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郑土有]潜心问学世纪行——罗永麟先生的民间文学研究
  作者:郑土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3-19 | 点击数:8561
 

  二、毕生心血:三位一体论

  2007年,时年94岁的罗永麟先生出版了他的第四部专著《论中国文学发展规律——文人文学、通俗文学、民间文学三位一体论》,正式提出了“三位一体”的文学发展观。这可以说是罗永麟先生一辈子学术研究的心得和精华。

  从其研究成果来看,“三位一体论”的形成有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在早期的论著中,主要是强调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的关系,也即“二位一体”,如写于1978年的《建安风骨与民间文学》一文中就认为:文人文学和民间文学创造性的结合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两个时期:“一个是建安时期,一个就是盛(中)唐时期。因为这两个时期的文人都能够配合时代的要求而主动地向民间文学学习,吸取养料,并进行创造性的革新和发展……因文人文学主动地吸收了民间文学的优点,所以获得空前的发展,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形成一种奇迹。” 至1985年完成的《晚明文艺思潮与民间文学及通俗文学》一文中初步提出了“三位一体”的观点:“中国文学发展规律从古到今基本上都是由三个部分组成:民间文学,通俗文学和文人文学(即纯文学)。……虽然这三种文学都各自自成体系,有本身的特点,但是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往往不能自觉。建安风骨、盛唐气象都是这种关系的具体表现,而晚明文艺思潮更鲜明地表现了这种关系。”近些年,罗永麟有关文学发展规律的“三位一体论”逐渐成熟。在《论中国文学发展规律——文人文学、通俗文学、民间文学三位一体论》的《后记》中明确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社会背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先秦时代有风、骚,汉魏有乐府,唐宋有诗、词,元明清有曲、杂剧、章回小说。这些突出的文学品种和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的文学高峰。怎么会形成这样的文学高峰?是文人文学取得的,抑或是民间文学取得的?都不是,而是文人文学和民间文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结晶,而以文人文学和通俗文学的文字面貌加以表现。因为民间文学是口头文学,是无字之书。换言之,就是文人文学(包括外国文学的影响)和民间口头文学相结合,形成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规律。这是无法否认的客观现实。考察古今中外文学史(外国的如《一千零一夜》、《十日谈》、《唐•吉诃德》,莎士比亚的剧作,歌德的《浮士德》都是显例),虽因社会历史不同而表现有所差异,而其实质,概不例外。”

  该书汇集了罗永麟先生不同时期的重要论文,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按历史顺序论述文人文学、通俗文学和民间文学相结合的发展线索,从风、骚,建安风骨,盛唐气象,李白、杜甫,晚明文艺思潮,直到现代的鲁迅、胡适。“中篇”则从横的方面论述笑话、机智人物、仙话、武侠小说、新故事各方面,探讨民间文学、通俗文学的性质、演变,美学意义和发展规律,从而延伸到民间文学的改编和再创作问题,宏观和微观兼顾。“下篇”以文人文学、通俗文学和民间文学三者结合得很好,而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影响很大的四大故事为具体研究的实例,从而领悟中国文学发展规律的意义。 正如著名民间文学、俗文学研究家车锡伦在《推荐前辈罗永麟教授的新著〈中国文学发展规律新探〉》 一文中所说:“从这部四十多万字的巨著的目录看,其中许多篇章是旧作的整理,由此也可看出,罗老多年来的民间文学研究,就是围绕中国文学发展规律的探讨这个目标展开的。它们都是脚踏实地的研究,既显示了对中国文学发展研究的扎实功底,又放眼世界,探讨中国文学的民族特色。这样的功力,也是我们这些晚辈所缺少的。”这段话可以说非常精到地概括了罗永麟先生的学术追求,在整体文学观理念的指导下,以具体作品、作家的个案研究为基础,探寻民间文学、通俗文学、作家文学三者之间的互为关系,总结文学发展的规律,从而为繁荣文学创作服务。

  三、固守学术,扎扎实实做学问

  罗永麟先生经常告诫学生,做学问没有捷径,只有老老实实才能做出真的学问。这也是他一生治学的经验。正如刘东远先生所说:“罗永麟执著地研究中国民间文学五十多年,无一日懈怠,在他的精心研究著作中可以见出他的精神,就是对国学经籍、传统文化的熟谙和对实际情状的洞察。”

  罗永麟先生多少受到古人“述而不作”的影响,即对某个问题没有深思熟虑、形成自己的观点,不轻易写文章。因此,他一生的著述数量不算多,但每篇文章都要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每篇文章都要花费大量的心血,查阅资料,熟读原文,从不马虎,他认为做学问要有攻坚的勇气。例如《杜甫与民间文学》一文只有一万余字,但足足花了一年多时间。杜诗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但从没有人注意到他与民间文学的关系。尽管,杜甫的许多诗篇他从小就熟背,但为了写作该文,又反复阅读杜甫诗集,遍阅前人的注释和研究文章,在这基础上才动笔写作。故著名民间文学研究家谭达先在2004年4月14日拜访罗永麟后有这样的记叙:“上午,到教授住宅初访91岁的民间文学权威罗永麟教授……他的治学方法有独到处,使我敬佩。他谈及他写《杜甫与民间文学》一文时,曾精看《杜甫诗集》三遍,半年才写成。他多独到见解,不苟于人,敢于作严肃的批评,可敬之至。” 又如先秦诸子的著作内容广博、思想深邃、体系复杂、文字艰涩,虽说罗永麟先生自小接受过系统的国学训练,具有深厚的古文字学、古典文学功力,具备研究的条件,但毕竟年事已高,看书需要放大镜,写字手会颤抖,外出查阅资料也多有不便。但他硬是凭着坚强的毅力,每天手持放大镜逐字逐句重读先秦诸子的原著和历代的注释、研究文章,反复斟酌思考,一句一字摘录做笔记,一句一字爬格子,除去前期准备工作,真正进入写作就整整花了三年时间,终于完成了《先秦诸子与民间文化》。

  罗永麟反对在学术研究上赶时髦、哗众取宠,认为这样的研究成果可能会一时获得名声,产生轰动效应,但经不起历史的检验,无益于真正推动学术研究向前发展。借鉴和学习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是必须的,但同时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为我所用,不能盲目崇外。如在《论仙话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一文中就指出:“文学的类型,不论中外,都是根据自己国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及风俗习惯而产生。除了国际上共同具有的形式外,往往又各具自己独特的类型和形式。文人文学如此,民间文学亦然。我国现在民间文学的分类方法,‘五四’以后,基本上采用欧美、日本及前苏联的分类法。吸取外来好的经验和方法,无可厚非。不过完全照搬,就不一定适合实际情况。譬如民间故事,我国现分为神话、传说、寓言、童话、笑话、生活故事等,就把我国特有的一个故事品种淹没了——这就是我国特有的和道家思想、道教有密切关系的仙话(神仙故事)。一般书籍,不单独列为一类。这种分类方法不仅脱离实际,严格地说也不够科学。因为中国神仙故事的性质,既不属于通常的神话,也不属于一般的传说。它是中国固有的社会思想和人民生活习俗的特殊表现。”

  正因为这种“文章不写半句空”的追求,罗永麟坚持不写无益于社会人生的文章、不写概论性的著作,认为概论性的著作要照顾到方方面面,很容易导致泛泛而谈。文章不在数量多,而在于价值。

  甘坐冷板凳,寂寞出学问。这两句话用在罗永麟身上恐怕是最合适的,也是他一生治学经历的形象写照。祝罗永麟先生健康长寿!

  (本文收录于《师魂——华东师范大学老一辈名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版)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2012-3-1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敖其:倾听传统民俗在当代的回响
下一条: ·[石剑峰]民间文学理论家罗永麟
   相关链接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
·[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
·[罗瑛 潘小漫]百余年来日本学者对云南民族文化研究的视域及特色·[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冯文开]中国史诗研究百年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
·[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