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刘毓庆]中国文学中水之神话意象的考察
  作者:刘毓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4-19 | 点击数:33981
 
 
三、水上学宫与女性性隔离教育
 
由神话传说推进到三代历史,在文明制度确立的扉页,仍可看到性隔离制度的深深迹痕。然而它变了,变成了具有文明意义的性隔离教育。《礼记·王制》云:
 
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 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这是一则关于周代学校的记载。杨宽先生在《古史新探·我国古代大学的特征及其起源》中,对此作了详尽的考证。值得注意的是,辟雍乃是一个四面环水的高地,高地上建有厅堂式草屋。诸侯的泮宫形式相似。《大雅·灵台》传云:“水旋如璧曰辟雍”。《说文》说:“泮,诸侯乡射之宫,西南为水,东北为墙。”《鲁颂·泮宫》郑笺云:“泮之言半也,半水者,盖东西门以南通水,北无也。”问题在于:为什么作为学宫的辟雍、泮宫,却要环之以水呢?而且这样的学宫,究竟只是男校呢,还是也有女校呢。吕思勉先生云:
 
盖我国古者,亦尝湖居,如欧洲之瑞士然,故称人所居之处曰州,与洲殊文,实一语也(洲岛同音,后来又造岛字)。以四面环水言之则曰辟,以中央积高言之则曰雍。斯时自卫之力尚微,非日方中及初昃犹明朗时,不敢出湖外,故其门必西南入(11)。
 
这是说,环水建构的学宫形式,乃是古老模式的延袭。只是既然“自卫之力尚微”,为何周时唯学宫独然?我怀疑这种模式,其前身如果不是女性住宅或女校,所存在过的女校,亦当是与此同构的。而且据《白虎通·辟雍》云:子弟之所以要入辟雍而不在家就教,其原因是因“当极阴阳夫妇变化之事,父子不可相教”。这实际上是说性教育乃是辟雍中的一项主要课程。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辟雍与原始性隔离的关系。
根据现代文化人类学的调查,女性成年期的性隔离,往往是伴随着女性性教育进行的。中非地区性成熟期的女孩,在隔离期间,就有人教给她们将来该干什么(12)。里比利亚的尼格罗人,在结婚之前的少男少女们要分离为两个“咒森”,这可以看作一种准备结婚的寄宿塾。少女的咒森设在部落附近的森林中,女塾中的教师由年老妇女担任。少女十岁入塾,直在里面寄宿到结婚,绝对不许男子入内。少女在这里学习唱歌、游戏、舞蹈、咏诗等(13)。新几内亚的基米人,凡满婚龄的姑娘,往往被聚集到一间圆形茅屋内,接受婚恋教育,由已婚的中老年妇女任教(14)。《礼记·内则》也记载了我国古代女性教育的情况:
 
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 织纴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菹醢,礼相助奠。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
 
这是说,女子十岁就要学习妇德、妇功及礼仪之事。女师被称作“姆”,字又写作娒。《说文》云:“娒,女师也。”《仪礼·士婚礼》注云:“姆,妇人年五十无子,出而不复嫁,能以妇道教人者。”女师又称妿,《说文》云:“妿,女师也。”又称师氏,《诗经·葛覃》“言告师氏”传:“师氏,女师也,古者女师教以妇德、妇容、妇功。祖庙未毁,教于公宫三月,祖庙既毁,教于宗室。”孔疏总结经传之说云:天子、诸侯、宗子都有女宫,贵族女子出嫁前,要在女宫接受三个月的教育,为学习妇女之道。这种女性教育自然是与男性隔离的。
虽然史书上没有记载原始女校的名称(孔颖达以“女宫”名之),但辟雍、泮宫实在有女校的嫌疑,否则便是男女学校之共名。“辟”有“别”的意思,“泮”有“分”的意思。“雍”本字作“”,从“广”,意为官舍;“宫”指宫室。辟雍、泮宫皆蕴有隔离的意思。而那四水环绕的模式,实在与神话中的“女子国”没有什么两样。在古文字资料中,我们也发现了这一女性生活的信息。第一、原始女校接受的都是豆蔻年华的少女,正当人生最美丽的时期。接受教育是对她们野性的改造,遵从“婉娩听从”的妇德。故而从女的字,如:安、妥、娴、姽、、婳、妍等,即有好意,也有安静意,将美好(由华年美貌引出)与安静(由隔离教育引出)联系了起来。卜辞中有“嬖”字,常见于祭祀之卜辞,“嬖”显然是作为一种牺牲物向神或祖先敬献的。陈梦家先生《殷虚卜辞综述》认为,嬖可能指一种可为牺牲的女奴。我怀疑其指华年少女。卜辞有云:“丁巳卜于河牢沈嬖”(后上2.3.4)。这是一条祭河的卜辞, 沈嬖当与《史记·滑稽列传》所述的河伯娶妇之俗有关。“嬖”字从女从辟,辟正是辟雍之辟,其原始意义当与豆蔻年华被隔离的女性有关。《墨子·尚贤》所谓“不嬖颜色”,《说文》所谓“嬖,爱也”,也都证明着嬖乃华年美貌、讨人喜爱之女色。第二、在古文字中,留存着妇女群居生活的阴影。如:姦,从三女,三言其多。《说文》说:“姦,私也。”即私通、淫乱之意。姧,从二女,从干,《玉篇》云同姦。从二女,意同姣,《玉篇》:“姣,淫也。”窃疑此与性隔离之女性群体中的同性恋有关。否则三女无男、二女无男,何以能淫?第三、由于水为女性性隔离之屏障,故而许多从女之字都和水发生了关系。如:女水,见于《水经注》;妫水,见于《尧典》;姜水、姬水,见于《国语》;汝水,见于《说文》。卜辞中有字,从女从川,《字汇补》中有字,从女从淼,也都暗示着女性与水的关系。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谭志湘]论中国少数民族戏曲走向
下一条: ·[任萍]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的政府参与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陈岗龙]城隍、格斯尔与落水鬼
·[邓清源]元基因与地域性·[祝赫]大文学史观下百鸟衣故事的诗学解读
·[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
·[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琼洁 李莹]从作家“雅”言到民间“俗”曲:大鼓书《贾宝玉夜探潇湘馆》的形成
·[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游红霞]“中国寻根之旅”构建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谱系理路
·[杨赫]互联网场域中口头文学传承的动力机制分析·[谢亚文]女性讲述者的发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百年回顾
·[夏中华]中国民间故事异境叙事研究现状述评·[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
·[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王玉冰]荷兰汉学家高延的中国节俗考察与书写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