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徐杰舜 海力波]我的人类学情怀
——徐杰舜教授访谈录
  作者:徐杰舜 海力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6-07 | 点击数:9126
 
:当然,您在人类学、民族学界最有影响的还是对汉族形成问题的研究,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上,我感觉到您是把人类学的田野调查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结合在一起加以运用的,从中可以体现出您的两个田野的主张,此外,您在研究中也较多运用了人类学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而且研究越深入人类学的味道就越浓厚。
:这正好反映了我学习和运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的过程。我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主要是收集田野资料,也整理了一些汉民族民俗方面的东西,70年代末,社会形势日益地宽松,我对汉民族历史发展的思路也基本形成,大致上还是遵循我的处女作中从部落到民族的思路。从1978年开始准备撰写,到处找书看,浙江人文渊薮,图书馆、单位乃至社会上藏书也很多,我看了武义的,又看了永康、金华等地方的中学、图书馆、艺术馆的藏书,假期就跑到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图书馆查资料,平时白天工作,晚上写《汉民族发展史》。到1980年代初,完成《汉民族发展史》的初稿,当时还是以民族理论为指导,用传统的民族研究方法主要是民族史方法来思考汉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前后研究6,三易其稿,6万字写到20万字。1985年调到广西民族学院,1986年终于以50万字定稿。可以说《汉民族发展史》是我第一个学术平台,汉民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对汉民族的形成发展历史做系统完整的梳理的,这本书算是第一部。但不知为什么,这本书虽然获得不少赞誉,却审稿好几年,几经权威学者评审,才终于在1992年出版,也说得上是好事多磨吧。
:我插一句,当年我还是一名民族学专业的本科学生,我那时就有一个疑问,为何一提起民族研究总是指少数民族研究呢,难道汉族就不是民族吗,或者说研究汉族就不能用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吗?这个疑问好长时间都没得到解决,您的书是开汉族的民族学研究风气之先,却也与学术界内某些学者的成见相诘抗,大概这就是好事多磨的原因吧?
:也许如此,但是书出版时,我的思路却又开始有新的变化,就是从传统的民族研究路径向人类学研究路径转向。1980年代中后期,人类学在国内已开始慢慢恢复。我的同事也是学长、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张有隽教授到香港参加国际瑶学研究会第一次年会时,乔健先生在会上提倡用人类学方法研究瑶族的历史与文化,这对张兄有很大启发。他回到广西民族学院后极力推广人类学研究方法,并从香港带回一批人类学著作。我是最早赞同他的主张的同仁,当时,愿意下工夫读海外引进的人类学的书的人不多,这些书被我收揽一空,拿回去好好的读,这一次感到了可以与前两次的文化震撼相媲美的理论上的震撼。与国内惯用的民族史方法和民族理论研究方法大为不同,人类学方法让我豁然开朗。人类学的一个术语就可以说出很多过去想说又说不清的内容,比如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广西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很快,但同时也带来很多社会问题,为什么先进的技术引进了,经济发展了,生活也好过了,却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呢?人类学文化适应的观点可以让我们少费很多口水就把问题说清楚,确有立竿见影的作用。从那时起,我开始系统地学习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将自己的研究方法、学术理念与国际人类学的发展接轨,我坚信人类学是很好的理论武器,用人类学的眼光观察社会一定会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
在我的汉族形成问题研究上,人类学给我最大的收益就是族群理论。1990年代初,族群理论刚开始盛行,乔健先生到台湾东华大学建立了族群与族群文化研究所,还与我联系,希望在广西开族群文化研讨会。我从他那里第一次接触到“族群”这个概念,感觉很奇妙,认为用“族群”这个概念可以去碰民族研究中说不清,不能碰的问题。尽管族群定义讨论很多,但有一条大家共认,那就是族群与文化有关,我认为而且也一直主张族群是文化的概念,而民族主要是政治性概念。由于政策上的原因使“民族识别”成为禁区,但族群是以文化为边界的人们共同体,它不会要求增设自治区,增设官员和人大代表的位置,用族群概念不会引起别人的误解。当时我正在研究汉族的历史文化,这个传统题目如何新做呢?过去我对汉族发展历史,汉族风俗志等的研究,大多是将汉族作为一个静态的对象来研究,而族群理论给我很大启发,我根据自己的调查、研究心得,在《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这本书中提出汉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应该是滚雪球式的,结构和形成过程十分复杂,那么对世界上最大的民族能否进行结构性解剖?,族群就是很好的理论武器。我按华南、华中、华北、东南、东北、西北!西南等七大区对汉族加以划分,在每一区中找出若干主体族群,再研究这些主体族群是如何形成文化区的,然后从七大文化区相互交融共生的过程解释汉民族的历史结构逐渐的海内外学者对《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一书认识评论越来越高,复旦大学一位教授主动与我联系,他对我说,过去向学生讲授汉族的历史总是说不清说不全,用《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理论来讲,把汉族形成发展的主线说清楚了,同时又没有忽略各地方文化和少数民族的作用。在打开了人类学的汉族研究或者说汉族人类学研究的大门后,我又在贺州八步镇做了较长时间的田野,结合我对少数民族和汉族研究的心得,在我的《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一书中从族群理论升华为从多元磨合到整合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观,将各汉族先民族群融合为汉族;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过程及其文化特征做了一个梳理。现在我更尝试用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交叉的方法做国家社科基金2000年度的项目《中国民族团结研究报告》,现在大致完成,考察报告2003年出研究报告2004年出,力争再创新意。“仰俯天地,贯穿古今,融会中西”的视野只有人类学才能提供。我坚信人类学发展历程说明人类学之树是常青的。
:您对人类学研究的热诚令人感动,您不仅搞研究,还办刊物、出丛书、开会议,说起您主持的《广西民族学院学报》,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界内都会有一种亲切感,您和您的刊物为近年来中国人类学的兴旺发展贡献良多,不过这些工作可以说大多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会耗费一位学者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会影响到自己研究的进展,您当初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将自己投身到这些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上来的呢?
:说来话长,简言之,是因为我感到人类学声音在中国还很小,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人类学值得在中国大力推广、普及、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初,人类学仍处于边缘地位,声音很小,我感到最遗憾的是堂堂人类学居然没有一份专业期刊。90年代中期,一批人类学学者从海外学成归来,这是很好的机遇,国内人类学界慢慢活跃起来,我本人也刚好奉调到广西民族学院学报主持工作,决心另辟新路将学报办出特色,用一句现在流行的话来讲,这才能吸引别人的眼球。怎样才能既办出特色同时又保持高水平的学术品位呢?根据我对人类学的理解、对当时的学术走向的观察,我认为,人类学一定会火起来,把人类学的旗子举起来,就能使我们的学报与中国其他学报办得不同,办出特色。这时刚好遇到一个契机,乔健先生199410月被香港中文大学聘为讲座教授,作《中国人类学的困境与前景》的就职演讲,这是乔先生多年研究人类学后,对中国两岸三地人类学发展深思远虑的看法,内容尖锐,但我认为他确实洞察了中国人类学,在征求他本人意见后,我在19951月将这篇文章发表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第一期的头条,引起中国人类学者的热烈讨论,尤其在中青年学者中反响很激烈,纷纷发表文章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形成1995年中国学术热点之一,学报马上吸引了中国人类学者的眼球,在中国人类学界放了个大炮仗。
这时正逢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到了一个重要时期,费孝通先生在19956月举办中国人类学第一届高级研讨班,我赶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当年的第23期带到会场,宣布学报以人类学研究为特色、为主要内容,人类学方面的文章优先发表,还给每一位参加研讨班的学员、讲员免费赠送学报三年、从此相关的人类学稿件开始不断寄来,学报也始终把人类学定为最主要的栏目,学术质量也随之成熟。周大鸣教授提出可作中国人类学家的系列访谈,在世纪之交把中国人类学学者的所做,所说,所想立此存照。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于是我从1999年开始,对相关学者进行了访谈。现已对30多位学者做了访谈。因为访谈语言不受限制,思路开放,把不能放入文章但却可在沙龙中讲的发挥出来,让学者们有了灵性抒发的空间,不再必须做那些四平八稳的高头讲章,很多学术灵感就是在访谈时“暴料”出来的,常常让访者和谈者都意犹未尽,欲罢不能,也很受读者欢迎。最近我用庄孔韶教授的《人类学世纪坦言》为题,将已有的访谈约50万字,结集出版,贡献给大家。当然,人类学访谈的栏目不会停,我打算做到2008,108个学者的访谈,汇编成书,2008年世界人类学民族学大会在昆明召开时呈现给世界各国的学者,在世界面前一展中国人类学家的风采。随着人类学本土化等学科发展的热点问题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中的争论越来越宽、越广、越深,我开始从2003年推出主打栏目,以便将人类学界学者们思想灵感进一步聚焦,让同仁更好的了解最新的理论发展走向!最热的公共话语是什么。比如2003年第一期的《海外华人研究》,第二期的依山依水族群研究,第三期的口述史研究,第四期的走向第36届世界民族学人类学大会,第五期的文学人类学研究。以及2004年第一期将由庄孔韶教授主持的乡村人类学等主打栏目,都很有分量。以后还会陆续推出景军教授主持的医学人类学,周大鸣教授主持的都市人类学,滕星教授主持的教育人类学,邓启耀教授主持的视觉人类学等栏目,都是将西方理论与本土田野资料相结合走向国际人类学前沿的尝试,也是国内人类学最新研究结果的总结。还是那句话,一定能继续吸引大家的眼球。学术要发展,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资源共享,我们的稿源越来越丰富,学术质量越来越高,但光靠一本刊物,提供的信息量总是有限,能否把蛋糕做大呢?我于是在1999年与周大鸣教授合作主编了《人类学文库》,由广西民族出版社推出,为学者提供又一个交流的平台,现在已出9本书,最后一本关于巫术的人类学研究的《蛊:财富与权力的幻觉》也即将出版。我为了给刊物和文库组稿,为了更好联络学界的同仁而尝试着组织学术会议,1999年举办中国人类学本土化第一次研讨会,这是大陆第一次讨论这一问题。英国的王斯福,法国的勒穆,美国、日本等国学者都参加了会议,会后出版了《本土化:人类学的大趋势》一书,反响不错。开学术会议在中国不容易,要钱、要关系、要时间、精力、人手,但是多开高质量的学术会议确实是很必要的,于是在海峡两岸三地学者的支持下又筹划组织了“人类学高级论坛”,第一届在2002年以“人类学与中国社会”为主题召开,2003年在中央民族大学召开第二届“人类学与中国经验”论坛,20045月在银川开第三届“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论坛,被媒体称之为“中国人类学的一个新平台”。我还推出了“人类学高级论坛文库”,其中台湾林美容研究员的《汉人社会与妈祖信仰》已出,周大鸣教授的《当代华南的宗族社会研究》已出,还有《人类学世纪坦言》、《金羊毛的寻找者——世纪之交的中国民俗学家》等在2004年都可望出版。我今后的任务除了把《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继续办好外,还要把人类学高级论坛做好,争取一年开一次,每开一次就出一本文集。所以说研究、办刊、办会、出书都是我学术历程的内容,学者不能仅仅自己写文章出书,还应为学科发展出力,把中国人类学向前推进,我的希望是通过自己和其他同仁的努力,为中国人类学开拓阵地,只要有好文章!好书就能尽快发表!出版,如此就心愿足矣。
:您从青年时代就对民族研究、对人类学抱有浓厚的兴趣,即使在以后艰苦的环境中也没有放弃对人类学研究的追求,屈指算来,您的这份人类学情怀已经有四十年了,可以说是“几经风雨痴心不改”,是什么让您对人类学怀有这样的深情呢?
:为什么我把人类学作为终生事业,为什么我要努力推进中国人类学?还是那句话,因为人类学有“仰俯天地,融会古今,贯通中西”的眼光,这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做人类学,可以了解人类文化、生活方式的多种多样性,给你带来的思想上的震撼、冲击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它可以刺激你的神经,给你带来思想上的乐趣。其他学科只要与人类学结合就会有新的眼光、新的成果,比如用人类学方法做文学评论,则可出现文学人类学的流派。历史学本来走到死胡同,但口述史的出现,对历史文本有了新的解读,都受益于人类学。打个可能不大恰当的比方学人类学可以让人上瘾,学了就丢不开了,不管是做人做事还是做学问,你都会用人类学的视角和理念来看问题、解决问题。
更重要的是,当今中国需要人类学,人类学对中国的社会转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人类学对我们做人、做事的意义在价值取向的“以人为本”上;其次是对他者的尊重,尤其是对处于社会文化弱势地位的他者的关怀,第三是批判的眼光,今天特别使人类学家兴奋的是,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党中央在16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众所周知, “以人为本”本身就是人类学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如果人类学“以人为本”,尊重他者的取向在广大官员、政策执行者,乃至群众中广为推行,我们相信将会极大地推进中国社会的发展,所以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是很大的。我多次说过,人类学是基础学科,受过人类学训练的人懂得如何做人人类学有濡化,人格培养的问题,教会你怎么做人然后才会知道如何做事,象人类学的“和而不同”的主张、文化多样性、对话等概念如果能推而广之,对人类文明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好处。在国外,人类学已经是人文社会学科群落中的基础学科,而在国内,人类学即使在学科范围内也还需要大力推广,我愿意做这方面的工作,愿意为人类学的发展俯首甘为孺子牛,我相信人类学之树常青,这就是我的人类学情怀。
:时间不早了,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收入荣仕星 徐杰舜编:《人类学世纪真言》,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徐杰舜 施宣圆]人类学本土化的必由之路
下一条: ·[徐杰舜 吴雯]颠覆与创新:从边缘走向人类学的学术中心
   相关链接
·[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
·[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
·[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胡蓉]浅议《天工开物》的人类学意义
·[马威 哈正利]在科学与人文之间:马林诺夫斯基的现代性人类学·[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
·[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
·[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潘宝]遗产人类学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
·[周大鸣]三十而立——中国都市人类学的发展与展望 ·[杨庭硕] 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