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郭于华]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
  作者:郭于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30 | 点击数:13696
 


      值得注意的是,改革开放以后,“运动”作为社会动员和管理的机制并未终止,社会依然没有完全离弃仪式化运作。当前治理农村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策略,诸如“小康村”、“文明户”、 “新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精神文明建设”、“送××下乡”等等无一不是新时期的运动机制即仪式化社会运作的产物和传统路数。
      通过经济生活的政治化、日常生活的仪式化和仪式象征的实用化过程,国家对于基层社会进行了改造和重构,同时也使国家力量和国家形象在乡村的生活世界中或者说在普通农民的视野中呈现为非常复杂的状貌。感受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国家与社会这两个维度互动、互融的错综复杂关系。在田野工作中接触到的农民的生活世界和社会世界向我们展示出双重的国家悖论,具体而言即是,国家努力治理、管理农村社会,力图使之整合、有序并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社会基础和组成部分,但这种意识明确的努力却是通过摧毁乡土社会原有的社会结构与意义系统而推进的,这一过程虽然使国家影响似乎不可思议地进入到农民最日常、最基本的生活世界中,却未能建立起新的、具有整合性的可以替代原有结构和意义的体系,并使社会达到秩序与和谐的预期结果;再者,国家一直在用所谓进步的、文明的、现代的、社会主义乃至更为先进的观念意识占领农村,试图彻底摒弃和代替其传统的、落后的、保守的、封建的、迷信的农民意识,然而在此过程中,国家自身却常常陷入传统的象征或意义的丛林,即国家亦使用象征的、仪式的内容与形式来建构其自身的权力结构与意义系统。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基本的社会运行机制──“运动”──的历史就能有力地证明这一点。而这一机制的运行当然不仅仅限于乡土社会。
     
      (Abner Cohn,Two-Dimensional Man:an Essay on the Anthropology of Power and Symbolism in Complex Socie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4.
      Clifford Geertz, Negara the Theatre State in Nineteenth-Century
      Bali.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

(本文刊于《读书》1999年第9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条: ·[刘铁梁]传统乡村社会中家庭的权益与地位
下一条: ·[李建宗]仪式与意识:对丧葬的解析
   相关链接
·[吴婷]庙会中的陕北村庄·[龙云 白亮]陕北民歌的“革命史”
·[高昌]公木与民间文学·[庄孔韶]中国乡村人类学的研究进程
·[武晓智]亟待抢救的陕北民间剪纸艺术·[崔淼]陕北榆林地区寿衣色彩研究
·[郭冰庐]中原农业半农业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熔铸而成的陕北融合文化·文化部授牌陕西“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沙莎]陕北的五色大年:丰登之黄 吉庆之红·[刘蓉]陕北秧歌的原始性特征
·[陈幼民]陕北的革命传说·王杰文:《仪式、歌舞与文化展演:陕北晋西的伞头秧歌研究》
·[郭于华]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郭于华]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一种权力实践的解释
·[郭于华]重读农民学经典论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