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民族艺术  
 2009 年04期
 目 录    卷首语      5
 
 昆曲的雅俗与保护传承   王廷信;   6-8+14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谭宏;   9-14
 
 相声艺术的当下语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廖明君;耿波;   15-25
 
 妙峰山春季庙会风格研究   吴效群;   26-30
 
 张天师传说与佛本生故事   刘守华;   31-34
 
 从故事到事件——围绕山东淄博市淄河镇孟姜女故事产业开发的讨论   张士闪;   35-42
 
 汉代艺术与信仰中的天梯   练春海;   43-54
 
 国外“苗图”收藏与研究   史晖;   55-59
 
 “海派”音乐文化中的“媚俗”与“时尚”——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上海歌舞厅、流行音乐与爵士的社会文化意义   洛秦;   60-69
 
 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创作观念与发展模式   刘祯;   70-73
 
 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为“鸮形玉牌”说——玄鸟原型的图像学探源续篇   叶舒宪;祖晓伟;   74-81
 
 中国初期金铜佛及其来源   何志国;   82-87
 
 西汉时期的博山炉——一种类型学和图像学的分析方法   艾素珊;李莎;   88-105
 
 浦江板凳龙考察研究   刘少辉;   106-108+115
 
 民间喜花“扣碗”造型探析   谢琳;   109-111
 
 芦墟山歌研究   张红霞;   112-115
 
 嘹歌演唱特点及形式美特征   白小琴;   116-119
 
 《阿里郎》民族个性探究   朴荟霖;   120-122
 
 从小沈阳走红看中国民间艺术的发展   彭玉玲;冯家强;   123-125
    全国报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论文索引(2009.7-2009.9)   朱联群;   126-128   
 黄河铁牛的价值   吴为山;   129
 
 吴为山塑《饶宗颐》誉满香江   尚荣;   2
 
 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3-6
 
 稿约      25
       文章来源:CFN辑【本文责编:思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