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杨忠谦]辽代的拜日风俗及文化解读
  作者:杨忠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2-08 | 点击数:15046
 

契丹人崇信天地万物有灵,相信它们能给人以祸福,亦能知人祸福,因此最崇敬天,认为天神主宰一切,战争胜负,各种自然征兆均是天意。所以契丹人通常是将拜日和祭天联系在一起的。公元907年太祖即皇帝位时,就“燔柴告天”。军队出征或回师,均祭天和拜日。《辽史》卷五十一记有皇帝亲征仪:“将出师,先告宗庙,然后刑青牛白马以祭天地。”这种仪式在太祖时已出现。“凡举兵,帝率蕃汉文武臣僚,以青牛白马祭告天地、日神,惟不拜月,分命近臣告太祖以下诸陵及木叶山神,乃诏诸道征兵。”:《辽史·卷三十四·志第四·兵卫志上》,中华书局,1996) 天赞三年(924)六月,太祖大举征吐浑、党项、阻卜等部。中途,“以鹅祭天”。九月,“拜日于蹛林”。:《辽史·卷一·本纪第一·太祖下》)所谓蹛者,按史书记载,即“绕也,言绕林木而祭也。鲜卑之俗,自古相传,秋天之祭,无林木者尚竖柳枝,众骑驰绕三周乃止。此其遗法”。:唐杜佑《通典》卷第一百九十一,中华书局*9熏1996) 开泰七年(1018)圣宗率军到达离山。“二月乙丑朔,拜日,如浑河。三月丙午,乌古部节度使萧普达讨叛命敌烈,灭之。夏四月,拜日。”:《辽史·卷十六·本纪第十六·圣宗七》)

在契丹仪礼中,更有许多祭天仪式不是和拜日同时举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朝廷的一些重大场合关于拜日的记载。在新皇帝登基的“柴册仪”上,要举行拜日的仪式。其程序是先选择吉日,然后“前期,置柴册殿及坛。坛之制,厚积薪,以木为三级坛”。“皇帝入再生室,行再生仪毕,八部之叟前导后扈,左右扶翼皇帝册殿之东北隅。拜日毕,乘马,选外戚之老者御。皇帝疾驰,仆、御者、从者以毡覆之。皇帝诣高阜地,大臣、诸部帅列仪仗,遥望以拜。”《辽史·卷四十九·志第十八·礼志)“柴册仪”相传为契丹八部之一的阻午可汗所制,产生较早。可能是由契丹社会早期八部部落酋长共同推选契丹大人就职仪式流传下来的。(韩世明,2002:105)另外,在皇后生辰仪、冬至朝贺仪上,也要举行拜日的仪式。在举行皇后生辰仪时,“臣僚昧爽朝。皇帝、皇后大帐前拜日,契丹、汉人臣僚陪拜。皇帝升殿坐,皇后再拜,臣僚殿下合班陪拜。”:《辽史·卷五十三·志第二十二·礼志六》) 冬至朝贺仪则相对简单:“臣僚班齐,如正旦仪。皇帝、皇后拜日,臣僚陪位再拜。”:《辽史·卷五十三·志第二十二·礼志六》)

在辽代风俗中,腊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岁时节日。时间是在十二月的辰日。据史书记载,当举办腊仪时:“前期一日,诏司猎官选猎地。其日,皇帝、皇后焚香拜日毕,设围,命猎夫张左右翼。司猎官奏成列,皇帝、皇后升舆,敌烈麻都以酒二尊、盘飧奉进,北南院大王以下进马及衣。皇帝降舆,祭东毕,乘马入围中。”:《辽史·卷五十一·志第二十·礼志三》) 其中的活动包括拜日、向皇帝敬酒,然后打猎等。因为是送旧迎新的时刻,又有皇帝的参与,场面非常的盛大。

在辽代的拜日活动中,有一些是出于对自然现象的反映。古代将日蚀、地震等视为不吉利的事情,往往被为人君者看做是因自己的某种罪过所招致。这个时候,就通过拜日的形式向神灵表达忏悔。穆宗应历二年(952)十一月间,发生了地震。“己卯,日南至,始用旧制行拜日礼”。:《辽史·卷六·本纪第六·穆宗上》) 从这段话推测,穆宗以前一段时间,行拜日礼的仪式不是非常的规范,不如“旧制”那样的隆重。经过这次突然发生的地震,穆宗猛然警醒,这是大自然的惩罚,从而使他意识到拜日的仪式是万不能马虎苟且的。而所说的“旧制”,当指辽代立国前后至太祖、太宗时所形成的祭天拜日的一整套规章和程序。又《辽史》记载圣宗开泰九年(1020)秋七月庚戌朔,“日有食之,诏以近臣代拜救日。”:《辽史·卷十六·本纪第十六》)

除了特殊场合举行的拜日仪式外,契丹族在漫长的民族发展中,还形成了固定拜日的习俗。史书云:“契丹好鬼而拜日,每月朔旦,东向而拜日。”(欧阳修,《新五代史》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契丹风俗,每月对太阳膜拜一次,通常在初一的早晨进行。因日出于东方,东方被视为太阳的方向,故辽代对东方表现出特别的崇拜与敬重,后来甚至逐渐形成了“凡祭皆向东”的“国俗”。:《辽史·卷百十六·国语解》) 辽代朝廷的一些大型、正式的祭祀仪式中,都包含着祭东的程序。如祭山仪:“设天神、地祇位于木叶山(今内蒙古翁牛特旗境内),东乡。”:《辽史·卷四十九·志第十八》) 在祭祀时,“东向设毡屋,署曰省方殿。”(厉鹗,《辽史拾遗·卷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木叶山为契丹之先奇首可汗故壤,上有契丹始祖庙,所以祭山仪其实是祭典祖先的仪式。契丹君主祭祀祖先的行宫要东向开门。又如丧葬仪。史书记载:圣宗崩,兴宗与皇族、外戚、大臣、诸京官以次致祭。“乃以衣、弓矢、鞍勒、图画、马驼、仪卫等物皆播之。至山陵,葬毕,上哀册。皇帝御幄,命改火,面火致奠,三拜。又东向,再拜天地讫,乘马,率送葬者过神门之木乃下,东向又再拜。”:《辽史·卷五十·志第十九·礼志二》)

与自然现象有联系的祭祀活动中,祭东的程序则是必不可少的。辽代专门有祈雨的仪式,称瑟瑟仪。“若旱,择吉日行瑟瑟仪以祈雨”。在这一天,“皇帝致奠于先帝御容,乃射柳……不中者以冠服质之。不胜者进饮于胜者,然后各归其冠服……皇帝、皇后祭东方毕,子弟射柳。皇族、国舅、群臣与礼者,赐物有差。”:《辽史·卷四十九·志第十八》) 有许多官方大型仪式既要拜日,还要祭东,如前面谈到的腊仪。

“凡祭皆向东”反映了辽代祭祀仪式的特殊性。又“辽俗东向而尚左”。:《辽史·卷四十五·志第十五·百官志一》)在礼仪交往、神灵祭祀、房屋建筑等方面,契丹族表现出以东为尊,东向为吉的观念。“其大会聚视国事,皆以东向为尊。”(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七十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汉族皇帝面南而坐,而契丹首领则是面东而尊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孔祥涛]救主、仁君与长生之源:明清以来民间教派的太阳神
下一条: ·[张士闪]当代乡村社会中民间信仰活动的艺术化趋势
   相关链接
·[邹艳梅]明清之际奉教士人的丧葬礼俗观研究·[王嘉炜 宋昕曌]莆田涵江地区婚俗礼仪及其性文化隐含的调查
·[邵凤丽]礼为俗用:功能导向下“礼仪文体”的流变·[漆凌云]结构与隐喻:元宵节放花灯传说的文化解读
·[路转红]肃北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变迁研究·[凌崎 葛婷]文献·形态·结构:鄂西北孝歌唱本研究举隅
·[李梦]笑话:反故事的叙事形态·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刘魁立先生讲授“民间叙事的形态研究”
·[岛村恭则]柳田之外:日本民俗学的多样化形态与一贯性视角·[徐赣丽]手工艺在今天意味着什么?
·[朱家钰]幻想故事的主人公类型·[苏永前]神话的理论化与理论的神话化
·[梁奇]匡卫与敷演:虞舜逃生的故事学阐释·[李梦]笑话:反故事的叙事形态
·[黄晔 杨邱铭]襄阳市樊城区民歌小调研究·[郭倩倩]中国故事形态学的研究向度
·[王尧]民间叙事的层级与名—动词性二维系统·[岛村恭则]柳田之外:日本民俗学的多样化形态与一贯性视角
·[周争艳]民间文学遭遇形式论——普罗普的故事分类方案·[马滟宁]弥漫的神性:传统年画中的民间信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