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解放周末·文化遗产日特刊:“非遗”,非常遗憾?
  作者:记者 黄玮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09 | 点击数:4275
 

 
 

在我国第7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解放日报》推出“解放周末·文化遗产日特刊“。
本网特地予以整体转载,以期唤起大家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
让“我们的”文化遗产世代相承,发扬光大……
 
 

 
 

扎染,蓝白色的美丽忧愁
 
 

蓝与白,透过千年的时光,早已浸染成为云南白族群众生活的底色。
(刊第18版)

 
 

木卡姆,音符里的维吾尔史诗
 
 

生活在戈壁边的人有种与生俱来的乐观,他们唱,是为了涤荡心中的愁苦;他们跳,是为了驱散肢体的疲倦。
(刊第19版)

 
 

宣纸,中国书画的柔韧支撑

 
 

凄苦不凋,富贵不炫。千百年来,无论喧嚣与孤寂,宣纸制作都恪守百余环步骤,不增不减,不浮不躁。
(刊第22版)

 
 

致意,以青春的方式面对传统
 
 

大学生的田野调查,也许并不周全,成果也远非意义重大,但毕竟他们迈开了青春的脚步。

(刊第23版)

 
 

唐卡,那一眼的千年绚烂
 
 

年轻人的梦想是当大师,而对于画了几十年唐卡的画师们来说,梦想不再只是个人人生的仰望。唐卡就是他们的命。
(刊第20版)

 
 

 昆曲,古老歌谣的当代吟唱
 
 

大可不必凭着某种使命感和激情去做振兴昆曲的美梦,它既然辉煌过,就会把神秘的遗传留存在中国人的基因里。
(刊第21版)

 
 

遗憾,不该成为“非遗”的命运

 
 

当文化遗产被当做文化产业来开发,当 “非遗”被当作GDP指标写入规划,“非遗”必然无法逃脱“非常遗憾”的命运。
(刊第24版)

 

  “非遗”,非常遗憾?

  面对文字难以抵达的真实,行走提供了一个可以跋涉的途径。

  作为《解放周末》编辑记者“走转改”特别行动的最终呈现,今天推出的《“文化遗产日”特刊》,对这一问题和其所涉及的文化景象、文化焦虑,用我们踏实的行走、记录、思考,尽可能真诚地做出了一种解释。

  对“走转改”的坚实践行,和一以贯之于《解放周末》的文化视野、人文情怀,交织而成这期特刊的策划起点,藉由6月9日“文化遗产日”这一标志性的时间刻度,丈量一次文化的行走。

  路途遥远,我们欣然奔赴。但我们依然存疑,这样的关注与求索,与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千姿百态、各怀悲欢的“非遗”真相,还有多少距离?

  到边疆入乡村,泥泞的脚步陪伴着我们捕捉到“非遗”传人刹那沉默里的倾诉,风吹过时木卡姆传来的领悟。但我们难免担忧,文字的重量,能否托起“非遗”在这个时代的命运?

  切实叩问,试图寻求“非遗”可以依存的路径。但我们总是希望,对从文化深处走来的它们,今天的人们能不能以平和的方式收起光芒,以纯粹的目光凝视本质?

  寂寞,是此刻许多“非遗”项目的共同况味。现代人如此汹汹地涌向好莱坞大片、电子音乐、世界名牌的炫目迷离,还有多少人在惦记着一块扎染布的幽蓝、一张剪纸的微小喜悦?有人说,自己远行到日本京都,竟然有梦回唐朝的恍惚,心里翻腾起感慨和失落。那些与“非遗”休戚相关的“非遗”传人,自然也时时领受这般况味。他们大多年事已高,苍老的双手期待青春的承接。靠近他们,或多或少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传承“非遗”有使命感,有时也有一种无力感。

  繁荣,也并非那些“非遗”项目的最好境遇。喧嚣的、隐匿着各种诉求的商业化成功,既让它们在当下生机勃勃,又不可阻挡地陷入物质化的悖论。毋庸讳言,作为目前“非遗”保护的主体,某些地方的管理者以政绩为出发点,功利化地重开发轻保护,甚至近乎竭泽而渔。比如,一些少数民族的特色歌舞,原本是应和专门的时节而为的文化方式,现在却成了招徕游客的绚丽手段。但凡有游客,必时时盛装,日日歌舞,徒留文化的幻象。

  那么,“非遗”到底是该走进博物馆,还是要走进车间?即使专家、管理者们这样充满善意的争论,本身也是对“非遗”命运一种忧伤的背叛。走进博物馆,当原汁原味、与我们血脉相连的文化方式,被供起来的时候,它们接受了现代人的致敬,也一并接受了生命肌理与情感的僵硬。走进车间,又很可能是把“非遗”托付给了炙热的市场。在市场逻辑里活着的它们,虽然保全了生命,却稀薄了生命的味道。毫无疑问,无论是虚幻的膜拜高度,还是难以承受的功利之重,都不应是“非遗”的宿命。

  在一次次奔赴“非遗”所在地,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的过程中,我们似乎在接近问题的答案,又不断在期待一种被否认。

  假如,只有遗憾来证明我们曾对它们深情,似水的时光终将涤荡生活的堤岸,我们对文化传统的皈依,不过是流淌的无奈。

  假如,只有记忆收藏了一切,我们又将以怎样的模样,来面对世界面对未来?因为,是文化让我们与众不同。某种意义上说,昆曲、宣纸、唐卡、针灸、花儿……许许多多的“非遗”项目,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让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

  “非遗”,非常遗憾?

  这个看似锐利的提问,渐渐铺陈的,其实是一种忧思、许多温情。就好像湖北一群年轻人对“非遗”的情感,只因老师布置的一项作业被偶然唤醒。这样的偶然里,深埋着必然。这样的偶然,描述的也不只是一种标本化的努力,而可以理解为现代人朝着文化故乡的跋涉。

  哪怕,时间与全球化的滚滚潮流,让我们与之有时契合,常常疏离。但说到底,对“非遗”的关注,就是我们与自己的相逢。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2012年6月8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
下一条: ·[彭兆荣]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中国范式”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
·[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
·[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唐璐璐]饮食成为非遗:意义建构、批量生产与隐匿的商业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