然而,这样的文化史虽然面面俱到,但缺乏一个贯穿的“主轴”和清晰的“路标”。自1930年代以来,这两种文化史的写作传统一致延续到现在。前一种样式,在大陆最通行的如阴法鲁、许树安的《中国古代文化史常识》(北京大学出版社)就是这样写的,在台湾也一样,像卢建荣和林丽月合编的《中国文化史》(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内容也还是典章制度的变迁、学术思想的演变、文学艺术的发展、科学与技术、宗教信仰、社会与经济,最后是“现代的文化变迁”,好像要囊括整个历史。后一种呢?也很沉重,它很难界定自己的边界,前面提到的高桑驹吉的《中国文化史》,它的体例是每个时代先作“历史概说”,然后是“文化史”,文化史部分也还是分门别类,比如制度、儒学、文学、史学、科学、宗教、音乐、贸易、交通等等,这对中国影响很大,像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就有一点儿像这个模式,大体上以时代为纲,以文化为纬,既不很清晰“文化史”的主轴,也难划清所谓“文化史”的边界。

  这两种文化史体例的困境,学者其实一直都在反省,连最早动念撰写文化史的梁启超也不例外。1926年到1927年间梁启超在清华学校讲历史研究方法,他特别论述了“文物的专史”实际上就是“文化史”的写法。他把这种“文物的专史”,一方面追溯到“旧史的书志体”,一方面比照专以文物、典章、社会状况为主的“文化史”。虽然那时他已经在清华学校讲过一次“文化史”,可这次讲到“文物的专史”他仍然感慨说,这两种方法都有问题,如果一段一段地按照时代顺序,即按照朝代分开在政治史之后说上几句,“那么,作出来的史,一定很糟。这种史也许可以名为文化史、文物史,其实完全是冒牌的”;可是,如果按照过去旧书志的方法分门别类,“多是呆板而不活跃,有定制而无动情,而且一朝一史,毫无联络”。他觉得这种“文物的专史”,似乎“都不能贯彻‘供现代人活动资鉴’的目的”。然而,他在这次重新讨论文物专史的时候,仍然不得不把它分为政治专史、经济专史、文化专史,而在“文化专史”中又分门别类,分成语言史、文字史、神话史、宗教史、学术思想史、文学史、美术史,在学术思想史中再分成道术史(即思想史)、史学史、自然科学史、社会科学史(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分论三《文物的专史》,收入《中国历史研究法》(外二种),294-346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华读书报 2012年06月20日 09 版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谢冕]香香的端午
下一条: ·顾颉刚:我怎样进了商界
   相关链接
·[穆昭阳]层嵌式场景实践:民间故事搜集整理的参与者·[周波 李扬]家谱中的女性书写变化与社会结构固化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张歆]从移民书写到“我们”的歌
·[张静]贞孝、智谋与爱情:冯梦龙女扮男装故事书写中的双线结构与伦理叙事·[严曼华]边远人群的记忆书写:论通行叙事的在地转化策略与动力机制
·[王玉冰]荷兰汉学家高延的中国节俗考察与书写·[孙瑶琦]“他者”视域下的民俗书写
·[李一凡]上古史演义中的神话历史书写·[李珣泽]金叶表、银叶表的形制与使用研究
·[祖晶晶]昭君故事民间书写的世俗功能指向·[张亦洋]癞女、鬼怪与他者:晚清以来小说戏剧的癞俗书写
·[张佳伟]众声喧哗:多视域的曹操传说与形象建构·[徐国洪]“书写影响论”与“交流方式说”:杰克·古迪的书写研究
·[温小兴]祖先、烈士与家国:瑞金新谱的红色文化书写·[宋娟 王雨蒙]宋代笔记与宋代文人游宦四方的民俗书写
·[穆昭阳]民间故事文本的“规范化”探讨·[刘文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甘肃卷》相关文献的编纂与传说学四个基本理论命题的实证
·[凌崎 葛婷]文献·形态·结构:鄂西北孝歌唱本研究举隅·[林海聪]鱼腥草的图文书写与本草知识建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