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作宾甲骨文书法:
“日在林中初入暮,风来水上自成文。”
引子
彦堂(董作宾字彦堂)这部书(《殷历谱》)真可以说是做到了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境界。佩服佩服。──胡适
当世甲骨学之每进一步,即是彦堂之每进一步……彦堂之书出,集文献大小总汇,用新法则厥信史上赠益三百年,孔子叹为文献无证者,经彦堂而有证焉。──傅斯年
发凡起例,考证精实,使代远年湮之古史之年历,爬疏有绪,脉络贯通,有俾学术文化诚非浅显,良深嘉勉。──蒋中正签发董作宾《殷历谱》的嘉奖令
抗战八年,学术著作当以《殷历谱》为第一部,决无疑义也……病中匆匆拜读一过,不朽之盛业,唯有合掌赞叹而已。──陈寅恪
许多杰出学者对甲骨文进行了研究,但只有四个成绩卓著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作出贡献的著名专家,由他率领学者们在前进的征途上向前迈步。实际上这些专家的著作都是综合性的。这四部里程碑的著作是:(1)王国维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2)董作宾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3)郭沫若的《卜辞通纂》;(4)董作宾的《殷历谱》。四部巨著中,董是其中两部的作者。──李济
引用上述名家论点,是为了凸显董作宾学术名著《殷历谱》的价值。
《殷历谱》是根据甲骨卜辞记日、旬、月、年的资料编纂的一部著作,共十四卷,分上下两编,是董作宾用时最长、费力最多、苦心经营的一部著作。从1930年开始,他就注意甲骨文中的殷历,而后,不断汇集资料,细心整理,到1935年初步理出头绪。深入研究是在战乱流离中。
抗战时期,颠沛流离,生计维艰,但勤奋的人总能找到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如当初辍学经商,董作宾即利用进货机会经营寿山石、书籍,满足个人爱好。这一次,中国最高学术研究机构纷纷逃难到昆明,如中国天文学会,中央地质调查所,梁思成的营造学社,中央研究院的社会所,以及西南联大、上海同济等,各科学界精英云集,董作宾看到一大好处:《殷历谱》的研究,涉及众多学科,正好就近求教。如著名天文学家高子平就给予他极大的帮助,在诸多名家帮助下,董作宾“使用以教皇历法为依据的斯卡利格计算日程表,并遵循它,通过连续的数字计算相互无衔接的日子”。
1945年4月,经过无数个寂静长夜的勤奋工作,凝聚十年心血的皇皇巨著终于写成。
“老天爷”:史语所变数学所了
董作宾是个踏实勤奋的人,但也不乏幽默感。从南京经武汉到长沙、昆明,艰苦的逃难途中,不管在哪儿,也不管条件多简陋,一到晚上,他就一手抱孩子,一手拿笔伏案写作,曾抱着孩子自嘲:“早知道这个年头儿也不来这一手了。”同事们闻言,捧腹大笑不已。
史语所先在昆明,后搬到四川宜宾李庄,这段时间,他完成了《殷历谱》的写作准备,开始进入计算和写作阶段。
当时没有电脑,董作宾又不惯使用计算机(手摇机械式的),凭着笔算或算盘来计算一切。有关历法的计算量极大,每一算题数字多到20多位,为了减少错误,每道题往往计算三遍到五遍,常常把人弄晕。
董作宾不以为苦,每次算清楚一个日期,他都很兴奋,常兴高采烈地告诉别人,“我算出文丁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丁亥,是一个夏至,与这一片卜辞所记密合”,“帝辛征东夷的时候,在他的十年十一月十六日癸丑这一天,从‘亳’往‘鸿',当晚就到了”。
但计算量实在太大了,他常常抓住史语所的年轻同事帮他演算。董作宾南阳口音很重,南阳很多人把“老天爷”三个字当口头禅,他就有这习惯,往往张口就是“老天爷呀--”久而久之,史语所的年轻人悄悄给他起了个外号:“老天爷”。
“老天爷”安排的活儿,年轻人自然乐于从命,大家常拿着算盘噼里啪啦,石璋如回忆说,当时“董先生自己常常说笑话:我们史语所成了数学研究所了”。
流亡生活无比艰苦,尤其到李庄后,物价飞涨,米面等涨七八倍,布匹涨八九倍,做新衣服已成奢望,能顾住肚子已非易事,谁家杀只鸡或买一条水鼻子(鱼),都会成为重大新闻。久而久之,所有的人都满脸菜色。
这些满脸菜色的人,工作却仍繁重。史语所南迁时,大批殷墟发掘资料尚未整理完毕,匆忙装箱运走。在昆明安定下来,他们就开始整理这些珍贵的文物。
离开南京时,甲骨是被精心放置在纸盒中然后放入木箱的,此时开箱,却让他们欲哭无泪--数年潮湿,万里震荡,甲骨已破损混杂,面目全非。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2012年06月21日08:16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