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刘毓庆]中国文学中水之神话意象的考察
  作者:刘毓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4-19 | 点击数:33978
 
 
女子所在之地“淇水在右,泉水在左”,显然是一个有水环绕的地方。男子可以看见女子的笑容和佩饰,可是“远莫致之”。《泽陂》云: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泽畔有美人,她像水中的荷花。想得到她,可是却隔着茫茫泽水,因此只有“涕泗滂沱”了。
在这里,水带给人们的是痛苦,是遗憾,是青春之火的燃烧与幻灭。
另一组以《溱洧》为代表,记录了青春男女的相见、相识、相得、相爱的欢乐。《溱洧》云: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韩诗》说:“《溱洧》,说人也。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辰,于两水上,招魂续魄,拂除不祥,故诗人与所说者俱往观也。”《汉书·地理志》注则云:“谓仲春之月,二水流盛,而士与女执芳草于其间,以相赠遗,信大乐矣,惟以戏谑也。”在以性的放荡为主旋律的节日里,男女大会于水畔,他们相互结伴,相赠、相悦,呈现出了一片欢乐的气氛。《褰裳》云: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这带有很强的挑逗性和随意性。虽是男女谑词,但也可以看出一种习俗。这不是女子个性坦率的表现,而是群体观念和节日生活的反映。
在这个节日里,任何男人都有可能和任何女人结合,他们都有极大的选择自由。因而也会出现种种不同情况。《扬之水》写男女在扬水之畔相见云:“既见君子,云何不乐。”“既见君子,云何其忧。”这里的“乐”,便是旧日情人相见的乐,这个“忧”字,披露了长时间隔离的痛苦。《桑中》说:“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这是对淇水之滨艳遇的回忆,这所交的则像是新欢。《汾沮洳》云: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这是对在汾水之滨所交男子的赞美。这位参与性放荡活动的女子,完全获得了心灵上的满足,因为她所交的乃是一位风度翩翩的有特殊魅力的青年。《山有扶苏》则不同了:
 
山有扶苏,隰有荷花。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在泽畔的大会中,姑娘本想找个标致的美男子(子都是古之美男子),结果却遇了个傻小子。虽不称心,亦可苟且乐之。
当然参与狂欢的女性并不一定都是性隔离者。东周时期性隔离制度只是在贵族社会中残存者,也只有贵族女子才有条件不折不扣地履行原始古礼,进行隔离教育。孔颖达依据经书,而说天子、诸侯、宗子皆有“女宫”,是很有道理的。在平民社会中,性隔离大概只能象征性的进行,而原始开禁后的性放荡则完全凝固成了一种节日,使青春勃发的男女,享受一年一度的性狂欢。
本世纪40年代,闻一多先生撰写过一篇题为《说鱼》的精采论文。他列举了《诗经》与现代民歌中的大量例子,论述了鱼、打鱼、钓鱼、吃鱼以及吃鱼的鸟兽等与婚恋的关系。他认为“鱼”是一个隐语,它代替“匹偶”或“情侣”。至于“为什么用鱼来象征配偶呢?这除了它的蕃殖功能,似乎没有更好的解释。”拙见鱼之这种象征意义,恐怕还是离不开水畔男女狂欢之俗。女子被隔离于水洲,男女在水畔求爱,要委婉地表达出自己的心情,鱼便成了绝好的象征物。他们可以此为导体,相互对歌、沟通。如《候人》云: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鹈即鹈鹕,是一种水鸟,也是捕鱼的好手。可是它嘴都不肯湿,自然难以捞到鱼了。这里的鱼就是象征女性的,男子不肯下手,自然得不到姑娘。女子通过鹈鹕食鱼的暗示,对男子发出了挑逗、求爱的信号。像其他婚恋诗作中的食鱼、钓鱼等意象,其象征意大多如此。
总之,神话的传说,《诗经》的咏唱,都在证实着这样一个事实:水凝定着先民两性生活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与悲哀。
 
五、水死与女性之性焦虑
 
水是生命的发源地,水凝定着先民的欢乐与悲哀。——神话、《诗经》如此地向历史诉说。水诱惑着生命的死亡意识。——哲学、历史如此说。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谭志湘]论中国少数民族戏曲走向
下一条: ·[任萍]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的政府参与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陈岗龙]城隍、格斯尔与落水鬼
·[邓清源]元基因与地域性·[祝赫]大文学史观下百鸟衣故事的诗学解读
·[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
·[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琼洁 李莹]从作家“雅”言到民间“俗”曲:大鼓书《贾宝玉夜探潇湘馆》的形成
·[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游红霞]“中国寻根之旅”构建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谱系理路
·[杨赫]互联网场域中口头文学传承的动力机制分析·[谢亚文]女性讲述者的发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百年回顾
·[夏中华]中国民间故事异境叙事研究现状述评·[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
·[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王玉冰]荷兰汉学家高延的中国节俗考察与书写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