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康保成]《踏谣娘》考源
  作者:康保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18 | 点击数:33975
 
 
 
如上所述,有学者之所以把《踏摇娘》当作舞蹈,是由于该项表演“以踏为主”。假若把角色扮演的要素暂时搁置起来,那么“以踏为主”的表演方式与唐代流行的舞蹈——踏歌,十分相似。[15]李白诗“忽闻岸上踏歌声”,刘禹锡诗“闻郎江上踏歌声”等,早为人所熟知。任半塘先生总结踏歌的基本特点为:“用踏步以应歌拍”。[16]其实,踏歌还有另一特征:连袂而舞。储光羲诗“连袂踏歌从此去”,刘禹锡《踏歌行》诗“堤上女郎连袂行”等均可证。“连袂”其实就是“连手”或“连臂”。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记武则天时春官尚书阎知微,被土蕃封为“汉可汗”,并到赵州招抚守城将军陈令英:
 
知微城下连手踏歌,称“万岁乐”。令英曰:“尚书国家八座,受委非轻,翻为贼踏歌,无惭也?”知微仍唱曰:“万岁乐,万岁年,不自由,万岁乐。”时人鄙之。[17]
 
这里的“连手踏歌”记录过简,似可理解为一人双手相连,但《刘宾客嘉话录》则明记与阎知微连手踏歌者是“突厥默啜”,《资治通鉴》将此事系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8):“知微与虏连手蹋《万岁乐》于城下”,[18]表明多人连手踏地而舞是踏歌的基本特征。
有证据表明,这种连袂或连手、连臂踏地而舞的踏歌来自巫歌、巫舞,甚或本身仍具有巫术性质。刘禹锡《阳山庙观赛神》诗云:“荆巫脉脉传神语,野老娑娑起颜醉。日落风生庙门外,几人连蹋竹歌还。”[19]诗歌描绘出这样一幅图景:在一个夕阳西下,微风阵阵的傍晚,阳山庙前,荆巫口中念念有词,传达着神的旨意,乡民们趁着酒意,婆娑起舞,他们连臂踏歌,唱着竹枝词。诗中最后一个“还”字,当读作xuan,是旋转的意思,指多人连臂绕场,“娑娑”起舞。在这里,“踏歌”和《竹枝词》是两位一体的:“蹋”指舞容,“竹歌”即竹枝词,指音乐或歌词。众所周知,唐代文人所写《竹枝词》的前身是民间巫歌。拙文《“竹竿子”再探》进一步指出:《竹枝词》源于荆襄、沅陵一带土人执竹竿歌舞送葬的巫歌、挽歌。[20]《太平广记》卷三三五“浚仪王氏”条引《广异记》,记王家女婿裴某酒醉被误葬,醒后言其在阴间,“闻群婢连臂踏歌,词曰:‘柏堂新成乐未央,回来回去绕裴郎。’”[21]这表明,踏歌与竹枝词一样,也具有挽歌、巫歌的性质。表演时,一群歌女,围绕着裴某的柏木棺材,连臂踏歌,盘旋周遭,其功能是娱尸。
关于踏歌的表演特征及其与巫术的联系,后文还将进一步讨论。可以初步判断,踏歌与《踏摇娘》的联系,是建立在巫歌、巫舞层面上的联系。
 
 
近人张寿林、黄芝冈,都曾提出踏歌是一种“夷俗”,这一说法受到董每戡的批评。[22]然而,出土文物和文献均表明,踏歌的故乡的确在西北地区。
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表明,多人连手而舞的表演形式,在新石器时代已经产生。[23]《乐府诗集》卷五十九蔡琰《胡笳十八拍》之第十二拍:“羌胡踏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这里的“踏舞”、“讴歌”,无疑就是踏歌,其云歌舞者是“羌胡”,是汉末西北地区流行踏歌的明确记载。《资治通鉴》卷一五二武帝大通二年(528),记尒朱荣“及酒酣耳热,必自匡坐唱虏歌,日暮罢归,与左右连手蹋地唱《回波乐》而出。”[24]按尒朱氏世居尒朱川,为一部落酋长。又《新唐书》卷二十二《礼乐志》,记大中初“有《葱岭西曲》,士女蹹歌为队,其词言葱岭之民乐河、湟故地归唐也。”[25]“蹹”即“蹋”。葱岭,是古代对今帕米尔高原的昆仑山、天山的统称,此处与河、湟故地同指今青海省中、东部地区,是羌、氐活动的中心地区,也正是上文所云舞蹈纹彩陶盆出土的地区。
汉代文献中未见“踏歌”,却有“蹋踶”。汉荀悦《前汉纪·孝武皇帝纪》,记汉武帝戾太子据被诬陷遭追捕时,“闭室自经,男子张富昌为卒,足蹋户开,新安令李寿趋抱解太子……上知太子之无罪也,乃封李寿为抱侯,张富昌为蹋踶侯。”[26]《汉书》卷六十三《武五子传》,记张富昌被封为“题侯”,为《汉书》作注的孟康认为“题”是地名,晋灼、颜师古以《地理志》无此地名而不从。[27]王先谦《汉书补注》指出《前汉纪》作“蹋踶侯”是正确的,并批评《汉书》“杂采他书之谬,不足证据”。[28]然王氏亦未对“蹋踶”作出解释。
按,“踶”的本义是牛以蹄自卫,可读作shi(是),也可读作di(地)、或ti(啼),“蹋踶”相连时应读作ti(啼)。《说文》:“踶,躗也。”躗就是牛用足自卫。后引申为踢、踏等义,不过“踶”的力度比踏要小。《庄子·马蹄》:“喜则交颈相靡,怒则分臂相踶。”唐陆德明释文引《通俗文》:“小蹋谓之踶。”[29]我推测,“蹋”“踶”相连,应是产生较早的双声连绵词,意思就是力度大的“踏”加上力度小的“踶”。这是一种特殊的舞步——巫舞中的商羊步。清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五提到台湾土著诸族,“每年二月间力田之候,名换年,……数十人挽手而唱,歌呼蹋蹄,音颇哀怨。”又同书卷六描述“都都番妇及猫女为戏”,“挽手合围,歌唱跳舞,继复逐队蹋地,先作退步,后则踊跃直前,齐声歌呼,惟闻得得之声。”[30]今人蓝雪菲《连臂相看笑踏歌》一文介绍台湾高山族“踏歌”的舞步说:“最通行的,常是左脚上一步时,右脚也跟上踏一步,右脚后退一步时,左脚也往后踏上一步。腿部随节拍屈伸,双手(拉手)上步时往上,退步时往下。”[31]显然台湾土著的踏歌舞步是古今相承的,就是商羊步。民国云南《蒙化县志稿》明确记载:“婚丧宴客,恒以笙箫杂男女踏歌,时悬一足作商羊舞。”[32]
关于“商羊舞”,拙著《傩戏艺术源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已有论述,此处不拟赘述。清·黄葆真《增补事类统编》卷四四《音乐部》“舞”:“谈容娘蹩躃为姿”,[33]任半塘先生说:“指‘踏摇’为‘蹩躃’,并无依据。……‘蹩’与‘躃’,皆状足跛难行,此二字岂是谈容娘舞之姿态!读者不可误信。”[34]其实,许多美妙的舞姿都是从“足跛难行”的商羊步演变而来的。了解了巫术与歌舞戏的关系,类似问题便迎刃而解。
就人的生理条件而言,腿部的力量要大于臂膀,故民间有“胳膊扭不过大腿”的俗语。巫师在作法驱除鬼魅的时候,用“蹋踶”的动作是容易理解的。《前汉纪》中的“蹋踶”,是借用,其实就是用力踏、踢的意思。为救自缢的太子,张富昌一“踏”,李寿一“抱”,于是分别得封“蹋踶侯”与“抱侯”。若按寻常的以地名为爵名的常规理解,则未免过于拘泥。
然《汉书·地理志》(下)在“上党郡”实有“铜鞮”之地名,不知是否即孟康所说的“题”。按“铜鞮”故治在今山西省沁县,其来源很早,原属春秋时晋大夫羊舌赤的封地。羊舌赤字伯华,史称“铜鞮伯华”,《大戴礼记》作“桐提伯华”。晋侯还修建有名为“铜鞮宫”的离宫,考古工作者已在今沁县南22.5公里处发现其遗址。
“铜鞮”与“蹋踶”、踏歌有何关联呢?《乐府诗集》卷四十八《踏歌词》下收有梁武帝萧衍和沈约的《襄阳蹋铜蹄歌》各三首,[35]李白诗有“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句。[36]直到明人编的《训蒙骈句》,还把“敲拍板,唱铜鞮”作为对仗句式的范例。显然,铜蹄或铜鞮又是一种歌舞的名称,亦即踏歌。
汉代文献中还有一个地名:狄鞮。司马相如《上林赋》:“俳优侏儒,狄鞮之倡,所以娱耳目而乐心意者。”郭璞注云:“狄鞮,西戎乐名也。”[37]《史记·司马相如传》韦昭注云:“狄鞮,地名,在河内,出善倡者。”[38].按,“狄”是春秋时期活跃在北方的部族,一说就是汉代匈奴的前身。其中实力最强的“赤狄”分布在今山西长治地区;而“白狄”春秋前期分布于古雍州北部即今陕北一带,公元前六世纪东迁至今河北省石家庄一带,前507年建中山国。《艺文类聚》卷六十一引魏刘邵《赵都赋》:“尔乃进夫中山名倡,襄国妖女,狄鞮妙音,邯郸才舞。”[39]襄国是赵襄子的封地,在今邢台西。值得注意的是,韦昭将“狄鞮”坐实为“河内”,与《踏谣娘》的流行地域相合。古时黄河以北总称为河内。作为汉代郡名,它指今河南省黄河北岸西部地方。作为隋时县名,在今河南省沁阳县。“狄鞮”(沁阳)与“铜鞮”(沁县)同饮一江之水,分属今豫西北与晋东南。这一地区也是宋金元戏曲文物出土最多的地方。一说《踏谣娘》出自河朔,河朔就是河北;一说出自河间,河间在黄河北、永定河南,因处于二河之间而得名。所以,河内、河朔、河间都是狄人活动的地区,而狄人,是善于歌舞表演的。
《礼记·丧大记》云:“复,有林麓,则虞人设阶;无林麓,则狄人设阶。”据郑注,“复”就是上古丧葬礼仪中的招魂仪式;“狄人”,是“乐吏之贱者”;“阶”是悬挂钟鼓的木架。孔疏复云:“狄人,是家之乐吏之贱者。”《丧大记》又记:“君丧,虞人出木、角,狄人出壶,雍人出鼎。”孔疏:“狄人,乐吏,主挈壶漏水之器。”[40]狄人之所以为“乐吏之贱者”,或因其为战俘充“乐吏”之故。据《左传》,晋文公重耳与手下大臣赵衰,都曾娶过狄人之女,可能也是看中了她们能歌善舞吧。
鞮即踶,是以足踏地的歌舞表演,即踏歌。《周礼》中有“鞮鞻氏”,是掌“四夷之乐”的官职。按汉郑玄所说,“鞮鞻”是“四夷舞者所屝”,“屝”是一种特制的鞋子,“今时倡蹋鼓沓行者,自有屝。”唐贾公彦进一步解释,“鞻”就是不带装饰、不能系带的鞋子,并云:“汉时倡优,作乐蹋地之人,并击鼓沓沓作声者,自有屝履引之者,证四夷舞者亦自有屝,与中国不同也。”[41]这说明,早在周代,以踏地歌舞为特征的“夷乐”已进入中原,这种表演要穿一种特制的鞋子。到汉代,踏歌已部分“汉化”,连“屝履”都有些不同了。显然,“鞮鞻”也是一个复合词,“鞻”即屝,“鞮”即蹋踶亦即踏歌。
春秋时铜鞮已华夷杂处,汉代仍为汉人与匈奴杂居之地,据《汉书·高帝纪》,刘邦部下韩王信于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九月投降匈奴,十月,“上自将击韩王信于铜鞮,斩其将,信亡走匈奴”。[42]直到唐代,骆宾王还有“君不见玉关尘色暗边庭,铜鞮杂虏寇长城”的诗句。[43]由于华夷杂处,狄人的踏歌通过这里向中原和南方传播。这种传播,是伴随着北方部族的迁徙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而实现的。故铜鞮可能是踏歌的第一个集散地。
清康熙间允禄等编的《律吕正义后集》卷四十五有《踏摇娘》歌词,云:“日将出兮,明星煌煌。寿斯徵兮,秀眉其庞。三十维壮,五十迟暮。莫亲祖母,莫尊祖父。”又卷四十七有《踏谣娘》曲谱,其歌辞为蒙、满、汉三种文字(汉文歌辞同上),次遍题“颂祷词”,末遍题“慢歌”,各注:“与踏摇娘同调”。[44]按此歌词与汉族观念不合,当自蒙、满文译出。任半塘先生提出:“唐乐既不传于中土,何以尚多流变于满洲之笳吹中?其乐于唐宋燕乐之成分,究保留若干?亟待专家研讨。”[45]我想,明白了踏歌南传的途径,任先生提出的问题便解决了大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条: ·[康保成]元杂剧中的“次本”
下一条: ·[康保成]90年代景观:“边缘化”的文学与“私人化”的研究
   相关链接
·[王若光 刘旻航]“飞龙在天”:端午龙舟竞渡习俗考源·[富育光]满族佩饰古俗考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