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艺术 
 2011 年 第 3 期
 目 录    序号 篇名 作者 页码
 1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光辉的历程——雕塑名家邀请展”在京举办   2  2  卷首语   5  3  16-18世纪欧洲人理解的中国龙  施爱东;  6-23  4  商“乐”与周“易”:商、周艺术与宗教及商、周文化关系  邢文;  24-31+45  5  伊甸园生命树、印度如意树与“琉璃”原型通考——苏美尔青金石神话的文明起源意义  叶舒宪;  32-45  6  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走向“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期”——高小康教授访谈录  廖明君;高小康;  46-52  7  释“铸鼎象物”  王怀义;  53-58  8  中国岁时民俗文献的书写传统及其成因分析——兼及这一传统对明代岁时民俗文献的影响  张勃;  59-66+58  9  乡村共同体关系的传统构建——以近代徽州仁里花朝会为个案  小田;  67-71  10  20世纪中国史诗学研究的诠释与思考  冯文开;  72-76  11  稿约   76  12  德宏傣族佛教寺院的信众吟诵艺术及其文化变迁  杨民康;  77-82+117  13  近百年中国戏神信仰之研究  陈志勇;  83-88  14  海外酬神演戏与福建戏曲传播  王汉民;  89-93  15  从《考工记》看齐国乐器制造业  李红云;  94-96  16  玦、阙、凹穴以及蹄印岩画  汤惠生;  97-102  17  唐代“行道僧”图像考  于向东;  103-108  18  金代金源设计艺术初探  李艳红;  109-111  19  岭南“满洲窗”艺术探析  江滨;卢莹;  112-114  20  河南传统钧瓷文化产业的现代设计思考  王庆斌;  115-117  21  天津旅游纪念品设计开发研究  钟蕾;李杨;  118-121  22  雷州石狗造型艺术研究  陈建用;  122-124  23  菩萨造像的中性化与观音造像的女性化  王敏;  125-127  24  淮阳泥泥狗之猴形象文化探微  秦方方;  128-130  25  锡伯族念唱调探析  韩育民;  131-133  26  丁善德《中国民歌钢琴曲三首》旋律创作特点分析  张冰;  134-136  27  冉利强版画作品选登   137  28  汪晓东设计作品选登   138  29  来稿优秀作品选登   139-140  30  南京大学雕塑艺术研究所山西艺术考察  吴玥;  141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