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史继忠 何萍]论云贵高原山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作者:史继忠 何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5-23 | 点击数:8672
 

 

内容提要:生活在云贵高原的民族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各具特点的山地文化,其中所包含的独特价值是今天开发与建设这片土地所不可或缺的智慧源泉。
关键词:云贵高原;山地文化;智慧
中图分类号:C9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575(2005)01-0105-04

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墨西哥城文化政策宣言》。《宣言》郑重指出:“近年来,世界经历了深刻的变化,科学和技术进步改变了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和社会关系的性质。……尽管当今对话机会不断增加,但国际社会仍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各国之间的不平等日益加剧,许多冲突和严重的紧张形势正威胁着和平与安全。”
《宣言》在呼吁人们通过教育、科技及文化构筑“和平屏障”的同时,强调了“文化保护”的关键在于“发展”,提出了如下几个要点:1)每种文化代表着一整套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因为每个民族通过其传统和表达方式最完美地体现其存在于世界之林。2)文化特性是一种激励性的财富,它能提高人类的发展能力,推动各民族和集团从其历史汲取营养,接受与其固有特点相适应的外来帮助,并从而继续自身创造过程。3)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是在与其他民族的传统和价值的接触中得到更新和丰富的。文化是对话,是思想经验的交流,是对其他价值和传统的评价,一旦孤立,它就会枯萎死亡。4)发展意味着每个个人和民族都能够了解外界情况,享有学习和交流经验的机会。要使人人都能得到美好的命运,必须不断调整发展的步伐。人是发展的起源和目标。真正发展的目的在于使每个人都永远过着幸福和充实的生活。
传统文化事实上是不同时期文化积淀的结果,因为它在发展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历史轨迹,从而形成一种“文化特性”,但“传统”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时代的前进和文化交流的扩大,不断汲取新的营养而更加丰富,实际上是一个“继续自身创造”的过程。“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发展”是民族文化生存的基因和动力,处于“呆滞”状态的文化,就会变成“死文化”。如果某种文化完全被其他文化“同化”而失去它的“文化特性”,那它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因此,我们在讨论“文化保护”的时候,必须建立在“发展”的基点上。本文要探讨的,就是“山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在“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中来寻找“山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坐标位置。
 
 
云南、贵州,在地理上属于一个单元,习称“云贵高原”。云贵高原地形复杂多样,地面崎岖不平,山地面积广大,以“多山”为其特征,故有“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之说。在万山之中,散布着众多的山间盆地、河谷阶地,俗称“坝子”。大体说来,云南的坝子多而且面积较大,如昆明、玉溪、宣威、曲靖、杨林、宜良、峨山、建水、大理、开远、个旧、蒙自、腾冲、思茅、勐遮、勐罕等坝子都较宽阔,但山地仍占很大比重,特别是西部横断山脉地区。贵州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87%,丘陵占10%,平地仅占3%,坝子虽然数量不少,但面积都很狭窄,万亩大坝为数不多。明朝正德年间,王阳明谪贬贵州,踏上云贵高原就感到地理环境与其他地区迥然不同,惊呼“天下之山,聚于云贵;连亘万里,际天无极”。
云贵高原是我国少数民族众多的区域,这里是南方四大族系——氐羌、百越、苗瑶和濮人分布相对密集的地区,同时也是汉族移民较多的两个省区。在云南、贵州,汉族约占两省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二,少数民族占三分之一。云贵的少数民族共28个,且多为本区独有。“民族众多”,是云贵高原人文地理的重要特征。
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舞台,是社会发展“经常的和必要的条件之一”。从历史上看,越往古代,社会发展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越大,近现代逐步减弱。云贵的民族,尽管经济文化类型各不相同,但都受到山地环境的制约,因而在文化上不可避免地、不同程度地打上“山”的印记,表现出“山地文化”的特征。山地直接影响各民族的生计方式和生活方式,并赋予人们一种特殊的性格、灵感和创造力,许多文化现象都由“山”引发出来,具有浓厚的“山野气息”,表现出独特的“山地文化”特征。这个特征,可视为云贵地区各种民族文化的“大同”,是大山给民族文化打上的烙印,有别于平原地区、草原地区、水乡泽国等其他区域性文化。
“靠山吃山”这句俗话,形象而且准确地表述了山地与人们生计的关系,并制约着人们的谋生手段及生产、生活方式。从总体上讲,云贵的经济似可概括为“山地经济”,这不仅直接影响着山地农业,而且矿业、手工业、建筑、交通都深受山地影响。在古代农业社会,“山地农业”在云贵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在坝子中主要是水田农业,而广大山区则长期盛行“刀耕火种”。人们以坝子为中心形成聚落,而坝子与坝子之间为山岭所隔绝,于是形成许许多多彼此分隔的“小天地”。可能是因为坝子间山水相连的缘故,古人称之为“溪洞”。云贵山地经济的传统模式,大抵属于“溪洞经济”类型。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日出而作,日没而息”,重土少迁,很少走出乡里。“溪洞”是他们的一片乐土,人们自耕自食,自织自衣,上山可以猎兽罗鸟,下河可以捞鱼捕虾,伐木以建屋,劈竹以制器,粗茶淡饭的生活无求于外,宛如“世外桃源”。整个社会都像是一些模样相同的原子,相互间缺少经济联系,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强固结合在一个家庭之中,商品经济极不发达。
山对人类社会来说,有利有弊。复杂多样的地形,为“立体农业”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多种经营。山里则有丰富的矿藏,云贵的矿产开发有许多优势。人与山水和谐相处,人对生态环境有极为朴素但却有利于持续发展的认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给予人灵感和智慧,塑造了“大山之子”的性格。当然,由于山地环境的种种限制,山地民族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生产和生活都遇到许多困难,农业生产的发展程度远不如中原和江南地区,与“天府之国”的四川和丘陵地带的湖南、广西相比也大为逊色。对当地各民族社会来说,山是最大的交通障碍,一出门就要爬坡上坎,翻山越岭,客观上阻碍了人们的交往,造成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状况,不利于文化交流和社会进步,也局限了人们的视野。然而,正是因为生产和生活环境的艰苦,培养起人们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开发山区,特别是喀斯特山区,人们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需要百倍的努力和不同寻常的创造。
 
 
大山的阻隔,客观上对古老文化起到保护作用。生活在山地的民族,由于环境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延续,很少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冲击,社会发展缓慢,文化变迁的几率很小,因而本土文化的积淀很深。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趋于保守,文化传承多于文化传播与交流,“文化基因”的作用极为明显。在这个意义上讲,这类山地文化具有许多“原生态”的特征,外来成分的影响相对很弱。许多在中原、江南或其他较发达地区早已演变或消失的文化现象,在大山深处仍然保存下来,例如:古老的傩祭、傩舞、傩戏,中原在殷商时期颇为盛行,荆楚祭傩神也很普遍,但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文化现象在那里已经无影无踪。可是,在贵州,至今还保留着极为古朴的“撮泰吉”、“傩堂戏”和“地戏”,它们被称为“文化的活化石”。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张晓萍]中国民间法研究学术报告(2006年)
下一条: ·[林江]民族经济学视野下的传统医药产业
   相关链接
·[邹东子]在“人类世”中寻找菌子的智慧:云南菌子文化的三重隐喻·[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吴秋林]藏佛刻:符号化生存的智慧和精神·[徐赣丽 龚卿民]乡村智慧的旅游利用与乡村振兴
·[武振宇]民俗文化视域下山西忻州方言俗语解读· “稻鱼鸭” 生态系统:农耕文明的传统智慧
·[马翀炜]知识谱系的构建与人类智慧的分享:聚焦中国边境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年会倡为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经验
·专题║ 二十四节气——历史智慧与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袁瑾]二十四节气:天人共生的中华时令智慧
·[刘目斌]社会组织、仪式实践与象征权威·[冯文开 廖明君]口头传统诗性智慧的探索者
·[孙正国]土家族丧葬礼俗的生存智慧·[陈金文]盘瓠神话:选择性历史记忆
·[刘智英]行走在田野中的智慧——走进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曹荣]生存性智慧与乡民日常生活的实践逻辑
·[陈勤建]中国民俗蕴涵的情感与智慧·“中华传统民俗蕴含的神韵与智慧”和“1958年新民歌运动及其当下意义”
·引俗语、话古训、打比方,习近平勉励港人致辞中的智慧·[周兵]二十四节气:科学与中国文化智慧相融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