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刘毓庆]中国文学中水之神话意象的考察
  作者:刘毓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4-19 | 点击数:33991
 

 

毫无疑问,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水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而且有丰富蕴涵的意象。这个“意象”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由水之属性生发与体现出的意义,如历史的变迁,时间的流失,荣华的消失,青春的失落,宇宙间的衰变,事物之不可复返,以及纯洁、清美、柔韧、德性等,这可说是水之“基本意象”。二是由远古人类经验的无数次重复而凝定的意义,这可说是水之“神话意象”。关于前者,当代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1),故此略而不谈。 这里所要讨论的只是水之神话意象的源起及其在中国文学中的意义。
《红楼梦》中宝二爷有句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这话听起来轻飘飘,掂起来沉甸甸。因为它牵涉到了一个文化问题。在中国人心灵的字典里,“水”有两个特殊的意义。一是指女性,如古戏剧小说中,称妓院为“水户”,妓女荐寝叫“水上”,女色之害曰“祸水”,性自由的女性曰“水性”,女性之美者曰“水灵”。二是在诗歌中作为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表达男女一种缠绵的情思与情缘障碍,如“思君如流水”、“阳台隔楚水”、“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等。在这里,水带有显明的象征性、超验性倾向,作为一个神话意象,它凝定着民族的群体意识与本能情绪。探讨这一意象的生成历史,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课题。
“神话意象”又称作“原始意象”,是指在人类早期形成的、带有一定文化含量的意象。用荣格的话说,它是人类祖先重复了无数次的同一类型经验的心理残迹。“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我们祖先在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一点残余,并且总的说来始终遵循同样的路线。它就像心理中的一道深深开凿过的河床,生命之流在这条河床中突然奔涌成一条大江,而不是像先前那样在宽阔然而清浅的溪流中漫淌。”(2)在水这一原始意象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埋葬在历史年代中的远古世界。我认为,水与女性、性爱的微妙联系,乃是远古人类性禁忌与性隔离制度在民族心理留下的残痕,是由民族早期的群体经验而形成的一种情结。为作深入考察,我们不得不回到洪荒的神话时代作漫长的历史追踪。
 
一、水与原始的女性隔离
 
水与女性情缘的绾结,早在神话时代就已开始。《山海经·海外西经》中有一段至为重要的记载:
 
女子国在巫咸北,两女子居,水周之(郭璞注:有黄池,妇人入浴,出即怀妊矣。若生男子,三岁辄死)。
 
类似的记载还见于《后汉书·东夷列传》、《南史·东夷传》、周致中《异域志》、陆次云《八纮荒史》等。女子国——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它有两点与众不同,一是国中只有女人没有男人,二是其国在水中,有神水能让这里的公民暗结珠胎。长期以来,神话研究者将此认作是纯神话的幻想,历史学家则将此认作母系氏族部落。然而我们却从中看到了原始的性禁忌与性隔离制度的投影。
据现代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在人类社会的初期,各民族都实行过两性禁忌与隔离制度。这种制度主要是为避免狩猎集团内部为争夺女性而发生纠纷产生的。因为原始人类在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条件下,是靠着自然群体的团结合作获取猎物而生存的。而争夺女性的纠纷却涣散着生产过程中人们精神的专注与协作,严重地影响到狩猎生产,而导致集团食物紧缺,以致威胁到集团的生存。于是产生了生产季节的性禁忌制度。即在生产过程中,禁止发生任何两性间的交往与接触,遂而出现了两性隔离制度。这种男女隔离制度,并没有随着狩猎时代的结束而消失,相反由于这一原始群体经验的无数次重复,凝定成了一种顽固的礼俗,给原始氏族,即进入农业时代的民族,留下了一份古老的“遗产”。使之遵循着一定的原始生活节律,重复着两性隔离的古俗。而且处处是女人们抱成一团,同时与男人隔开(3)。这在近世的许多原始部落中,也还大量残存着。中非地区有一种女子育肥房的风俗,性成熟期的女孩被隔离开来,有时长达数年之久。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的凯利尔印第安人中,性成熟的女孩,要被隔离三四年,人称为“活埋”。在太平洋南部的萨摩群岛,女孩在幼儿时期的头几年,就生活在完全没有男孩子的同性同龄伙伴之中。她们在村子的一角落,被人严加守护(4)。在阿拉佩什人中,女孩月经初潮即被隔离,听从告诫进行一系列的仪式。经过一段时间,仪式完结,方许与丈夫圆房(5)。据苏联学者谢苗诺夫的研究,人类从前存在过女人住宅,在大洋洲、澳大利亚、亚洲、非洲、美洲都存在过姑娘住宅(营地),而在欧洲一些民族中也可以看到这种住宅的明显遗迹。“在高加索的一些民族那里,曾记载有专门的‘女人住宅’和‘姑娘住宅’,相应的女人集团和姑娘集团都会到那里消磨时光。在西非,在吉尔伯群岛和加罗林群岛(密克罗尼西亚),也都发现有专门的供女人们集会的住宅,并且那是禁止男子进入的。总之,几乎在前阶级社会的所有民族中都存在一些专门的建筑(住宅、窝棚等),妇女在向成年状态转变的时期、在月经来潮时期和分娩时期,都必须住在这种建筑物里,与男人们严格隔离开。”(6)虽然目前人类学家对现存原始部落中的隔离制度、以及原始人对其自身习俗的解释,相互间存在着很大分歧,但这种事实的存在却是无可怀疑的。
我国古代典籍中也有关于性隔离的残缺信息。《礼记·郊特性》云:“男女有别”,《礼记·内侧》云:“男不言内,女不言外”,“外内不共井”,“内言不出,外言不入”,“道路男子由右,女子由左”,“女子十年不出”等,都是性隔离制度残存的证明。于此我们再看关于女子国的神话,一切便涣然冰释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谭志湘]论中国少数民族戏曲走向
下一条: ·[任萍]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的政府参与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陈岗龙]城隍、格斯尔与落水鬼
·[邓清源]元基因与地域性·[祝赫]大文学史观下百鸟衣故事的诗学解读
·[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
·[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琼洁 李莹]从作家“雅”言到民间“俗”曲:大鼓书《贾宝玉夜探潇湘馆》的形成
·[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游红霞]“中国寻根之旅”构建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谱系理路
·[杨赫]互联网场域中口头文学传承的动力机制分析·[谢亚文]女性讲述者的发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百年回顾
·[夏中华]中国民间故事异境叙事研究现状述评·[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
·[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王玉冰]荷兰汉学家高延的中国节俗考察与书写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