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唤起文化自觉就是唤醒文化的情感
“在欧洲大陆民俗学在一开始就和新兴的浪漫民族主义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热情的爱国主义学者搜集民间文学记录不仅仅是为了看过去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而在于发现历史模式来重塑现在、建设将来。民族主义是一种情感状态,一种个人对民族、国家的最崇高的忠诚。换句话说,根据人种学,一个民族就是一个国家,民族主义是一种爱国主义、是忠诚于民族—国家的一种表现。民俗学在唤起民众的民族意识、建立民族主义思想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其实是在唤起一种全民的民族文化意识,唤醒更多的人参与到传统文化抢救和保护的工作中去。在上述的这段文字中,欧洲的民俗学是肩负着对国家民族的热爱而进行的,当前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何尝不是如此。没有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将最终无法进行到底。有了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能形成上下合力,而不仅仅是政府和专家的事情。但文化自觉的实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文化的启蒙,需要深入浅出的阐释。缺乏阐释的文化是很容易被遗忘的。而缺少启蒙的艺术也是容易被忽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新名词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但其涵盖的内容具体到保护对象时,怎样让公众意识到遗产本身的价值。这是需要专家和文化保护部门彰现学识的时刻。
目前的情况是,专家的学术思维习惯导致在阐释过程中语言生僻感受干瘪,面对活态的非物质文化,严谨而科学的研究容易吓跑了普通人。一些专家本身就缺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因此在面对公众阐释时缺少起码的激情,这也无法唤起大众对非遗本身的情感。更有一些基层文化保护工作者,只是把非遗保护工作当做一个职业,通过上级申请设备器材,以应付上级的检查;在硬件到位的情况下,一些地方也只是配合上级进行一些应景的所谓调查,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了解。没有对乡村文化的热情很难在保护工作中全心投入,而这样的保护队伍就难免不会伤害那些亟待保护和政府扶持的艺人们。“具有强硬心肠的人承认并尊重民族差异的存在。他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包容各种差异的安全世界。对不相信差异就是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的任何研究者来说,妄图用外部压力来抑制这类人生态度的生长的想法是荒谬的。”人类学家对各地民族文化的差异所表现出的相对主义态度是令人敬佩的,但他们也充满了忧虑。文化差异导致的观念理解上的偏差和因此导致社会矛盾不是没有可能。只是矛盾的引发常常因为对文化的不尊重使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如果让民众意识到政府在其中的推动和对他们文化家园的建设作用,政府在抢救和储存属于民众自己的特色文化时,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误会也许就会减少。悲哀的是,一些所谓的文化工作者和专家们还站在高高在上的学者和审视者的位置,用怜悯的态度对待艺人和遗产本身,这样的态度必然在处理村落文化的过程中要受到排斥。
艺人和基层文化保护者的矛盾已经在田野考察中更多地暴露出来。唤醒民众的同时,作为文化工作者的“我们”是不是也该扪心自问。
此外,文化工作者除了具备对文化遗产的情感融入外,是不是还应该具备强烈的文化责任感。只有心怀着强烈忧患意识和文化责任感的人才会面对“非遗”的破坏和消失而心痛,那种真实的心痛感又必将转化为精神的动力。“这个世界城市史上绝无仅有的全国性的‘造城运动’已经将我们的大大小小的城市全部卷土重来一次,抹去历史记忆,彼此克隆,最终像蚂蚁一样彼此想象。”当冯骥才先生一次次痛心地直面现实后,随即转换的是一次次的行动,用保护行动表达一个民间文化工作者的赤子之心。而这些要求似乎都是针对专家和文化保护工作者的。
唤醒文化自觉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设传承人队伍。在中国巨量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传承人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数字。随着国家的宣传和号召,随着保护工作力度的深入以及《非遗法》的颁布实施,中国的民间艺人们从未像现在这样自豪过。民间艺人也可以登堂入室,也可以享受到过去不曾享受过的艺术家的礼遇。艺人们意识到了自己东西的好和珍贵,多数艺人们已经开始自觉传承,并主动配合政府开门授徒。
作为非遗保护主体的政府更应该是所有保护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所有的保护工作最终是要落实到政府去完成。所以政府是否能够成为非遗保护的明白人,尤其是地方父母官能否了解当地的文化宝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底,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关重要。但官员在保护中的政绩化倾向,又对整个保护工作产生影响。一些地方官员在保护工作中主要考虑到任期内的政绩工程,因此短期行为成为保护工作的“必然选择”。缺少长远眼光,试图通过文化迅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思路无疑会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偏离正途。这里除了缺少起码的文化责任感以外还缺少对本民族文化的情感融入。
参考文献:
(1)(2)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5月
(3)欧林:艺术、遗留物和身份技巧,《长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4)安托宁:劳里•航柯论民俗研究中的范式札记,《民俗研究》2009年第1期
(5)格尔茨:文化的解释,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11月
(6)朱炳祥 崔应令:人类学基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7)威尔森:赫尔德:民俗学与浪漫民族主义,《民族文学研究》2008年3期
(8)鲁思 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10月
(9)冯骥才:灵魂不能下跪——冯骥才文化遗产思想学术论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
(原文刊于《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2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