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田野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田野研究

[杨春宇]社会转型与学科重建以来的人类学田野研究
  作者:杨春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2-30 | 点击数:12650
 

  理论、应用与方法方面的新趋势

  近一时期的人类学研究除了在研究范围上的扩展之外,在理论范式、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也有了新的特点。

  在理论范式方面,有赖于之前10余年的学科建设,各种形式多样的理论观点和流派涌入到研究者的视野中,丰富了我们的理论储备,提升了我们的理论素养。与传统划分社会形态、确定发展阶段的做法不同,近来的大多数田野工作已经将重点放到尽量多方位地呈现现象世界,并谋求与世界人类学主流接轨。结构主义、解释人类学、政治经济分析等经典理论在中国背景下重焕光彩,女性主义、后殖民理论乃至文化批评等更前卫的理论也在中国找到了自己的拥趸。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已经开始自觉地将自身的研究放在世界人类学的背景下,寻求与国际理论对话的机会,与此同时,从老一辈人类学与民族学学者那里继承下来的探究有中国特色的人类学的努力也从来没有被放弃过。

  社会变迁与社会转型给人类学传统的田野地点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卷入全球化,以前相对闭塞的边缘地区也受到外来的影响,同样,人员流动和各种媒体信息的进入也给我们的田野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决定了,无论是以往民族学对族性的单一强调,还是功能主义的汉人社区研究传统,都已经不能满足研究者的需要。学者们开始从其他方面着手研究人类学的传统研究对象,这既给我们的田野工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视角,也对传统人类学实践提出了挑战。

  社会转型也带来了研究者主体和资源来源的多样化。国内科研体制的改革使得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财政来源日益广泛,各种民间组织、企业和国外基金会提供了比以前更为丰富的资源,与之匹配的课题也变得更加富有弹性和多样化。扶贫、资源评估、健康和疾病防治等项目明显增多,这直接影响到田野研究的方式和目的。

  对田野工作者的局限性和田野实践中权力维度的反思是人类学中后现代思潮的标志之一。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学田野实践的多样性日趋丰富,国内学者对田野工作的省思也逐步出现,这对我们进一步了解田野工作的实质,进一步谋求与研究对象的平等关系,乃至改进田野方法以适应新形势,都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对经典田野点的追踪和再研究

  老一辈人类学学者为中国人类学留下了一批经典的田野点。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人类学家往往比中国人类学家更早进入这些地点,发掘经验材料,以理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变迁。例如戴瑙玛于1970年代末80年代初重访了台头村,横山广子于1980年代、那佩思于1990年代分别研究了大理,宝森对禄村的重新考察则把注意力放到了性别关系上。1990年代后半期以来,新一代的中国人类学学者开始集中力量重新发掘这些经典田野点的学术价值,追踪中国社会长时段的变化。

  葛学溥曾于1920年代考察了广东凤凰村,并发表了《华南的乡村生活》。1994—1998年,周大鸣利用书中的线索,重新确定了该田野点的地理位置,并进行了学术重访。孙庆忠从1999年底开始对杨庆堃的南景村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田野工作,探究了一个乡村都市化的进程。山东台头则成为潘守永的重访对象,延续了杨懋春当年的事业。兰林友也对《满铁》研究过的山东后夏寨村进行了重访。此外,庄孔韶主编的《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收集了一些再调查工作的成果。何国强也对奥斯古德在1940年代访问过的云南高峣社区进行了回访。

  针对西南的经典田野点,北京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推出了再研究计划,既包括对老一辈传统的回顾,也含有再次研究经典田野点以体现人类学研究新进展的雄心。褚建芳对那木寨的研究继承了田汝康对宗教与社会团结问题的关注,并加入了人类学关于“互惠”的新视角,梁永佳对大理的研究套用了杜蒙的“层级结构主义”,而张宏明对禄村的再研究则讨论了土地的象征价值。

  这些对经典田野点的追踪和再研究不但具有历时比较的价值,还体现了人类学理论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新发展,对于理解今日经典田野点的新面貌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面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就人类学本身而言,这些立足本土的田野和民族志实践对人类学的“中国化”与“本土化”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12-17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柯杨]关于深化民俗学田野作业的两点思考
下一条: ·[狄金华]中国农村田野研究的单位选择
   相关链接
·[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
·[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
·[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胡蓉]浅议《天工开物》的人类学意义
·徐赣丽:《民族文化的空间传承——对侗寨的田野研究》·[马威 哈正利]在科学与人文之间:马林诺夫斯基的现代性人类学
·[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
·[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潘宝]遗产人类学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周大鸣]三十而立——中国都市人类学的发展与展望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