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扎染,蓝白色的美丽忧愁
——解放周末·文化遗产日特刊
  作者:黄玮   摄影/图:黄玮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08 | 点击数:13979
 

 
 
从事扎染的白族老妈妈,是当地一种文化风景
 
 

  张仕绅抓起一个水瓢,从染缸里舀了满满一瓢染料,“咕嘟咕嘟”喝了下去

  “这就是板蓝根。我在院子里留了这几棵,有人来了,可以让人看看板蓝根是什么样的。”张仕绅老人指着自家院子一角的几株植物告诉记者。

  三两株矮小、碧绿的板蓝根,在云南灿烂的阳光下,却摇曳出几分寂寥之态。也是,在今天的周城村,板蓝根早已不复那漫山遍野的胜景。

  解放后,村里开始推广粮食种植,板蓝根逐年减产。1959年,18岁的张仕绅当上了生产队的会计。这个好职位,并未让他丢下心里对扎染技艺的那份喜欢。所以,眼看着板蓝根越来越少,他向村书记提了个建议:“村里有个老倌,种了几分地的板蓝根,长得相当好。能不能把他的优良品种拿来,在村子里培育、推广?”

  建议被采纳了。板蓝根又开始在张仕绅所在的龙泉大队一片蓬勃。“那时,我们每年都能生产几百公斤染料。这些染料,不光我们自己做扎染用,还要供给其他生产大队,100公斤染料卖100块钱。”

  几年后,“四清”运动开始。扎染被视作 “资本主义尾巴”,生机勃勃的板蓝根被一夕尽除。染坊被封了,家家户户的染缸被“洗劫一空”,所有的染料都被集中起来,泼上了大粪,禁止再使用。

  张仕绅急了。他找了村书记和一位做扎染的老师傅一起合计,合计了好几回,最后的结论是“除了偷出来,别无办法”。

  行动在深夜进行。3人悄悄拿了工具,把大粪扒开,掏出底下未被污染的染料,偷偷背回来6公斤,藏在老师傅家里。

  这独一无二的6公斤染料,如同用板蓝根制作染料手艺的“火种”,被小心保存了下来,几年后随着政策的开放,在周城重燃起蓝与白的异彩。

  周城村的板蓝根扎染风靡大理四周,出名到什么程度?一种说法是:当年大理一带的姑娘出嫁,嫁妆里一定要有周城村扎染布做的衣服、头饰、床上用品,不然就很没面子。

  1984年,周城村成立扎染小组,之后扩大为集体性质的蝴蝶牌扎染厂。因为张仕绅懂技术,被村领导安排进了厂里当会计。

  喜爱扎染,但最初张仕绅并非染布的行家里手。为此,在曾经的一段日子里,每天他都早早起床,学习村里的染布好手和老人们怎样制作染料、染布。看染水的粗细、浓稠度、用力的均匀程度。然后,是成千上万次的实践。如今,当地人评价张仕绅的扎染本事时,会这样说:“这老倌舀起一瓢水,看一眼、闻一下,就知道这缸染料好不好。”

  1987年,张仕绅当上扎染厂厂长,生产和技术都管。他买了地,大面积种植板蓝根,盖了厂房,开创出近百种染布的花样。“现在大理流行的扎染花形都是我们那个时候设计的,蝴蝶、梅花、鱼……抓什么就扎什么。”1989年,张仕绅将其更名为周城民族扎染厂,所有产品共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蝶泉牌。巅峰之际,1995年扎染厂的年产值达到800万元,纯利润140多万元。并且,“蝶泉”还翩然飞至海外。

  一个有趣的故事,屡屡被当地人讲起。蝶泉牌扎染布服装远销到了日本,有一天,顾客向日本经销商投诉说,扎染布服装会褪色,把皮肤都染蓝了。他要求退货,还要为其身体所受到的损害负责。

  经销扎染布的日本商人急吼吼地赶到厂里,兴师问罪。张仕绅一听,二话不说,抓起一个水瓢,从染缸里舀了满满一瓢染料,“咕嘟咕嘟”喝了下去。

  在日本商人的目瞪口呆中,张仕绅哈哈一笑:“看见没有,没毒!”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2012年6月8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木卡姆,音符里的维吾尔史诗
下一条: ·少数民族背带传承文化
   相关链接
·[朝戈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进入非遗堂奥的好用指南·第二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拉开帷幕
·[郭翠潇]寻找非遗“出圈”“出海”的内生动力· 中国民俗学会积极参与春节申遗工作
· 探索新近列入名录的活态遗产项目· 权威访谈丨中国年味世界共享——文化和旅游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谈“春节”申遗成功
·图文报道丨中国3个遗产项目从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代表作名录·与世界共享中国“年”味儿
·展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杨利慧 丁红美]中国非遗研究20年:成就、焦点、贡献与问题
·[黄永林]非遗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的责任与协同·[王晨阳]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
·春节申遗成功·UNESCO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议开幕
·[安德明]创建“文化交会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唐璐璐]遗产叙事的时空旅行:中国非遗申报片的媒介考古学研究
·UNESCO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召开在即·[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
·[李锦 朱燕 王锋]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