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是昆仑神话中的女主神,也是中国千百年来最有影响的女神之一,因此历来为学界所关注,下面仅就国内西王母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作一简述。
民国时期的初步研究
汉魏以来,文人编辑校注《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到近代,随着对世界地理的认知和西方学术思想的输入,学界开始运用新的知识理念、现代学术理论和研究方法重新审视西王母神话信仰。但学术新时代肇始,眼界始开,一些学者往往以“中国文化西来说”为是。这时期在西王母研究上颇值得注意的是茅盾、吴晗及吕思勉等人。茅盾在《中国神话研究初探》中提出了颇有影响的西王母“三期演化说”,他的观点显然深受文化人类学派理论的影响,在当时是颇为科学的,因此受到学界的关注。吴晗借用“疑古”理论方法对西王母信仰的起源和演化问题作了多方面的探讨,认为西王母故事在地域上的衍变与中国人的地理知识和疆域伸缩有关。吕思勉在1939年发表《西王母考》,对西王母传说的地理演变也进行了考述,虽角度不同,但结论几与吴晗一样。
总之,民国时期是王母信仰学术研究的前期阶段。就整体来说,参与研究的学者不多,且水平参差不齐,许多重大问题尚未涉及,民间活态资料也没有受到重视。
当代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超越前人
新中国成立后,海内外研究西王母神话的论著不断涌现,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有些论著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上世纪50年代,朱芳圃的《西王母考》虽然篇幅不长,但颇具影响。从上世纪80年代到今天,大陆学者先后有将近100篇题名包含“西王母”的论文发表,另外还有不少神话学著作中也有专门的章节论及西王母神话。总体而言,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大大超过了前人。约而言之,所讨论的问题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西王母神话的演化。袁珂、王青、杨莉等学者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考察,他们的工作为进一步理清王母信仰从魏晋到唐代的演进提供了方便。
2.西王母神话的起源地,有“新疆说”、“甘肃说”、“青海说”、“西北说”、“四川说”、“东部说”、“泰山说”等,还有“巴比伦说”、“中亚说”、“印度说”等等,各执一词,聚讼纷纭。相对来看,持“青海说”者较多。
3.西王母的图腾与原型,有“虎图腾说”、“鸟图腾说”、“猴图腾说”、“貘图腾说”、“戴胜说”等。这一问题与起源地问题关系密切。
4.汉代王母信仰与图像。汉代是王母信仰兴盛和演化较大的一个特殊阶段,故历来颇得学界重视。王子今、周苏平的《汉代民间的西王母崇拜》一文,从民间信仰角度探讨了汉代王母信仰的状况和原因。随着大量汉代墓葬砖石画像的发掘和文物的出土,一大批论著应运而出,成就最大的当属李凇的《论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图像》。
这一时期有关王母神话信仰研究的学术活动也构成了一个新的特色,如中国民俗学会成立了“神话与西王母文化专业委员会”。同时,随着旅游文化事业和地方文化研究的兴起,青海、甘肃、新疆等地以西王母民俗文化为主体的区域性活动频繁。有的学者开始深入民间进行田野作业,从活态的民间王母娘娘信仰入手进行研究。
我国台湾学术界也对西王母进行了持续研究。早期台湾学界的王母神话信仰研究持续不断,著述普遍宏长,但也往往失之偏颇,由苏雪林、凌纯声、卫挺生等学者的观点可见一斑。但他们在资料搜集和钻研上的执著和细致,不能不令人钦服。相对而言,郑志明、李丰楙等在对西王母信仰的宗教史研究上成就更大一些,往往以仔细梳理文献与运用现代理论方法见长,很有借鉴价值,但运用的资料也主要是道教文献及秘密宗教、新兴宗教的材料,而对丰富的民间文学(如传说、故事、戏曲、歌谣等)几乎没有涉及,与民俗文化研究还有相当距离。
西王母研究的总体走势和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前人对西王母神话和信仰的解说研究经历了一个从迷信到理性、从模糊到清晰、从大略到细致、从一般到深入的过程。自明代始,部分学者就试图对此进行合理的解释;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内外学者转而用现代理论与方法审视之;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学界充分利用考古文物,研究上别开生面。在近2000年里,前人就王母神话传说和信仰的研究已做了大量工作,首先在相关资料上不断搜求梳理,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诸多方便;而他们种种新颖的观点和不断开放的学术视角、研讨方法,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一些高质量的成果,则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深入的基础。他们的研究固然有很多缺陷和偏差,如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汉魏之前,对民间信仰资料基本上未加注意和使用,而且辗转相袭,偏颇牵强之作也不在少数。但这些缺陷同样给后来者以教训和警示,具有不可轻视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04-29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