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王得后]感念敬文师
  作者:王得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4-28 | 点击数:5255
 

  3

  老师九十八岁希望结集他一生关于鲁迅的文章和译文,我承乏遵命,编辑了《寻找鲁迅·鲁迅印象》。老师亲自撰写序言,其中写道:“近来社会情况变迁,有些人对鲁迅有这样那样的看法,我理解作者这种心情。但是,对于评论像鲁迅这样的文化巨人特别是民族文化斗士,首先——或主要应该看到他那不可企及的地方,看到他对当时乃至于未来的巨大作用——使凶残顽劣者畏惧,令懦弱、受苦的人振奋。我是说要着眼于他的大处,要处!至于其他一些次要事情,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失误,那就应该看得轻些,——自然可以也应该做出恰如其分的评论,以为后人的鉴戒。但不要轻重无别,乃至于轻重倒置而已。”捧读手稿,真是如沐春风,铭刻于心,终身难忘。

  这是老师的绝笔。我把它看做老师给我这个一生研究鲁迅的学生的遗嘱。

  还有一个难忘的,是老师的《拟百岁自省一律》。诗曰:

  历经仄径与危滩,

  步履蹒跚到百年。

  曾抱壮心奔国难,

  犹余微尚恋诗篇。

  宏思峻想终何补,

  素食粗衣分自甘。

  学艺世功都未了,

  发挥知有后来贤。

  老师诞生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历经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国共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思想改造”运动,反“胡风反革命集团运动”,反“胡适思想”运动,“反右”运动被打成所谓“右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粉碎“四人帮”,“改革开放”。老师终于两千零二年。给后人留下无尽的遐思。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日星期六

(王得后:学者,鲁迅研究专家)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新京报 2011-04-14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金宏达]一粒“麦子”和一个学科
下一条: ·乌丙安:一辈子的民俗 一辈子的牵挂
   相关链接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
·[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
·[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林诗瑶]空间与地方
·[林安宁]傩戏共同体研究的缺席与归位·[李正宇]韦大列对中国民俗学发轫的贡献及其意大利学术渊源
·[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