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叶绪民]中国上古神话中神族谱系探源
  作者:叶绪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5-30 | 点击数:21808
 
2.黄帝系统。古史载黄帝乃炎帝之兄,与炎帝一样,黄帝也是一个具有无比神力的伟大天神,他的母亲附宝是大地之神的女儿,因大电光绕北斗,星照郊野,感而怀孕,生下黄帝。由此,黄帝为龙体四面,能化生阴阳,驾驭百神,役使禽兽,并有掌管风、雨、雷、电、雾、霜、露、云、虹、霓等自然变化的神力。此外,他还是创造中华民族多种文化的始祖,如种植五谷草木、驯化鸟兽虫类、制帛铸刀、挖木作船、造车载物、制陶、造屋、搭灶、制币、织毡等,黄帝皆享有开创之功。另外,如华盖、踢球、棺椁、墓葬、几案、镜子、漏壶、音律、书籍、门户等,相传也是黄帝所创。可以说,上至宇宙的星辰分野,下至百姓的婚丧嫁娶、社会的典章制度、分州立市等,皆为黄帝所开创。黄帝既然具有如此神力,他的后代当然也不会逊色了。《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其二曰昌意……娶蜀山氏女”。另外,《国语·晋语》又说:黄帝生有25个儿子。(相传为4母所生),其中有14个儿子得其姓(即以直接的血缘关系繁衍),并形成12个胞族,即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依。后来《路史》中又将“黄帝之宗”扩充到43个。由此,黄帝被追溯为中国汉族和众多少数民族的先祖,《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生牝牡,是为犬戎”。《大荒西经》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这表明我国西部和北部各民族的先祖可溯源于黄帝。《大荒东经》又载:“黄帝生禺号,禺号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号处东海,是惟海神”。可见黄帝与我国上古东夷各族也有血缘联系。在黄帝族系中,其二子玄嚣和昌意的后代对中国华夏主体民族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玄嚣生蟜极,蟜极生帝喾(《史记·五帝本记》),此帝喾则是后来中国商、周等民族的神祖。史书载帝喾属高辛氏,其元妃姜嫄即周族始祖后稷(弃)的母亲(《史记·周本记》),她因踏了巨人脚印而有感怀孕,生下弃。帝喾次妃简狄则是商族始祖契的母亲(《史记·殷本记》),她因吞下玄鸟(即燕子)的卵而怀孕生契。传说中帝喾还生有二子,即阏伯和实沈(《左传·昭公元年》),阏伯受后来商代人的祭祀,奉为商星,实沈则被帝尧族的陶唐人祀为参星。由此看来,帝尧明显是帝喾之后,并继承了帝喾的皇位。在神话传说中,帝喾生而神奇,一生下来就自己说出了自己的名字,春夏时乘龙而行。他的妻子行走时也足不踏地,而是乘风驾云。而且,她往往在梦中吞食太阳,梦一次即生一个小孩,她总共梦过八次,因而生有八子,皆神智英明,被称为“八神”,或“八翌”、“八英”、“八力”等。《左传》记载他的八个才子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权豹、季狸。帝喾身为黄帝的曾孙,十五岁佐颛顼,三十岁时,当帝颛顼驾崩后他就继之为帝(《史记·五帝本记》)。他曾平定共工之乱,并多次征讨侵犯边境之敌。《搜神记》载,帝喾因抵御北方侵边的犬戎之敌而将自己的小女儿嫁给了一个杀敌有功的神犬“盘瓠”,此神犬后至南方山中,与公主共同繁衍后代。在我国南方苗、瑶、畲、壮、侗、仡佬等族的神话传说中,盘瓠即被奉为他们的先祖,如苗族神话《苗族祖先的两种传说》,瑶族神话《盘王的传说》、畲族神话《盘瓠》、仡佬族神话《十兄弟》等。
上述为黄帝之子玄嚣一支族系在神话传说中的族源情况,那么,他的另一子昌意则直接与华夏族有关。《山海经·海内经》载:黄帝娶雷祖为妻,生子昌意。昌意降处若水(即今四川西部雅砻江),生韩流,韩流是一个人脸猪嘴、麟身猪脚的神祗,娶淖子曰阿女为妻,生下颛顼(即高阳氏)。颛顼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一位具有无比神性的天神,传说他母亲女枢因“见瑶光之星,贯月如虹,感己於幽房之宫”,从而生下黑帝颛顼。从这则神话即可知帝颛顼乃天神下凡。其状半体为人,半体为鱼,头载干戈,双眉相连,脑袋宽阔如渠。他有一柄曳影剑,能腾空飞起,不管刺向哪方,无不克敌致胜,此剑不用时则在剑匣里犹如龙虎似地呼啸(《拾遗记》一)。颛顼还能死而复生(《山海经·大荒西经》),役使百神,操纵百气,呼唤雷电。他不仅领导人民抵御外族入侵,讨伐那些违道乱徒,治理天下,使人们安居乐业,还安排天地时序,调整阴阳,制定历法,创《六茎》之曲,引得飞鸟游鱼都来倾听。颛顼不仅自身出生奇异,神力无边,他的后代也都是些著名的神祗。其中有居住在大荒之野、生有三面独臂的永生者(《大荒西经》),有能驱使虎、豹、熊、罴四兽的权歜国民(《大荒北经》),而且,淑士国、中国、陈国、卫国、季禺国等都是颛顼后裔(《山海经》)。《左传》记他有才子八人,谓之“八恺”。他娶女禄为妻,生老童(《大荒西经》),老童娶根水氏女骄福为妻(《世本》),居騩山,生二子重与黎,重主管天庭,黎主管大地。颛顼命令重伸出大手尽力把天往上举,命令黎用手把地尽力朝下按,从而“绝地天通”,断绝了天与地之间的交通,人与神之间的往来(《国语·楚语下》)。这是何等神力,非天神而莫能为之。另外,作为具有出于生死之间、返老还童之能的老童还生有一子吴回(《大戴礼·帝系》),即火灾之神。吴回生陆终,陆终娶鬼方氏女嬇,怀孕三年不育,剖开左胁得三子,剖开右胁得三子,一为昆吾,二为参胡,三为彭祖,四为邻人,五名安,六名季连(《世本·帝系篇》),而昆吾则是夏族最著名的陶神。颛顼除老童这支族脉外,还有更著名的两支族源。《世本》载:“颛顼生穷蝉,六世生舜”,即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芒、句芒生蟜牛生瞽叟,瞽叟生舜。[1]其中,句芒是中国传统四方神中著名的东方之神,即司管生命的木神,他鸟身人面,手执圆规,是东方太皞帝之佐臣,有赐寿延年、降福消灾之能。而舜则是中国古史帝系中较之尧更具神性的帝王,在上古有关帝王的神话传说中,帝舜的故事不亚于他的先祖颛顼。在黄帝二子玄嚣和昌意两支族脉中,王位常互换,玄嚣的后裔帝喾曾从昌意的后裔颛顼那里继承了王位,而尧接帝喾后,又把王位主动禅让给颛顼的后裔舜。《国语·鲁语》载:“殷人帝舜而祖契”,很明显,舜为商人所祭祀、崇拜的神祗,其形体为重明鸟,别号“重华”。《山海经·海内北经》记“舜妻登比氏生宵明、烛光”,二女之神光能把方圆百里的地方都照亮。这种神光真可与日月之光相媲美。由此,有些学者认为帝舜即《山海经》中记载的东方殷民族祭祀的天神帝俊,因为帝俊有两个妻子,一个名羲和,生有十个太阳;一个名常羲,生有十二个月亮。其日、月之光明显与宵明、烛光暗合。古史传说帝舜德才兼备,是位身强力壮、技艺超群的有名猎手,因此称为虞舜。他以其德才使上古那些野处的大象都得以驯服,因此,当他南巡不幸死于苍悟,竟有象群常来墓地为之耕耘(《帝王世纪》)。更为感人的是,传说帝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曾嫁给帝舜为妻,当舜去世后,二女追之不及,赶往南方,相互恸哭,洒下的泪水沾在竹子上,使之成为斑竹。二妃也随之死去,葬于湘山,称为湘夫人(《述异记》)。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刘长旭]十六国、北朝游牧民族的水崇拜与投尸入河习俗稽释
下一条: ·[李光荣]论哈尼族神话的“期待原型”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
·[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
·[游红霞]“中国寻根之旅”构建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谱系理路·[谢亚文]女性讲述者的发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百年回顾
·[夏中华]中国民间故事异境叙事研究现状述评·[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王玉冰]荷兰汉学家高延的中国节俗考察与书写·[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
·[王硕]城乡交互视野下礼簿中随礼法则的延续与重建·[王京]近代日本的中国民俗研究与相关收藏
·[万水清 胡燕]基于中国式现代化乡村茶馆发展路径选择·[孙正国 韩冰雪]“解难题”:中国“命运之子”母题的诗学结构
·[斯琴 杜丹]海外中国民俗文献研究范式的探索与实践·[施爱东 刘丹一]中国龙形象的历史演变
·[任宽]中国叙事体系观照下当代虎故事的叙事形态研究·[漆凌云]从融通到创新:中国故事学的本土化之路
·[彭绍辉]被忽略的环节·[马晓飞]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传统舞蹈的当代文化价值探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