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城市社区民族通婚现象调查研究是当今民族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笔者对西宁市城中区20世纪90年代近8年的民族通婚变动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试图以小见大,揭示在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的新形式下,城市社区民族通婚有关发展演变规律。并借此间接地或直接地了解在城市这个大环境中各民族的生活状况、价值观念以及民族关系的发展状态与演变情况,从而为民族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西北;城市社区;民族通婚
中图分类号:C95-05:C91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2004)02-0045-05
西宁市城中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社区,有汉、回、藏、蒙古、土、撤拉等6个世居民族和朝鲜、满、壮等其他民族,共有人口168,275万人。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89.49%;回族占总人口的6.18%;藏族占总人口的2.13%;土族占总人口的0.59%;撒拉族占总人口的0.73%;蒙古族占总人口的0.34%;其他民族占总人口的1.12%。城中区是西宁市五区三县城市化、社会化较发达的社区,它既是多民族聚居区又是经济、科教文化发展程度较高的一个社区,具为一定的代表型。笔者以城中区档案馆所保存的1993年——2000年城中区民族通婚的原始资料为依据,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1993——2000年民族通婚总体状况分析
笔者对1993——2000年城中区民族通婚的大多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后,绘制了一幅民族通婚比例变动曲线图(见图1)。
图1 1993-2000年西宁市城中区民族通婚变动曲线图
本文中讨论的民族通婚是指少数民族的族际婚和族内婚的总和。图中显示,从1993年到2000年的8年间,民族通婚在当年结婚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1993、1994、1995年民族通婚的总人数占当年结婚总人数的8%,1996年上升到10%,以后稳定在10%至11%之间。由此可见,剔出偶然年份,在整个90年代,西宁市民族通婚总趋势是不断上升的。这一特点,单纯从民族通婚的人数也可以反映出来,1993年结婚总人数为932对,民族间通婚人数为74对,到了2000年,结婚总人数为1035对,民族间通婚人数为140对,在结婚总人数增长不多的情况下,民族通婚的总人数都由1993年的74对增加到了2000年的140对,通婚总对数将近翻了一番。为了更好地揭示其中隐含的规律,我们不妨引入更多的统计分析因素,以便从侧面对其进行把握。
二、民族通婚在各个构成因素中所发生的变动
(一)年龄分布上的特征
为了能够直接客观的反映民族通婚在年龄分布上的变动特征,划分为四个年龄段:24岁(含24岁)以下,25-39岁,40-54岁,55岁以上。这么分段,是考虑到我国当前社会学与法律的一般规定。按照婚姻法规定,25岁以下首婚者为早婚,25岁以上为首婚者为晚婚。而40岁与55岁分别为社会学上约定的中年与老年分界线。为了更清楚地揭示民族通婚与年龄的关系,我们将男性与女性分别统计。公式如下:
该年龄段通婚男(女)性人数÷该年通婚男(女)性总人数×100%
按照这个比例,将1993年至2000年24岁以下年龄段和25-39岁年龄段组成变动曲线加以比较(见图2A,图2B)。
从图2A中可以看出,男女两性早婚比例虽呈波动状态,但总的趋势都在下降。女性早婚比例变动曲线图显示,波峰与波谷的平均差为12个点,即平均下降幅度为12个点。而男性的平均差即平均下降幅度为9个点。女性早婚下降的幅度较男性高出3个百分点。但女性早婚的总比率依然远远高于男性。与早婚趋势相反,晚婚趋势则呈明显上升趋势。图2B的变动特征可与图2A完全相应证。一方面是男女两性通婚人数在该年龄段明显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女性上升的幅度(约12个点)要明显高于男性(约6.75个点)。
图2A 24岁以下年龄段通婚比例曲线图
图2B 25-39岁年龄段通婚变动曲线图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