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宾秀英 青麦康珠]藏传佛教思想对藏族婚俗的影响
——以四川省甘孜县农区婚俗为例
  作者:宾秀英 青麦康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4-29 | 点击数:9830
 
婚姻是否缔结除了要看通婚范围以外,还要看男女双方生肖的五行和纪年的十二属相的生辰是否相克或相冲,人们十分忌讳生肖和属相相克相冲,认为生肖相克相冲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不过在甘孜县这一原则不是很严格,因生产方式、生活环境的不同,人们对这种现象的认识也存在差异。不过在甘孜县这种现象是可以化解的,大多数的民众选择请当地的僧人来念经、佩戴相应的护身符等方法来化解双方属相相克相冲的现象。
(二)提亲
在不违背近亲通婚的前提下,当地藏民的婚恋有着较大的自由。他们在劳动生产和各种社交场合可以自由交往和谈情说爱。等到时机成熟双方将自己的意愿告诉父母以征得他们的同意,如果父母同意这门婚事家长就会出面请人提亲,最后安排婚嫁。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父母相中了某男或某女,然后征求子女的意见,子女同意就会安排进一步的事宜。
提亲的习俗礼仪在各地都是大同小异、相差无几,但却是整个婚姻缔结过程中第一个带程式化的礼仪,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在甘孜县一般妇女不为青年男女结合穿针引线,媒人应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来担任。因为长者深晓礼仪,善于言辞,通晓传统的谚语和格言,对于这样德高望重的善言者,甘孜藏语称为“巴么”。提亲的家长会随同“巴么”择吉日带上青稞酒、哈达、茶叶去对方家中,并由“巴么”说明来意,如果对方家长同意的话就会接受敬献的酒、茶、哈达,反之则表示拒绝这门婚事。双方同意以后就会请当地的高僧卜卦择算男女的生辰属相是否相合,预测婚后祸福吉凶。卜卦吉利便确定,不吉利时则有两种选择,一是就此罢休另择佳偶;一是请喇嘛念经驱邪消灾。提亲大事结束以后双方父母便会择日商定婚礼的程序和婚后的一些事宜。比如婚礼的规模、嫁妆和彩礼、婚后子女的生活、离婚以后财产分配等事宜进行洽谈。一般情况下双方家长会让“巴迷”作为见证人,并且以这天洽谈好的事宜作为以后办事的准则,这样在以后出现什么状况都会以此为依据。
(三)举行婚礼
甘孜县藏族的婚礼程序比较复杂,婚礼习俗除具有鲜明的民族与地域特点以外,同时又带着厚重的时代印迹,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混融、多姿多彩的风貌。婚庆大典之日是根据高僧的卜卦来确定的。当地对婚嫁的日期很注重,要使婚事办得顺顺当当,夫妻婚后和和美美,就必须选择一个吉祥的日子。婚嫁选用日期的数字视单数为吉祥。到对方家说媒日、择定婚期、新娘启程的时间、成大礼的时间等都要请佛教高僧占卜算定,而且这些日期一般都是一、三等单数,禁忌用双数,数字的选用大都是三、六、九,尤其重视三与九,由此可以看出藏传佛教思想已经根深蒂固的影响着当地人们的观念。
除此之外甘孜县藏族具体的婚礼程序中也随处可见藏传佛教思想的影子。婚礼大典之日也是由当地高僧卜卦择吉日举行,婚礼大典之日的前一天就要到对方家中迎亲。迎亲人员全部都由年轻的男子充当,其中一般都是自己家的至亲,这些年轻男子要打扮得非常正式,以这样的方式来体现娶亲人家的诚意。
婚庆大典之日,根据卜算确定的时间迎新娘(或新郎出门)。迎亲途中的道路两旁当地的人们都会放置盛满水的水桶,并以松树枝装点水桶,以此来祝福这对新人。在藏传佛教中松树枝是煨桑仪式时用来煨桑的吉祥之物,藏民都认为只有用松树枝来煨桑他们的愿望才会随着桑烟抵达上天。受此影响在甘孜县松树枝就是神树枝,是会给他们招来福气的。迎亲人家看见这些用松树枝装点的水桶时会自觉地在上面敬献哈达,并且在每个水桶上面放置现钱,放置现钱的多少一般以迎亲人家的经济条件决定。当新娘或新郎准备进入家门时首先会有一名属相与新娘(或新郎)相符的人领着新娘(或新郎)转门前的火堆三圈,以此仪式来消除一路上携带的“邪气”。随后会有一位当地的高僧为新娘(或新郎)进行“持”,“持”本意为“沐浴”,是一种佛教仪式,以洒圣水的方式为人们驱邪减灾。接着将新娘(或新郎)迎至家中的经堂里,经堂的床榻上铺着白色毛毡,白色毛毡上用麦子画着已经被藏传佛教吸收了的苯教“雍肿”符号。当地的人们认为经堂是家中最为神圣的地方,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表达他们迎娶新娘(或新郎)的诚意。婚礼期间进行各式各样的娱乐活动,除此之外婚庆大典的一整天都要不间隔地煨桑,以求当天婚庆大典的顺利进行以及祈请佛祖庇护这对新人以后的婚姻生活。
甘孜县藏族的婚礼程序中随处可见藏传佛教的影子,从说婚到完婚,礼物中不可缺少的哈达;祭坛时藏传佛教的“三白”牛奶、酥油、酸奶;认为结亲之日若大雪纷飞是幸福美满的吉兆;新娘到门口象征性地喝一口牛奶;用系有白羊毛的松树枝蘸着掺有牛奶的水向上中下弹三次祭祀诸神等,这一切都表示新婚夫妇幸福甜美、万事顺愿、喜庆有余。综上所述能够充分的说明甘孜县藏族的婚礼程序传统色彩浓厚,所有仪式仍旧古朴,其中穿插的“宗教仪式”寓意非凡,所以甘孜县藏族的整个婚礼程序内的传统内容和象征意义都呈现出一种神秘古朴之态,宗教成份浓厚。
 
三、结语
 
婚俗文化是藏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了解婚俗文化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整个藏族文化,而且对丰富我们整个民族文化资源,加强文化认同和社会凝聚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甘孜县的藏族婚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纯朴的民风民情,并以其独有的风格展现了甘孜县独有的婚礼程序,随之也进一步表现了渗透在这些程序中根深蒂固的藏传佛教思想。这种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不仅是藏族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也是我们民族大家庭灿烂文化园中的一朵奇葩。
 
参考文献:
1:伦珠旺姆,昂巴.神性与诗意——拉卜楞藏族民俗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Chen Liming.Tibetan's Traditional Wedding Custom Culture and Its ChangesJ:.Journal of Tibet University,2002,(2).
陈立明.藏族传统婚俗文化及其变迁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2,(2).
3:鲍宗豪.婚俗文化:中国婚俗的轨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4:LI Ya,Pavldan Nyima.On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Religious Activities in Wedding Customs of Gyalrong TibetansJ:.Journal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ies,2010,(6).
李涯,巴登尼玛.嘉绒藏族婚俗中宗教活动的教育功能J:.民族教育研究,2010,(06).
(本文原载《民族学刊》2011年第6期,文中图片、图表等请参见纸质媒介)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民族学刊》编辑部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李悦]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十七年
下一条: ·[刘辉豪]云南民间故事的生态源流与文化底蕴
   相关链接
·[吴秋林]藏佛刻:符号化生存的智慧和精神·[仁欠 张冲 仁青才让]卓仓藏族婚俗彩礼及其作用研究
·[唐仲山]青海藏传佛教民俗文化圈的基本特征·伏藏:被埋藏的秘密
·[唐景福 朱丽霞 牛宏]甘南、肃南地区藏传佛教的现状调查·国家宗教事务局:《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办法》
·国家宗教局:藏传佛教寺庙事务不受境外干涉·[张长虹]吸收与创新:藏传佛教艺术的形成过程
·[嘉木扬·凯朝]蒙藏佛教关系研究·藏传佛教觉囊派“梵音古乐”流传千年不绝
·[刘守华]藏传佛教与《尸语故事》·擦擦──璀璨藏文化的缩影
·青海:格萨尔王之剑在藏传佛教寺院公开展出·[李茂林 许建初]云南藏族家庭的煨桑习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