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刘丹青]《红楼梦》姨类称谓的语义类型研究
  作者:刘丹青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5-08 | 点击数:14786
 
再看看跟姨类称谓平行的父方称谓即姑类称谓的情况。北京话称父亲的姐妹都是单音节的“姑”,可加排行成“大姑、二姑、小姑”等。“姑妈”可算是普通话,但还不是地道的北京话。这与姨类称谓情况类似。南京话(老派)称父之姐为“姑妈”,父之妹为“娘娘”(阴平+轻声)。单音节的“姑”未见。《红楼梦》姑类称谓出现于三项关系。一是贾府小辈称贾赦、贾政之妹贾敏(林黛玉之母)为“姑妈”(3回)。二是王熙凤除从夫称薛姨妈为“姨妈”外,也据娘家关系称她为“姑妈”(35回、36回),薛姨妈是王熙凤的父之妹;三是金荣称父之妹璜二奶奶为“姑妈”和“姑娘”(9回、10回)。以上三项,均是父之妹之例,可称“姑妈”,这与南京话“姑妈”指父之姐不同;但又有“姑妈、姑娘”两词,且不用“姑”,这与南京话用两个词且一带“妈”一带“娘”的情况相近,而与北京话明显不同。
 
二 姑姨称谓分长幼的跨方言比较
 
在《红楼梦》中得到部分反映的南京方言姨类及姑类称谓,在语义类型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父母的同胞按性别分有四类,即叔伯、姑、舅、姨,用国际上习用的义素表示法就是:
FB(父之兄弟)、MB(母之兄弟)、FS(父之姐妹)、MS(母之姐妹)以上代号,F代表father(父亲),M代表mother(母亲),B代表brother (兄弟),S代表sister(姐妹)。有的称谓不分父方母方,则F和M可以合为一个P,代表parent(父母),下文将会用到这个代号。以上四类若再按长于或幼于父母一分为二,则有八类。即:
  FBe(父之兄)、FBy(父之弟) FSe(父之姐)、FSy(父之妹)
  MBe(母之兄)、MBy(母之弟) MSe(母之姐)、MSy(母之妹)这里,小写的e代表elder(年长者),y代表younger(年幼者)。普通话仅父亲的男性同胞分长幼,其他都不分,实分五类,其中男性三类(FBe伯伯、FBy叔叔、MB舅舅),女性两类(FS姑、MS姨)。而南京方言则除母亲的男性同胞即“舅舅”外都分长幼,实分七类,其中男性三类,同北京话,女性四类(FSe姑妈、FSy姑娘、MSe姨妈、MSy姨娘)。这是两种很不相同的语义切分类型。汉语方言词汇调查表和调查报告习惯上都以普通话的五分法形式出现,其实这种形式并不适合调查和记录所有的汉语方言。就本文讨论的姑姨称谓而言,北京的类型可称为二分法,南京的类型可称为四分法。另有一种四分法是根据婚否来分,本文不讨论。我们想知道的是,南京方言的这种四分法的语义特点体现了哪种方言类型。
首先,这种特点看来不属于北方方言的类型。北京大学编《汉语方言词汇》共收18个点。其中官话8个点,父之姐妹分长幼的未见,因此不存在四分法;母之姐妹分长幼(三分法)的仅西安一点。另据我们对所见文献的考察及当面询问,在华北(如天津)、中原(如河南、徐州)、山东(如德州、博山、即墨)、山西(含晋语,如天镇、中阳、阳曲)、东北(哈尔滨)等官话和晋语方言中都未发现有这种语义特点;仅在乌鲁木齐回民汉语中见到父母之姐妹分长幼(四分法),而这一方言群体的来源也是清末西迁的“陕西人居多”(刘俐李1989),与西安的三分法当同出一源,可视为北方汉语中的仅有例外。
其次,这种特点也不像是南京方言所在的江淮方言的类型。《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共收江淮方言点10个,加上我们的补充调查,证实除南京外,只有江南的南京邻城镇江和江北的泰州父母姐妹分长幼,其他地方,包括书中未列的仪征、姜堰(前泰县)、泰兴、兴化等都没有这种特点。而在《安徽方言概况》所列的75个点(约半数属江淮方言)中无一点有这个特点。泰州成为长江以北江淮话中唯一发现四分法的点。
以上两方面的材料,不排除有调查疏漏不够全面的情况,但至少反映了大致的倾向,即北方官话和江淮方言中父母姐妹分长幼是极其罕见的。
南京及镇江历史上曾属吴语区,晋室东渡后开始逐渐向北方话——官话系统演变。南京话的上述语义特点,应是一种吴语的方言类型。下面是笔者查阅和调查所得的部分太湖片吴语点的情况,使用的符号同上:
上海:FS娘娘;MSe大姨姆妈;MSy阿姨
舟山:FSe姑妈;FSy阿都、都都;MSe姨娘;MSy阿姨
苏州:FSe嬷嬷、伯伯;FSy娘娘(阴平);MSe娘姨嫚嫚;MSy阿姨
吴江同里:FSe嬷嬷;FSy嗯娘;MSe大姨姆妈;MSy阿姨
昆山周庄:FSe嬷嬷;FSy嗯娘;MSe大姨;MSy娘姨
常熟:FSe好伯;FSy好叔;MS好娘舅
常熟兴隆:FSe老伯伯;FSy爷叔;MS舅舅
丹阳:FS嫚;MSe大姨嫚;MSy姨娘
通州金沙:FSe姑妈;FSy娘娘(阴平);MSe姨妈;MSy姨姨
启东吕四:FS姑妈;MSe姨妈;MSy姨姨
靖江:PSe亲娘;FS好伯;MS姨娘以上共有11个点。舟山、苏州、吴江、昆山、通州5点是完全的四分法,即父母姐妹都按长幼分别用词。其余6点是某种形式的三分法,如上海是姨分姑不分,常熟是姑分姨不分,靖江是父之姐与母之姐不分。在四分法的点,长幼区分也常跟南京话一样延及非亲属交际。如吴江同里小孩称略长于父母的女性为“嬷嬷”(同FSe),称略幼于母亲的女性为“阿姨”(同MSy),可见姨姑类称谓分长幼的语言心理之牢固。另一方面,在我们的取点范围内,也有覆盖面及地点数接近上述各点的苏南吴语不区分长幼,而采用北京式的二分法,它们包括无锡、常州、江阴顾山、江阴要塞、宜兴周墅、武进罗溪、武进村前。采用四分或三分法的上述11点既有吴语代表点及附近地区,也有处在吴语边界上的点——丹阳在吴语西北端,最后3点都在长江以北与江淮方言接壤处。在苏沪吴语区这不太大的区域内,这些方言点和分布范围应该说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但其分布密度还称不上是北部吴语的普遍类型特征。考虑到靠近江淮方言的边界吴语仍保留这一特点,并且用词也与吴语腹地有共同点(如阴平的“娘娘”指父之妹),可以推知这是一种较为悠久的特点。因此仍可看作吴语的一种语义类型。南京方言中的这一特点,显然不是江淮方言的共同特点,而是吴语留存在南京话中或影响南京话的成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陈建宪]中国洪水神话的类型与分布
下一条: ·[纪兰慰]少数民族舞蹈在中华舞蹈史中的历史地位
   相关链接
·[张琼洁 李莹]从作家“雅”言到民间“俗”曲:大鼓书《贾宝玉夜探潇湘馆》的形成·[兰锦]《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楹联的分析比较
·[田天]座次的写法·[张博]《红楼梦》中的生日描写
·[落笔升蝶]《红楼梦》与元宵节·赵云芳:《民俗学视野中的<红楼梦>》
·《儒林外史》《红楼梦》构成现代中国小说的起点·[向阳]《红楼梦》中的节日习俗:贾府年事要过完正月
·[夏桂霞 夏航]浅析《红楼梦》中的萨满文化·[吴松林]《红楼梦》满族风俗研究之我见
·[王云英]从《红楼梦》谈满族服饰·[吴松林]《红楼梦》满族风俗研究之我见
·[富育光]谈《红楼梦》中满族旧俗·[马经义]《红楼梦》中的满族风俗
·[胡文彬]《红楼梦》与清代民俗文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