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仕绅抓起一个水瓢,从染缸里舀了满满一瓢染料,“咕嘟咕嘟”喝了下去
“这就是板蓝根。我在院子里留了这几棵,有人来了,可以让人看看板蓝根是什么样的。”张仕绅老人指着自家院子一角的几株植物告诉记者。
三两株矮小、碧绿的板蓝根,在云南灿烂的阳光下,却摇曳出几分寂寥之态。也是,在今天的周城村,板蓝根早已不复那漫山遍野的胜景。
解放后,村里开始推广粮食种植,板蓝根逐年减产。1959年,18岁的张仕绅当上了生产队的会计。这个好职位,并未让他丢下心里对扎染技艺的那份喜欢。所以,眼看着板蓝根越来越少,他向村书记提了个建议:“村里有个老倌,种了几分地的板蓝根,长得相当好。能不能把他的优良品种拿来,在村子里培育、推广?”
建议被采纳了。板蓝根又开始在张仕绅所在的龙泉大队一片蓬勃。“那时,我们每年都能生产几百公斤染料。这些染料,不光我们自己做扎染用,还要供给其他生产大队,100公斤染料卖100块钱。”
几年后,“四清”运动开始。扎染被视作 “资本主义尾巴”,生机勃勃的板蓝根被一夕尽除。染坊被封了,家家户户的染缸被“洗劫一空”,所有的染料都被集中起来,泼上了大粪,禁止再使用。
张仕绅急了。他找了村书记和一位做扎染的老师傅一起合计,合计了好几回,最后的结论是“除了偷出来,别无办法”。
行动在深夜进行。3人悄悄拿了工具,把大粪扒开,掏出底下未被污染的染料,偷偷背回来6公斤,藏在老师傅家里。
这独一无二的6公斤染料,如同用板蓝根制作染料手艺的“火种”,被小心保存了下来,几年后随着政策的开放,在周城重燃起蓝与白的异彩。
周城村的板蓝根扎染风靡大理四周,出名到什么程度?一种说法是:当年大理一带的姑娘出嫁,嫁妆里一定要有周城村扎染布做的衣服、头饰、床上用品,不然就很没面子。
1984年,周城村成立扎染小组,之后扩大为集体性质的蝴蝶牌扎染厂。因为张仕绅懂技术,被村领导安排进了厂里当会计。
喜爱扎染,但最初张仕绅并非染布的行家里手。为此,在曾经的一段日子里,每天他都早早起床,学习村里的染布好手和老人们怎样制作染料、染布。看染水的粗细、浓稠度、用力的均匀程度。然后,是成千上万次的实践。如今,当地人评价张仕绅的扎染本事时,会这样说:“这老倌舀起一瓢水,看一眼、闻一下,就知道这缸染料好不好。”
1987年,张仕绅当上扎染厂厂长,生产和技术都管。他买了地,大面积种植板蓝根,盖了厂房,开创出近百种染布的花样。“现在大理流行的扎染花形都是我们那个时候设计的,蝴蝶、梅花、鱼……抓什么就扎什么。”1989年,张仕绅将其更名为周城民族扎染厂,所有产品共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蝶泉牌。巅峰之际,1995年扎染厂的年产值达到800万元,纯利润140多万元。并且,“蝶泉”还翩然飞至海外。
一个有趣的故事,屡屡被当地人讲起。蝶泉牌扎染布服装远销到了日本,有一天,顾客向日本经销商投诉说,扎染布服装会褪色,把皮肤都染蓝了。他要求退货,还要为其身体所受到的损害负责。
经销扎染布的日本商人急吼吼地赶到厂里,兴师问罪。张仕绅一听,二话不说,抓起一个水瓢,从染缸里舀了满满一瓢染料,“咕嘟咕嘟”喝了下去。
在日本商人的目瞪口呆中,张仕绅哈哈一笑:“看见没有,没毒!”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2012年6月8日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