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的神话传说与古小说 
 丛书名: 世界汉学论丛
 
 作  者: (日)小南一郎 著,孙昌武 译
 出 版 社: 中华书局出版时间: 2006-11-1
 字  数: 300000
 版  次: 2
 页  数: 442
 印刷时间: 2006/11/01
 胶版纸
 I S B N : 9787101008142
 包  装: 平装
 
 
 
 
   内容简介
 本论文集中所集拙论分别将宗教纳入视野之中,分析时亦将宗教信仰的形态当作一个重要手段,即出于以上的道理,而不一定是想提倡文学起源于宗教说。而对于各作品的作者,由于力求把各作品置于时代的“中观”之中的意图突出表现出来的缘故。这种方法到到底是否取得了成果,必须靠读者去判断。但笔者现在意识到,这个方法是尚未成熟的,为了作为方法论而确立起来,今后仍须做出巨大的努力。所谓作为方法论确立起来,公在观念上进行理论的探讨是无意义的,还必须通过将各种各样的具体作品置于时代环境之中加以分析。留待今后的任务是巨大的。
 本论文集日文版出版,已是在五年多以前。自那时起,笔者本人的观点已发生一些变化,整个学术界的研究也在进展。特别是与本书第四章所讨论的《汉武帝内传》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初期上清派道教教理发展问题,在法国和日本相继发表了新的论著,成为道教研究中取得特别显著成果的领域之一。
 
 目录
 中译本序序章
 第一章 西王母与七夕文化传承
 一 牵牛织女故事
 二 乞巧奠
 三 七夕与西王母
 四 人日与玉胜
 五 昆仑山——中心的象征
 六 阴与阳的交会——与天地构造相对应
 七 两性共具——绝对者西王母
 八 神话的原理及其人化
 第二章 《西京杂记》的传承者
 一 伪托的作者
 二 方术与小说
 三 传说者及其技法
 四 从口头传说到文字
 第三章 《神仙传》——新神仙思想
 一 新神仙思想——作为其基础的祖灵祭祀
 二 祀庙祭祀与巫觋——淮南王升仙
 三 方士——传说的讲说者
 四 方士——幻术师
 五 后汉时代末期情况——社会动荡中的神仙追求
 六 汉武帝求道——知识阶层的神仙论
 七 葛洪的神仙思想——求仙的技术
 八 明师与试——两种立场
 九 地仙——追求现世欲望
 十 神仙世界——神仙思想的风化和作为美学的神仙观
 十一 魏晋精神的挫折与《神仙传》的形成
 第四章 《汉武帝内传》的形成
 一 七月七日——祖灵归还
 二 作为死灵的神女
 三 巫觋们的幻想
 四 灵媒们的技法与社会
 五 《五岳真形图》与《六甲灵飞等十二事》
 六 会与厨——与群神共食
 七 灵宝派与上清派——《内传》的地位
 八 《汉武帝内传》的形成
 图版与插图目录
 后记
 译后记
 著者再版跋
 译者再版识语
 
 
 定价:¥30.00
 
 当当价:¥27.10 折扣:90折 节省:¥2.90 钻石vip价:¥25.75
 卓越价:¥26.90 折扣:90折 节省:3.10元 VIP 价:¥26.10 SVIP价:¥25.60
 
   文章来源:当当网图书【本文责编:思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