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罗永麟]《中国传奇》序
  作者:罗永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3-19 | 点击数:4176
 


  民间文学在中文系的教学体系里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从1921年胡愈之在上海的《妇女杂志》正式提出“民间文学”的概念算起,距今有80余年;而1927年徐蔚南在上海出版第一部民间文学的概论性的著作,距今也有80年了。1951年,北师大的钟敬文先生,复旦大学的赵景深先生,还有震旦大学的我(院系调整后震旦大学部分学科归到华东师范大学),率先在中文系开设民间文学课程。后来,北京举办了一个民间文学教师的进修班,全国的高校的中文系陆续开设了民间文学的课程。那时,中国民间文学课程开设的时间是一年,与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具有同等的地位。后来高校开展研究生教育,民间文学是二级学科。但在后来的时间里,因为某些原因,民间文学取消了二级学科的地位,这是很不妥当的。

  但是,这不能改变民间文学在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地位,更不能改变作为活态文化传统的民间文学在当今社会中的巨大影响。上个世纪50年代,我在华东师大除了教授民间文学课程,培养民间文学的研究生,还致力于民间文学的研究,第一次提出了“四大民间故事”的概念,把“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四部民间故事的经典之作,用了一个与“四大古典名著”相类似的概念统括起来,提高了这些故事作品在学术界的地位。这些民间故事,有的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有的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民间的影响是没有哪一部作品可以替代的。如今,四大民间故事依然活跃在舞台,影视和老百姓的口头之中,是真正的民族文化的经典。以四大民间故事为代表的中国民间文学,不仅在中国,在国外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它们又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当前,世界上有一个文化的热点,就是文化遗产保护。我们搞现代化,不能割裂传统。中国近年也开始兴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运动,这是很好的事情。但是,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很杂乱,没有中心,这样下去会造成负面的影响的。我觉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精神的遗产,如果说有一个中心的话,这个中心就是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尤其是故事传说,它是民间信仰,民俗习惯的依据,一种地域文化,如果说有价值的话,都是要靠民间文学来支撑的,否则就是没有价值的东西,也根本就不是文化遗产。民俗生活的种种形态是民间精神的表现形式,而其精神实体就蕴含在民间文学之中。简单地说,民俗手艺等是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民间文学与艺术是文化遗产的内容,二者合起来就是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把民间文学排在第一位,这是非常正确的,这是民间文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处于核心的优势的地位的体现。

  现在华东师大的民间文学的年轻一代的教师和博士生硕士生,为古吴轩出版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藏典丛书编写了一部取材于民间文学的《中国传奇》一书,在我当年的四大民间故事的基础上,扩展为十大民间故事,并由汉族的故事扩展到少数民族的故事,除了原先的四大民间故事之外,像“阿诗玛”“江格尔”“玛纳斯”“格萨尔”等少数民族的也被选入了,这都可以看出这些年民间文学的新的更大的社会影响。当然这有些是史诗性质的故事。这些被列为国家级名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品,我认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其影响是其他门类难以替代的。

  民间文学的研究不能孤立进行,应该将民间文学,通俗文学和作家文学作为三位一体来研究,这是我们研究民间文学的方向和视点。拿《白蛇传》为例,它既有丰富的民间传说,也有通俗的戏曲戏剧甚至电影电视,更有田汉等人的作家作品。这样结合起来研究,就会有立体感,文化含量也会很丰富。

  本书的这些传奇故事都是爱情故事,这既是传奇作品的基本特点,也是民间故事的重要内容。相信这些反映中国各族人民的纯美情感的作品,在这样一部装帧精美的图书的负载之下,不仅会让更多的人欣赏到民间文学的神韵,还会感染更多的心灵,让这个世界充满真挚的情感和爱!

  

(罗永麟
二零零九年四月廿五日
时年九十有六)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2009-05-01 21:32:5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突厥语民族口头史诗:传统、形式和诗歌结构》:译者后记
下一条: ·[小贝]习惯的力量
   相关链接
·[祝赫]大文学史观下百鸟衣故事的诗学解读·[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
·[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
·[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
·[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
·[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