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章启群]《月令》思想纵议
——兼议中国古代天文学向占星学的转折
  作者:章启群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2-14 | 点击数:17204
 

  三、中国上古生活与天文学

  《诗·豳风·七月》起首句:“七月流火”。“火”指大火星,后来被称为心宿二,现在通称为天蝎座?星。此句意为:在七月的黄昏时,大火星开始由南偏西向下降行。它不仅表明当时人们认识大火星,还表明这个星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27《夏小正》则把天象与农耕生活更直接结合起来。例如,《夏小正》:“五月,初昏大火中,种黍菽糜。”28如果说《豳风·七月》只是一种民间歌谣,吟唱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那么,《夏小正》就是一种历书的雏形,用来指导先民的日常生活。

  上古先民在描述天象和星辰的时候,总是与农耕生活内容相关的。农耕生活决定着当时的天文学内容和性质,或者说决定着当时人们的宇宙观。《左传》昭公十七年记梓慎言曰:“夏数得天”。《逸周书·周月解》亦云:“夏数得天,百王所同。”说明夏历比较适合农时、符合天象。现代考古学证明,中国大约在一万多年前就出现了农业。29这种早熟的农耕文明无疑是决定早期中国天文学形态的根本因素。就像古代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水的涨落来决定历法一样,中国原发形态的农耕文明决定我们的先人必然由“观象授时”来制定历法。30这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一个本质特征。

  因此,中国的历法一开始就不是单纯地纪日、纪月、纪年,每一天,每一月,都有具体的农事。这种历法可以说是“农时”的代名词,也就是后来的农书。对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有精深研究的张汝舟先生说得很明确:

  中国古代“天文”与“历法”是一回事,它的对象虽也是天文,这与西方天文学是一致的,但观察的目的却是“观象授时”,这与西方天文学又有所不同了。两者不应混淆,混淆是有害的。31

  现存的中国早期天象资料可以清楚地说明这一点。

  由于中原地区四季分明,古人最早注意的天象,除了日月风雷雨雪,最早观测的星大概是北斗七星。也有人说是红色亮星大火。传说颛顼、尧时就有火正,负责观测大火,指导农事。32据推算,公元前2400年左右,黄昏时在地平线上见到大火,正是春分前后的播种季节。此后白昼越来越长,进入农忙季节。33殷商武丁时期,初昏大火星在正南方的时间是仲夏之月,这与《尚书·尧典》记载的“日永星火,以正仲夏”是一致的。34说明大火星的观测历史远在上古。

  夏代可能用立杆测影法来计量年月日。昼夜变化成日,寒暑变化成年。冬至后两月为孟春,作一年之始。干支记日一轮正好两个月。35《夏小正》中有十二月,节气有启蛰(惊蛰)、夏至、冬至,不仅对农业和物候关系观察十分仔细,而且《夏小正》正月记“越有小旱”,四月记“越有大旱”,七月记“时有霖雨”,已经把直接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大气象情况记述出来。《国语·周语中》云:“《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表明夏代历法与人们农业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有人认为,《夏小正》产生的时代,正处于自然历(以观测物候定农时)向观象授时(以观测天象确定农时)的过渡阶段。36在这个阶段,古人用肉眼观测容易见到的参、大火、北斗、织女等星象,看它们于日出日落后前后在天空的方位,来确定月份和季节,再参照气象、自然景物和物象来制定历法。例如,《夏小正》载:“正月,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悬在下。”在黄昏时看到参星正好在正南方的上空,北斗的斗柄又指在正下方,就可以知道这是正月了,将月份与具体天象联系起来。

  殷商时代,现存殷墟甲骨文中有月、日、年字,甲骨卜辞每条都记有日期。记日用干支,甲骨文中有完整的干支表。37记月用数字一、二、三……十二月一年,闰月为十三月。但季节只有“春”“秋”,没有“冬”“夏”。甲骨文中有连续10天的气象记录,为当时世界之最。卜辞中有对风雨、阴晴、雷、霾、雪、虹、霞的记载,其中关于风有分大风、小风、大骤风、大狂风的不同,而卜雨的卜辞数量最多,据统计共有344条。38除“雨”、“乃雨”、“亦雨”、“帝令雨”、“不雨”等,也有“大雨”、“多雨”之分。另外,殷墟甲骨中有不少卜辞卜问“旱”的情况,还有大量卜问“立黍”(商王是否要亲自莅临视察种黍或种黍)、“受(帝授)年(成)”、“受禾”、“保(帝保佑)年”等卜辞,以及大量关于耕耘、收割、节气与农事活动的卜辞。39根据常玉芝的研究,“殷人将一年分为春、秋两季。春季相当于殷历的十月到三月,即夏历的二月到七月,即农作物的播种、生长时期;秋季相当于殷历的四月到九月,即夏历的八月到一月,即农作物的收获时期。”据此,“气象卜辞证明殷历岁末岁首的交接是在夏季;殷历的岁首一月是种黍和收麦之月,即相当于夏历五月;殷人以‘大火’(即心宿二)昏见南中的夏历五月为岁首,即殷正建午。但由于殷人尚处在观象授时的历史阶段,还没有掌握置闰的规律,或是建巳,或是建未。”40可见,殷代历法是以与农作物的生长、收获季节相符合为依据的。

  一般认为,《尚书·尧典》关于四仲中星的说法与二分二至相关。《尧典》曰:“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这里的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即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就是说,在黄昏时候,星鸟(心宿一)正好出现在南方中天,就是春分,这时昼夜长度相等;大火(心宿二)出现于南方中天就是夏至,这时白昼时间最长;虚(虚宿一)出现于南方中天则为秋分,这时昼夜长度相等;昴出现于南方中天则为冬至,这时白昼时间最短。用四组恒星黄昏时在正南方天空的出现来规定季节,而且知道这四气在仲春、仲夏、仲秋、仲冬月份之中,这种知识最晚在商代末期形成。因为甲骨文中就有用来描绘春天南方中天初昏时天象的鸟星。这大概是古人春夏秋冬四季星象的最早思想。41《尚书·尧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表明一年366日、“四时成岁”以及闰月的概念已经十分明确。

  西周不仅对年月日有明确区分,还用十二地支来计时,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干支纪时是秦汉以后,在古代十二辰基础上建立的。大概在周以前就发明了计时的仪器漏壶。《诗经》有很多诗篇将星辰的出没与季节变化和农业生产生活结合起来,例如《豳风·七月》、《召南·小星》、《陈风·东门之杨》、《唐风·绸缪》、《郑风·女曰鸡鸣》等。周人对于月亮盈亏变化规律的认识也相当清楚,用“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来描述月相。有关月相记录的甲古和青铜铭文很多,例如牧簋铭文:“七年三月既生霸甲寅”。周代已经发明了用圭测影的方法,能确定冬至(正午日影最长)和夏至(正午日影最短)。此前只能利用昏旦中星以及北斗的斗柄指向来定季节,这说明人们已经进入观象授时的阶段,能够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与星空背景直接联系起来,认识回归年的精确长度,准确制定二分二至等重要节气。

  周代的历法还能够定出朔日。《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据推算这一天是周幽王六年十月初一,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记载日食的记录。周代还渐渐发现了二十八宿,即是把沿着天球赤道和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28个部分,是由间接参酌月亮在天空的位置来推定太阳的位置而设立的。因为星象在四季出没的早晚是不同的,反映了太阳在天空的运动,于是就可以通过测定月亮的位置以推断太阳在星宿中的位置,从而确定一年的季节。42

  春秋时期,人们发现木星约十二年(实际11.8年)绕天一周,便以木星每年所在的位置纪年,称岁星纪年(因此称木星为“岁星”,又名摄提、重华、应星、纪星)。43后来又用太岁纪年,即假想一个与木星运行速度相等、方向相反的行星“太岁”,以它每年所在的位置纪年。44《左传》僖公五年记载僖公于冬至那天登台观看云色,并说当时“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分是春分、秋分,至是夏至、冬至,启是立春、立夏,闭是立秋、立冬,说明当时已经知道这八个节气了。《吕氏春秋·十二纪》明确在孟春、仲春、孟夏、仲夏、孟秋、仲秋、孟冬、仲冬八个月中,分别安插立春、日夜分、立夏、日长至、立秋、日夜分、立冬、日短至这八个节气,这是每年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八个节气。春秋后期出现了四分历,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5日,并用19年7闰为闰周。这是世界上当时最精确的历法。45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的产生应是水到渠成。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全部列出是《淮南子·天文训》(公元139年),次序与今天完全一致。但这不是最早的文本,因为《吕氏春秋》已有二十四节气的大部分名称,战国古六历包含了节气概念,秦统一时制定的颛顼历把历元定在立春,也证明二十四节气产生在秦统一之前。此外,《夏小正》中节气有启蛰(惊蛰)、夏至、冬至。《逸周书·时训解》记二十四节气,次序与今亦完全相同。这些可以说明,它的出现远在汉代之先。46

  二十四节气,即从冬至日开始,将一回归年等分为二十四分,以反映太阳在黄道上视运动的二十四个特定位置,从而反映出气候变化的情况。这是根据太阳的运行变化制定的,与月亮运行无关。这种特殊的历法,不仅表明古人观测天体视野的广阔,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农业生产在古人心中的优先地位。因为,二十四节气最根本的用处和意义是在农业生产方面。二十四节气是上古中国历法思想最典型、最集中的体现。中国早期的宇宙观和哲学意识也就自然生长于其中。正因为如此,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日知录》云:“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

  中国早期历法的这种根本性质贯穿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同时也决定了古代任何帝王在试图通过历法强调自己的统治理念时,也不能无视这种根本性质。47而更为通常的手段则是,在天文历法中把农耕生活内容与帝王的统治理念结合起来,这就自然形成《月令》这样的天人模式。这样,除了农耕生活内容,《月令》中还包含有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这些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和占星学具有密切的关系。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人文与社会 2012/11/1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陈美东:中国古代历法概说
下一条: ·[章启群]《月令》思想再议
   相关链接
·薛梦潇:《早期中国的月令与“政治时间”》·[胡司德]早期中国的饮食“月令”:秋食麻与犬,冬食黍与彘
·[章启群]《月令》思想再议·陈美东:中国古代历法概说
·[朱承]《礼记·月令》的自然、生活与政治·[刘海鸥]《月令》的生态保护思想与中国传统生态法律
·[王锷]《月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及其成篇年代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