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出版资讯

首页动态·资讯出版资讯

教科文组织发布《世界教育中的性别平等地图集》
  作者:UNESCO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3-08 | 点击数:4526
 

  08.03.2012 - UNESCOPRESS

  教科文组织发布《世界教育中的性别平等地图集》

  在20年前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一个女孩子开始上学后,有望在一生中获得5年的教育时间——包括留级的时间。现在,她也许有望获得8年的教育时间,可是她身边的男孩却有望获得9年半的教育时间。尽管进展显著,可是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一情况反映在了教科文组织借2012年国际妇女节之际发布的《世界教育中的性别平等地图集》中。

  《世界教育中的性别平等地图集》包括120多份地图、图表及表格,反映了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提供的揭示性别差异的大量指标。读者可以通过地图直观地看到男孩和女孩的教育历程,即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之间的入学、受教育过程和取得的进展。

  《地图集》同时还展示了从1970年至今教育中性别差异的变化情况。造成变化的因素包括国家财富、地理位置、教育投资以及学习专业等。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指出,“这份地图集是对行动的号召。女童小学入学率的提高展现了在实现全民教育目标方面的强烈政治意愿。但是要完全惠及那些被剥夺受教育权力的、处于弱势的女童与妇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必须找到这种歧视的根源并且将我们行动的目标定在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身上。”

  普及初等教育的巨大努力首先造福了世界各地的女孩,这种情况特别是在1990年以后更为明显。在初等教育方面,三分之二的国家已初步达到了性别均等的目标。但在中等教育方面,许多地区,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南亚以及西亚,女孩想要入学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难度。但是一旦女孩可以进入中学,她们的成绩要好于男孩,结果是高等教育中女性的数量明显增加,在一些高收入国家,大学女生的人数甚至超过男生。但正如地图集所揭示的,上述情况并没有给女性在工作或收入方面带来更多的机会。

  为了揭示上述模式,地图集从性别角度呈现了不同国家及地区的预期受教育年限(SLE)。预期受教育年限反映了男孩和女孩入学后预期可以接受教育的平均年数。留级的时间也包括在内。

  在减少预期受教育年限的性别差异方面,南亚与西亚取得了最长足的进步。1990年的时候,这一地区开始上学的女孩预期可接受6年的教育,而现在这一数字增加到了9.5年,与此同时,男孩的预期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仍然优于女孩。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与阿拉伯国家情况类似:这两个地区开始上学的女孩预期受教育年限分别增加到了8年和 10年;但男孩的预期受教育年限仍比女孩多至少一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地区平均值掩盖了各国之间的差异,特别是那些入学率有限且留级率与辍学率都很高的国家。结果是许多女孩仍然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许多有能力的女学生却无法进入中学。

  1990年到2009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女孩的预期受教育年限增长了38%, 也就是说,女孩进入小学之后预期可以接受12年的教育,略超男孩的预期平均值。在拉丁美洲与加勒比海地区,女孩入学之后的预期受教育年限大约是14年,而男孩为13.3年。

  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所长亨德里克•范德波(Hendrik van der Pol)指出, “这些数据反映了政府与国际社会为减小教育中的性别差异所做出的贡献。但是性别均等(Gender parity)与性别平等(Gender equality)这两个概念有着很大的差异:教室里的男孩和女孩也许在数量上相等,可是他们在受教育和开发潜能方面,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得到鼓励或者没有得到鼓励?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们在教室中学到了什么,教科文组织正在寻找新的方法以衡量教育的质量以及学生学习的结果,性别因素将受到特别关注。

  《地图集》的印刷版分别有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三种版本,同时还提供了一份在线数字地图工具,用户可以利用该工具跟踪随时发生的变化,改进地图以及输出数据,这份在线地图还会定期从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获取最新数据并进行更新。

  《世界教育中的性别平等地图集》(英语)

  联系人: 蒙特利尔, Katja Frostell, 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k.frostell(at)unesco.org , tel: 1 514 343 7705

  巴黎, Sue Williams, UNESCO Division of Public Information, s.williams(at)unesco.org , +33 (0)1 4568 1706

 

  文章来源:UNESCO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教科文组织世界图书日聚焦翻译
下一条: ·柳亚子主编《上海市通志稿》将被重新整理出版
   相关链接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文忠祥]沉浸交互,互补双赢: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的思考
·[王丹]以校园为中心:多模态学校教育聚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生产研究·[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史晓雪]明末清初江南地区“才女”现象研究·[马知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实现途径研究
·[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胡港]家庭教育民俗的概念、调查方法及展望
·[高鹏程]廖泰初的教育社会学·视频 ‖ 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
·[朝戈金]口头传统对于人类文明赓续的意义·巴莫曲布嫫: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定义、理念及实践(讲座述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