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扎染的蓝白之美之忧
  作者:李孟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5-16 | 点击数:12989
 

  今年,是著名音乐人朱哲琴担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亲善大使的第二年,她负责的项目名为“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亲善行动”。去年,她自费率团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做了4个月民族音乐寻访之旅,实地采录了1000多首民间音乐,把寻访到的音乐成果加以创作、改编,制作出一套双CD,并于不久前启动了《世界听·见·朱哲琴与民族歌乐师》世界巡演。

  世界听到中国之美后,朱哲琴决定还要让世界看见中国之美。她组织著名艺术家、设计师、民艺史专家,开始在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内蒙古5个省区做民族手工艺调查和采集工作,中国银行为她提供了赞助。

  本刊记者随团走了云南、西藏两段旅程,第一站是白族扎染之乡——云南大理市的周城村。

  板蓝根扎染的花布没有了

  周城村距离大理古城25公里,面向洱海,背倚苍山云弄峰,是中国最大的白族自然村,也是大理重点推广的民俗旅游村。村子北端有著名的旅游景点蝴蝶泉——游客们坐大巴到蝴蝶泉,观光约1小时后走出景点大门,先到马路边的餐馆吃大理特产的冰川鱼,再蹩进旅游纪念品商店——它们多数叫“金花商店”,买几件扎染布做的纪念品,10块钱一个挎包,30块钱一套裙装,50块钱已经能买到双人床单了。餐馆和商店都集中在村头、村尾,很少有人往村里走。村里保存完好的古巷道、古寺庙、古照壁、古戏台、“三房一照壁”的白族传统民居、大青树下的集市,没有旅行团的纷扰,很是怡然自得。游客们当然不会注意到村里的主干道其实是富有传奇色彩,带来极大空间想象力的滇藏公路,他们光顾的商店就分布在公路两边。

  “璞真综艺染坊”的门牌号是“滇藏路43号”,在周城村17家染坊中规模最大。周城村的染坊多数为家庭作坊,农闲、有订单时才开工,“璞真”常年开工,忙的时候雇了30多人,是我们重点考察的扎染厂。它占据了两进院子,染缸、漂洗池、甩干机、晒架、石碾一铺开,并不显得宽敞。这几天活路少,厂里工人不多,几位中老年妇女有的在往白布上印花,有两位在商店里一边招呼顾客一边往印好花的布上扎花,扎了绳的布扭出一个个的疙瘩,所以扎染也叫“疙瘩染”,古籍中称“扎缬”、“绞缬”,“撷撮采线结之,而后染色。即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原色,余则入染矣,其色斑斓”。

  几位男工人在染布,用木棒搅动染缸,3口染缸里分别翻滚着黄色、绿色、红色的水,散发出刺鼻的气味。染好的布泡在漂洗池里,水面上漂着树上落下的米白色缅桂花瓣。这一批活路是裙子,一条条染好、漂洗过的裙子挂在晒架上晾着,五颜六色,也有蓝色。“这不是植物染料染出的蓝色,而是化学染料染的。植物染料染出的蓝,蓝里带翠;化学染料染出的蓝发黑。”随队的民间工艺专家宁成春说。宁成春在书籍装帧设计之余,长年研究民族手工艺,曾在江浙一带长期考察蓝印花布。

  传统上,周城村扎染用板蓝根制成的土靛,也叫“湿靛”。白族文化、扎染专家,云南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金少萍介绍说:“白族聚居的大理洱海地区是云南纺织文化的摇篮地之一,在东汉时期已形成完整系统的染织法。据《新唐书·南蛮列传》记载,唐贞元十六年(800),南诏舞队到长安献艺,所穿舞衣‘裙襦鸟兽草木,文以八彩杂革’光彩照人,即为扎染而成。具体到周城村,其扎染历史到目前没有找到文献明确记载。据调查材料,周城村的扎染约始于明末清初,是从四川传来的,历经了300多年的发展。到民国初年,大理的纺织业有了细分,出现了专业化的村镇,全村除种田外,兼营同一种手工活,有的村专营棉花,有的专门纺布,有的专门染布,有的从事裁缝,还有的制作木纺车。在这个时期,周城村因为所用染料是自产的土靛,成本低,固色好,加上活路精细,脱颖而出成为远近闻名的织染村,后来被文化部命名为‘民族扎染之乡’,首批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周城就成了扎染的代名词。”

  周城村的扎染出名到什么程度?周城村村委会副书记段树生说,当年大理一带的女孩子出嫁,嫁妆里一定要有周城村扎染布做的衣服、头饰、床上用品,不然就很没面子。“文革”期间,扎染作坊几乎全部被毁,但还有人甚至是县里干部偷偷拿着白布到周城请工匠私下染布。

  “璞真”的厂长段树坤30多岁,少言寡语,迎来送往的都是他媳妇段银开。段银开32岁,从七八岁开始做扎染,现已是白族扎染技艺的云南省级传承人。她戴白族头饰,穿本民族的白色小褂、桃红色绣花坎肩,搭配的却是喇叭裤和高跟鞋。段银开坦率地说,他们厂里现在用的不是植物染料,“村里现在几乎家家染坊都用化学染料。只染单一的蓝色,卖不掉,很多游客认为板蓝根和化学染料没区别,嫌蓝色太单调,不鲜亮,还嫌弃它褪色。化学染料上色好,颜色多”。院子里有几个大木桶,那是土靛染布时用的桶,已经被渗透木板的板蓝根染成了蓝色。现在它们也用不上了,箍桶的铁丝全锈了,只做招牌用。

  还种板蓝根吗?“种了一些,在那儿。”段银开指着墙根一个小花圃,砖头围起的地里种了几十株。“来厂子里买扎染纪念品的游客总要问板蓝根长什么样子,我们就种了一些。这么少,不够染布的,也就是观赏。我们平常喜欢用板蓝根叶子泡水喝,清热,‘非典’的时候,游客把我们种的板蓝根都挖走了。”段银开说。

  只有张仕绅还会用板蓝根做扎染

  一位老人进了“璞真”的院子,穿过院子里的一排扎染成品时,他随手指着一块布说:“这树叶花没扎好。”他笑眉笑眼,穿件自家缝制的蓝布褂子。宁成春小声说,这件褂子肯定是土靛染的,年头应该不短了。一问,果然有40年了。“这布是我自己用板蓝根染的。”老人说。那蓝色经过无数次洗涤,显出沉稳、温润的色调,凝重雅致。老人叫张仕绅,虚岁70,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是白族扎染技艺。

  张仕绅是被村委会叫来的。他家祖辈从事扎染,是周城村最好的手工艺人,云南唯一一位国家级扎染传承人。他给我们分发名片,名片上的手机号码是“139”打头。“我是中国最早的手机用户。”张仕绅骄傲地说,那时他担任村办企业大理周城民族扎染厂的厂长。他说,1987~1996年,他当了10年厂长,把厂子经营得红红火火,产值最高的一年达800万元。在恶性价格战中,2004年厂子倒闭。“璞真”所用的正是当年“民族扎染厂”的厂房,张仕绅指着院里那栋3层办公楼说:“这是我当厂长后第二年盖的,那个年代就花了30多万元呢。现在卖了,跟我没关系了。”

  他说,他有10多年不碰染缸了,厂子关门后,他回家养老,每天侍弄家里园子。他家在坡上,距离周城村北边的本主庙——灵帝庙不远,“文革”前庙里曾供奉有染衣业祖师葛洪、梅福二仙的塑像。要么他就去棋牌室打牌,要么去帮姑娘(大理方言,“女儿”之意)照看商店。张仕绅给他的三个姑娘每人开了一家商店,都在滇藏公路边,其中两家也叫“金花商店”,卖白族服饰。他的大儿子张人彪开了家染坊,他也不过问。问为什么不做扎染了,他答:“现在的扎染都用化学染料,不用植物染料,没意思了,我也老了。”张仕绅笑呵呵地说,他曾经保护了周城村的板蓝根,使之躲过了灭绝之灾。

  板蓝根原本在苍山上野生,用量大了后,染坊人家就在山上进行大面积人工培育。张仕绅介绍:“板蓝根每年二三月下种,8月底、9月初收割,留下根,只割叶和茎,按比例加石灰、水,在松木缸里泡一周。泡制过程中每天要用染棒捣打,让水起泡,再沉淀、上架、去渣,反复几次,水分蒸发掉,蓝靛就做好了。手艺好的人100斤板蓝根能出30斤蓝靛,手艺差的也就出十五六斤。做得好的染料只要拿清水泡着,不脱水,可以用10多年。”周城村历史上也是云南重要的土靛产地,生产的土靛在大理和周边的洱源、巍山、剑川很畅销,还远销到弥渡。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2010-12-06 16:3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那些逐渐被遗忘的古老习俗
下一条: ·中国蓝印花布孤单的手艺
   相关链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巴莫曲布嫫代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读懂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云南实践
·【我当代表这一年】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为非遗系统性保护鼓与呼·颐和园非遗插花展区 “花团锦簇、龙凤呈祥”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
·[朱红梅]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的活化实践·[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