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麦、长调、潮尔史诗、打马印……这些逐渐被淡忘的蒙古族传统民俗,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敖其那里,却是无价的瑰宝。掸去浮尘,再现原貌,更好地保护、传承这些传统民俗,正是敖其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敖其不是在去田野调查的路上,就是在参加学术会议的途中,要么就是在给学生上课……因此,这“偷得”的采访时间就显得特别珍贵。
由语言文学而入民族民俗
敖其,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关注蒙古族传统服饰、传统食品、蒙古族传统牛角弓、蒙古族象棋木雕等民族技艺及千灯节、那达慕等传统节庆活动。
本科至博士求学阶段,敖其攻读的是蒙古族语言文学,重点研究蒙古族的古近代文学。由于13世纪之前的蒙古族文学全部是以口头文学的形式传承,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由此,敖其在研究语言文学的过程中,将目光投向了民族民俗文化。“民间文学产生在特定民俗文化的语境中,如祭敖包中的祭词就属于民间文学,如果不在特定的语境就不能对之进行研究。”敖其这样说。
敖其是蒙古族人,但是对于蒙古族传统民俗的接触却始于她的知青岁月。1973年8月,敖其下乡到锡盟正蓝旗上都河。四年半的知青生活让她零距离接触了蒙古族传统的生产、生活,奠定了她研究蒙古族民俗的基础,同时,也开启了她与蒙古族传统民俗的不解之缘。
发现传统民俗在变迁中的传承
民俗学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是一门交叉学科。研究某一地区、某一民族的民俗不仅要从历史的典籍和文献中去追本溯源,更要亲身投入到田野中去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阐释该民俗产生、演变和发展的规律,揭示其深层文化内涵。
据敖其介绍,关于蒙古族民俗的现有材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记录比较简单的民族志,一种是民间文化人整理的书籍。书籍所记载的都是某个特定时期的内容,而民俗文化又是一个处于变化中的事物,需要不断地去作田野调查,在实践中发现民俗文化的变迁,探索其在变迁中的传承。
除了正常的教学科研之外,敖其每年夏季都会深入牧区作田野调查。她的足迹遍及内蒙古自治区所辖的9个地级市、3个盟,以及青海、新疆、吉林、甘肃等地区的蒙古族聚居区。她有一个愿望,就是踏遍蒙古族聚居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土地。
民俗研究有很强的地域性,而蒙古族聚居分布广泛,每个聚居区之间相距甚远,这就为田野调查带来了困难。有时候为了广泛收集资料,一个项目往往要调查不同的地区。敖其目前正在参与的那达慕项目就需要走访10个点;由她主持的“中国节日志·春节志·内蒙古卷”项目则走访了15个点;在整理蒙古族民族服饰类型的时候,调查了近20个点。2007年,参加中蒙两国合作进行的“跨境草原文化比较研究” 课题时,敖其与课题组其他成员在草原颠簸了近半个月的时间,进行了3000余公里的实地调查。调查期间,每天早上6点左右起床,匆匆吃过饭,便开始赶路。有时为了多走访、调查几个区域,她一直工作到深夜才安顿下来。
因为对蒙古族传统民俗研究的热爱,敖其往往是在一个项目还没有做完的时候,就开始另一个项目的准备。但在接受采访时,敖其说,与以前艰苦的条件相比,现在田野调查的条件要好很多,交通条件便利,也很安全。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0月18日第230期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