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郭必恒 著:《〈史记〉民俗学:探索与发现》
  作者:郭必恒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5-22 | 点击数:5538
 


  《史记》民俗学:探索与发现
  作  者:郭必恒 著

  出 版 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1
  版  次:1
  页  数:312
  字  数:240000
  印刷时间:2012-1-1
  开  本:大3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513009560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就《史记》中的民俗学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对其中的人物传说深入分析,从而得出司马迁的民俗学思想,进一步凸显了民俗学史料在《史记》成书的重要意义。

  编辑推荐
  司马迁《史记》被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的写作,并非仅用皇家图书馆的史料辑录而成,而是作者实地考察,结合民间传说与文献记载而成的结晶。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史记》一书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民俗学资料,是我们了解上古的重要文献。作者从这个角度研究《史记》,发现秦汉时期的人们依然沿承着上古时代许多民间习俗,同时也发现司马迁著史的态度与后世史家有着极大的区别。正因为这个区别,《史记》才能是“绝唱”.
  读者对象:本书适合与《史记》相关的学习研究者及感兴趣者。

  作者简介
  郭必恒,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艺术学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6年北师大文学院硕士毕业留校工作,2002年获民俗学博士学位,师从中国著名民俗学家、文学家钟敬文先生。2000年赴美国威廉玛丽学院做访问学者。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两部,多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奖,其著作《中国民俗史·汉魏卷》获中国文联“山花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特等奖等。

  目录

第一章 史记 一部具有重大民俗学价值的著作
 第一节 发现《史记》 的民俗学矿藏
 第二节 前人对《史记》 所作的民俗学探究
 第三节 方法和资料
第二章 《史记》 民俗资料概述
 第一节 司马迁搜集使用民俗资料的社会背景和家世渊源
 第二节 精神生活领域民俗资料
  一 民间信仰
  二 巫与巫术民俗
  三 禁忌民俗
  四 民间文学
 第三节 物质生产与流通领域的民俗资料
  一 农业民俗
  二 工匠民俗
  三 商业民俗
  四 林牧渔业民俗
 第四节 消费生活领域民俗资料
  一 服饰民俗
  二 饮食民俗
  三 居住建筑民俗
 第五节 社会组织领域民俗资料
  一 宗族
  二 社区和社团
  三 人生仪礼
第三章《史记》与历史人物传说
 第一节 历史人物传说 史记的元件和精魂
 第二节 从《史记》看历史人物传说的生成
  一 历史人物传说的持续扩充
  二 传说故事向史有定评的历史人物集中
  三 重新塑造历史人物
 第三节 人物传说群的发现和阐释
  一 地方人物传说故事群
  二 诸侯国历史人物传说群
  三 同行业人物传说群
  四 秦汉历史人物早年传说故事群
 第四节 司马迁使用人物传说的主要方式
  一 以人物传说整理历史发展的脉络
  二 以传说故事塑造理想中的历史人物形象
  三 深化和寄托思想感情
  四 合理改造和留有余味
第四章 司马迁的民俗思想初探
 第一节 采史问俗的思想意识
 第二节 立俗施事的思想认识
 第三节 整合上下层文化而构筑整体中华文明史
第五章 《史记》 中民间故事主题与分类
 第一节 神幻怪异
  一 奇异出生
  二 神奇能力
  三 经受考验
 第二节 智慧哲理
  一 机智人物
  二 哲理
  三 智慧高深
  四 隐语
 第三节 高尚品节
  一 让君位
  二 相知相敬
  三 为民除弊
  四 廉平高节
 第四节 昏聩奸佞
  一 拒谏
  二 陷害忠良
  三 自傲怠慢
  四 失职放任
  五 纵欲贪婪
 第五节 奇行
  一 逆境中奋发
  二 英雄出少年
  三 勇士历险
  四 隐士高行
  五 医病传奇
  六 女德
 第六节 回报
  一 复仇
  二 报恩
  三 倾以待士
 第七节 信仰
  一 禁忌行为
  二 相面
  三 解梦
 第八节 兵法
  一 立威
  二 体恤
  三 信用
附录一 陕西韩城司马迁故里调查访谈小记
附录二 司马迁搜集民俗资料分布图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

  司马迁就是依据着自己手中丰富的资料才完成自己不朽的巨著的,而民俗资料,不管是汉代人们口述并记录形成的文字形式,还是他从民众社会生活中收集来的口述的形式,也都是他写作《史记》的必要的东西。

  汉武帝对待鬼神之事热情如此之高,大臣们根本不敢提出异议,司马迁心知汉武帝所为荒唐,但却不能明言,所以在《封禅书》中给予辛辣的讽刺。司马迁认为汉武帝祭祀鬼神之事,绝不与黄帝等贤明帝王相类,而与孔甲和秦始皇相似。

  司马迁写每一件历史大事,几乎都不可避免地采用了一部分传说的资料,这些传说,对于刻画历史人物的性格,揭示历史规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晓葵 著:《民俗学与现代社会》
下一条: ·岳永逸:《老北京杂吧地:天桥的记忆与诠释》
   相关链接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于玉蓉]神话想象与历史叙事的同质与互文·[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
·[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
·[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
·[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
·[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林诗瑶]空间与地方
·[李正宇]韦大列对中国民俗学发轫的贡献及其意大利学术渊源·[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
·[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李刚 荆淑坤]信息化时代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以中国民俗学会为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